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秋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空间:都抄家流放了,谁还当冤种!
最后被柳知事一句,‘莫要让大师觉得你们散漫懒怠’,才让他们重新安奈下情绪,一边激动等待,一边认真工作。
早饭过后,沈婼才陪同遂人大师来到庆和府。
刘知监和张副将直接等在门口准备亲自迎接。
柳知事和赵知事一早就等在正堂里来回踱步,急不可耐。
看到沈婼的马车过来时,张副将精神一震。
刘知监也压抑着激动,惊喜道:“来了,来了。”
边说边快步走下去。
马车在庆和府门口停下。
车夫利落跳下马车,伸手打开马车车门。
丫鬟掀开帘子先出来,随后沈婼弯腰走出,先朝两人颔首示意,而后下马车,再侧立一旁。
接着遂人老先生也弯腰出来,被沈婼和车夫伸手搀着下来。
刘知监和张副将眼睛立刻粘在遂人老先生身上,眼底满是惊叹惊喜和敬重。
都不需要什么证明,单看这位老先生的举止气质,便知不凡。
沈婼接受到刘知监急迫的眼神示意,立刻笑着帮忙介绍。
“刘大人,张将军,这位便是遂人大师。”
两人连忙笑着朝遂人大师点头问好。
沈婼又给遂人老先生介绍两位大人。
遂人大师轻捻胡须,眉眼带着慈祥的笑,也朝两人颔首示意,不卑不亢,越发像一位大儒。
刘知监暗暗吸了口气,见有行人好奇往这边瞧,忙压抑住兴奋,摆出请的手势。
“遂人大师,柳大人与赵大人已在衙中候着,里边请。”
正堂里边的两位知事大人早得通传,忍不住走到廊下望着院门等待。
见一行人出现在院门时,立刻提起衣摆快步走下,迎上前。
沈婼又帮忙做了介绍。
双方客套几句后,便进入正堂饮茶聊天。
两位大人也不敢太过失礼的去打听对方什么。
与对方基本围绕采矿机、农具和地暖进行话题讨论,再延伸到其他方面的技术问题上的讨论。
这些问题自然不是随口问出的,都是事先准备。
有的极其刁钻,但又不会失礼,只要学识国强,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士都能回答出来。
这也不失为试探。
脑子里拥有各种技术知识的遂人老先生自然是能对答如流。
不止完美对答,还能举一反三,给出不少有用的建议。
听得两人眼睛越睁越大,红光满面,兴奋难掩,后面估摸都忘记试探,只余不耻下问。
沈婼则坐在旁边自顾喝茶,不插话。
她今日的任务就只单纯陪同遂人老爷子过来刷脸摆谱而已。
几人这一聊,便不知不觉过去近一个时辰。
沈婼看差不多,就轻咳一声给刘知监递眼色。
刘知监正全身灌注听遂人老爷子说到杠杆交互作用与应用,一边飞快在本子上记录,根本没注意到沈婼。
沈婼只得哭笑不得。
倒是遂人老爷子明白她的意思,立刻止住话头,咳嗽两下,拿起茶盏喝了口茶润润嗓子。
沈婼立刻道:“茶可能有些凉了,老爷子慢喝。”
屋里的几个人精这会才反应过来,顿时面色微变。
柳大人立刻一脸懊恼,歉声道:“哎呀,不知不觉竟过了这么久,慢待大师,实是不该。”
便喊话让外面的人赶紧进来续热水。
遂人老爷子笑呵呵摆手,“无妨无妨。”
沈婼立刻在旁边搭腔,“柳大人,赵大人,老爷子想看看农具制造,不如现在过去瞧瞧?”
两人闻言,立刻齐齐起身,忙不迭点头应下,邀请大师一起,往制造农具的院子过去。
制造坊里的匠师们早得到大师已经来庆和府的消息。
结果安奈住激动假装认真工作,焦心的左等右等,却始终没等到人出现。
要不是还记着自己的身份,都差点让人帮忙去正堂那边打听情况了。
正在他们等得完全无心工作时,被派来通知消息的人跑了进来。
得知大师正往这边过来,所有人顿时精神一震,立刻凝神静气,红光满面的开始卖力干活。
片刻后,一行人便进了小院。
小院里还放着几台新造出来的打谷机。
两位大人立刻笑容满面给大师介绍他们仿造的打谷机。
得到大师肯定和称赞后,强压骄傲的又引着他进入制作坊内。
一群匠师们忍着抬头看去的冲动,更加专心卖力表现。
沈婼看着他们僵硬的动作和明显的表演痕迹,差点没忍住笑。
遂人大师跟着两位大人参观过一道道制作工序,间或指点几句,或者和匠师交流一下技术。
他本就是有真材实料,相关知识更的媲美几千几万年的藏书量,随便几句的确能让匠师们受益匪浅。
很快匠师们都装不下去,纷纷围过来倾听。
听到专注时,还会忍不住提问。
不知不觉又变成了遂人大师的讲座时间。
一直到傍晚时分,婉拒两位大人邀饭请求,两人才离开庆和府。
“辛苦老爷子了。”车上,沈婼无奈笑道。
遂人老爷子却很好脾气,“没事,其实我也喜欢与匠师交流技术,这个位面虽然技术落后,但并不乏钻研与探索的精神,挺好。”
很多时候,沈婼真的觉得这位并非机器人,而是真正有感情有思想的人类。
转眼间,秋收开始了,天气也越来越冷。
整个城池越发热闹起来。
几乎超过七成的城民都参与到秋收中去。
即便家里没有田地的,也会受雇去帮这里的地主或者军中屯田区帮忙收粮食。
只能说天公作美,众人每天提心吊胆祈祷着,成功撑到十一月底还没下雪。
不过恐怕也没法再撑太久,所以接下来几天的秋收,是真的争分夺秒跟时间赛跑。
屯田区几千亩地,边收割边打谷,花了四五天才忙完。
官府田地这边还有上千亩,几乎发动所有衙役,又雇工又借兵,也花了三四天。
百姓们田少的一两日就能收完,田多人少的,也得花上好些天。
所幸左邻右舍亲戚朋友或者乡里乡亲的,在手头的事忙完也会搭把手。
赶在十二月初第一场雪来临前,终于全部成功收完,打谷入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