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西汉爆浆史 > 第200章 王家崭露头角 灾星即将登场

第200章 王家崭露头角 灾星即将登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西汉爆浆史!

换个角度看,之前这些搬迁的所谓关东豪强,可以说是真豪强。六国遗老,大商巨贾,个人奋斗成功者,黑社会等等等等,对付这些人非常简单,听话最好,搬到关中来,给你块地种,不听话有手铐监狱断头台,不用有什么顾虑,张汤当年把全中国的有钱人几乎全搞破产了也没出什么事儿,我是政府我怕谁。

从武皇帝时期开始从全国大规模招收公务员,长安从此风云际会。标志性事件就是一个从遥远的山东跑到长安来的养猪老头,扶摇直上,拜相封侯,公孙弘是也。从此功臣系的官员几乎消失殆尽,外戚或多或少肯定会存在,不用理会。坐在朝堂上的那些人们,家业在长安的已经不是那么多了。

中间还有个宣皇帝,这是个对公务员的选拔到了痴迷程度的皇帝,前文写到过。做公务员,读书人自然有先天优势,关中自古不盛产读书人;三晋,齐鲁,楚地,读书人来自这些地方,这些地方都叫关东。官员们的家业,从长安集中,变成了分散全国。

到了刘奭更过分,他自己就是个读书人,他座下的官员,前边点过名的,全都是来自关东的读书人。

长安不是他们的归宿,他们到长安只是路过,他们老了后退休致仕,带着一身荣耀回到关东老家,他们的子弟接过衣钵,继续读书,继续被推荐到长安…周而复始。

一人做官,全家富贵,鸡犬升天,这个三俗的结论永远适用,一个个读书从政的大家族相继在关东诞生。如果继续沿用豪强这个说法,他们就是新的豪强。

现在如果再提搬家,朝堂上有一大半人会非常不高兴。

家产多少以上就算豪强,有关部门把豪强的名单报上来,我是政府我怕…怎么我要打击的豪强全变成了自己人…刘奭偷偷向下瞄了一眼,全中国的公务员都发来愤怒的目光。

刘奭无奈地意识到,搬迁国策已经不是那么好执行了。

更消极的是,刘奭没有武皇帝和宣皇帝的那种霸气和硬气,一点也没有。

杀人,可以认为是搬迁的加强版和升级残酷版,凌厉又好用,但它和搬迁令从本质上是一样的。搬迁令不好执行了,杀人也没法杀了。何况刘奭对酷吏讨厌至极,在做太子的时候都因为酷吏的事情跟他爹顶过嘴,更不要提他自己做了皇帝之后了。

地方势力,有失控的趋势了。当然,只是个趋势,大汉政府还是依旧在正常运作。

还有问题---不是说刘奭一上任就弄来了一堆问题,而是这些问题一直存在并发展着,到刘奭时期正好露出不太好的苗头,刘奭赶上了----这个问题对中国来讲很现代也很古老,人口危机。

刘奭时期没进行过人口普查,二十年后进行过一次,差一点点六千万,这在《汉书》里原文记载,来源不用怀疑。但鉴于当时有人头税,以及统计方式,或其他条件的限制,瞒报难免,实际人口七千万甚至八千万,应该没什么问题。刘奭时期人口应该没到这个数字,但恐怕也差不了多少。

当时的人口大部分都集中在中原和关中,江南开发率很低,东三省是外族,西南就四川盆地不大的地方还凑合,西北就不用考虑了。就中原和关中那点耕地,以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现在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农作物产量,养活这么多人…并不是说一定就养不起,但养活两千万人跟养活六千万人不可能是一个概念,很多问题慢慢就冒出来了,比如,前边刚提到了没地种的人,新耕地开垦少,没地种的人,不可避免地多了。

还有问题…

天灾。

这个去翻翻《资治通鉴》能看出来,从刘奭开始,天灾出现的频率多了起来。有国产的气象学家说,这一时期以及之后的几百年,叫小冰河时期(Little Ice Age,LIA),天灾多属于正常。LIA倒是个很严肃的科学名词,至于刘奭之后的一段时期到底是不是LIA,我也不知道。

但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出现异常就全怪到老天爷头上,简直太逃避责任。天灾能毁掉一个游牧民族我信;说天灾把华夏民族搞到生死存亡,扯淡。

好了,汇总一下,地方势力越来越不好控制,一部分先富起来,他们不可避免买地越来越多,行话叫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没地种的人越来越多,人口越来越多,富不起来的人越来更多…忽然某年或某几年,这个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的LIA发飙,天灾,第二年天灾,第三年天灾…然后会发生什么,就不用讲了吧。

这和现在的资本在干的事,是不是如出一辙?越有资本就越有资本。贫富差距进一步。。。社会矛盾也就更加。。。我不敢乱写。

回顾一下之前的事情。

齐国田氏王族的一支直系血统后裔,在汉兴之后为避讳改姓王,武皇帝时期这个家族出了一个王贺,曾任绣衣使者,因工作不力---救的人比杀的人多---被撤职,王贺自我安慰,我救了这么多人,积德无数,后世子孙一定发达,嘿嘿。

宣皇帝时期,王贺的后人王禁把女儿王政君送进宫里,机缘巧合加自己争气,王政君晋级太子刘奭的正室太子妃,当然就是现在的王皇后,她生的儿子刘骜当然就是顺理成章的太子了,刘骜这名字是宣皇帝起的。

连自己在内,王政君姐妹四个,兄弟八个,八个兄弟分别叫王凤、王曼、王谭、王崇、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王凤是长子,王凤、王崇、王政君是一奶同胞,但他们的母亲李氏跟老爹王禁已离婚多年。老二王曼早死,其他都在世。王曼有遗腹子二个,其中一个也早死,另一个活着的叫王莽。

以上前文都有表述,谨在此郑重重复,如有雷同,本就应该。

王禁跟着女儿沾光,封了个阳平侯,他死后长子王凤继承爵位,王政君还帮王凤在长安谋了个职位,卫尉侍中。

不知道王老爹是怎么进行的家庭教育,王家这么大群兄弟姐妹竟然关系处得很不错,包括贵为皇后的王政君,有事儿也喜欢找大哥王凤商量。这真是一个奇迹。

更奇迹的是,这班兄弟姐妹尽管品行难免有高有低,但一个也不笨。王族血统真不是闹着玩的。

可以想见的是,如此磅礴的一个家族,如果遇到春天,再下一场雨,不知道会长成什么骇人的东西。

不过刘奭在任时期,王家的春天远没来到,基本算在过冬。

王家就俩人做了公务员,大哥王凤,卫尉侍中;叔叔王弘,长乐宫卫尉。级别一般,权力稀松,远在核心之外。王家其他兄弟就更不用提了,都在老家当地主,什么头衔都没有。

造成这种局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刘奭跟王政君根本就没什么感情。这个去前文翻翻王政君是怎么跟刘奭扯到一块的就知道了。

除了正式的场合,王政君,包括太子刘骜,很少能见到刘奭。

刘奭有自己中意的女人,傅昭仪和冯昭仪。(昭仪这个头衔是刘奭弄出来的,相当于之前的夫人,后世一直沿用,最出名的昭仪大概是武昭仪。)

傅昭仪出身一般,人不错,做事干净利落,待人友善周到,后宫上下提到傅昭仪,交口称赞。傅昭仪为刘奭生了个儿子,定陶王刘康。刘康遗传刘奭的比较多,多才多艺,很对刘奭的胃口,刘奭出门,吃饭,甚至上朝,都经常把刘康安在身边。

冯昭仪名冯媛,出身赫赫世家,先祖有一个叫冯唐,就是冯唐易老那一个;父亲冯奉世,军方高级领导人,当年在西域混过,名气可能没陈汤大,但陈汤要管冯奉世叫一声前辈;弟弟冯野王,长安城公认的明日之星。

冯昭仪不仅血统优秀,而且有不让须眉之英气。刘奭曾经和所有后宫一起看斗兽表演,一头熊忽然失控,冲破栅栏往殿上跑,周围的女人吱呀乱叫,包括皇后王政君,傅昭仪等,全都不顾形象,作鸟兽散。

只有冯昭仪,勇敢地挡在刘奭面前,与熊面对面对峙。好在侍卫们出手及时,熊被杀掉,没伤到人。事后刘奭问冯昭仪,你怎么这么大胆子,冯昭仪笑笑,我当时也没多想,就怕熊伤到你。刘奭长叹一口气,流下几滴眼泪,从此后他对冯昭仪除了关爱,还多了几分敬重。

冯昭仪也有个儿子,中山王刘兴,可惜这个孩子非常一般。

刘奭对定陶王刘康过多关照,让王政君一直有些惴惴不安,尤其近年刘奭身体越来越不好。但刘奭从没对外放过什么话,王政君也不敢多想什么。她和王凤提过,王凤说先等等吧,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