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全家行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家小妹愿望大,种田捡菌来发家!
“陈叔,你知道咱们三水县有卖花苗的吗?我想种一些花儿。”
周明书手里有系统,自是想要什么花就有什么花,但要是直接拿出来那肯定是不行的。
“这个嘛……”陈生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下,“这个我不能很确定,不过我可以帮你打听打听,花草皆可入药,有药的地方便会有花草,顺着这个思路往上找一找。”
“嗯嗯,明书在此先谢过陈叔。”
“哎~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要不是我家半夏是个闺女,我都想撮合你俩了哈哈。”
“爹,你说啥呢你,大白天的说什么梦话。”
陈生被闺女嗔怪了两句拍了拍自己的嘴,去了一边忙活儿。
“明书妹妹,你别听我爹瞎说,他经常接待病人,和人家打诨说惯这样的话了。”
“哈哈,半夏姐姐,陈叔说的没错,你要是男子,我铁定是会喜欢你的,毕竟你是女儿身的时候,我都那么喜欢你了。”
“没想到你也是个诨的,竟然打趣我来了……”
“好姐姐,好姐姐,别挠了,我错了。”
听到周明书求饶,陈半夏才收回了手,“你快给我说说,你是怎么打算的?”
“嗯哼~打算的什么?”
陈半夏抓着手里的药包看向她,“刚才你不是说要种花吗?你打算种什么花?是栀子花吗?”
“这个嘛,说实话我还没想好,虽说家里现在在挣钱,但家里的外债还没开始还,等还完这些债,家里还是一穷二白的,没有地也没花苗,就算想好了也是徒劳。”
说完这些,刚才欢快的气氛陡得沉闷下来。
“也是,不过你也不要太过忧心,一切都在慢慢变好,就算你种不成花,你还有艾草膏和栀子花香膏呢,光这两种也够你忙的。”
“嗯嗯,不愁不愁,就算天塌了也有个高的顶着。”
两姐妹一边贫嘴一边给病人抓药,轻松又愉快。
……
老周家今日可忙活坏了,吃过早饭后,周老太太就开始安排活计,就连五岁的周明画都没有放过。
“三蛋,你今天带着四丫去挖野菜,要挖够中午吃的,喂鸡的也要挖;老大,你带着大志小杰把鸡圈围好之后就带着他俩进山,把栀子花再去摘一遍,剩下的就交给我们。”
周老太太带着几个儿媳孙女把那些潮湿的稻谷摊开晾了晾,多少沾染了一些潮气,她害怕发霉会糟蹋了。
将衣服洗完后就带着众人去割艾草和香茅,家里的存货都用完了,想要做艾草膏,这些材料全部都得张罗起来。
周明琴和周明棋去村头采薄荷,同行的人还有王小丹。
她今日将家中的活儿干完,本是过来找她们玩的。
谁知道她们活儿那么多,于是跟着她们帮着摘一些,这摘薄荷也不费什么力气,还能听她们讲一些有趣的事儿,她很乐意。
“小丹,我听我爹说你们家也买了猪肉,你家可熬菌子油了?”
“熬了,我都好久没有吃过菌子油了,昨天吃的菌油拌面,油光滑亮的,我吃了一大盆,撑得我晚上都睡不着觉。”
王小丹一边说一边打着手势,和彩霞婶如出一辙,说得周明棋直流口水。
“哇塞,一听就很好吃的样子。”
她也好久没有吃菌油拌面了,要是能来上一碗解解她的馋就好了。
“别急,反正你家做了菌油,想吃的话让你娘给你做就成了。”
“嗯嗯,那是,等我回家问一问。”
有了王小丹的帮忙,两姐妹的背篓满的很快。
周明琴将薄荷叶往下压了压,继续在薄荷丛中扫荡。
家里那么多的瓷瓶,这些薄荷可不够呀,而且想吃薄荷叶炒蛋了,她掐了一把嫩的放在一边。
“小丹,你别光给我们摘了,你摘一把薄荷叶嫩芽回家用鸡蛋炒一炒,味道还不错。”
王小丹看着手里翠绿的薄荷,眼睛里盛满惊讶,“琴琴姐,这薄荷还能炒菜呀,我才知道,每次找你们玩都能认识新东西,看样子以后我要多和你们处一处。”
“得了吧你,你这么说我可是不信,你娘哪天不拘着你。”
说到这儿,王小丹灿烂的脸上出现了裂缝,还真是的,她娘管她是有些严。
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她说女子生存不易,女孩子长大后就不能总在外头抛头露面了。
她只有一个哥哥,没有姐妹,平时出门她总不放心,还说等以后嫁了人受到的拘束会更多。
想到这里,王小丹微微叹了一口气。
周明棋见自己戳到了她的痛处,有些内疚,“小丹姐,你之前不是说要认字吗,我奶奶说你们随时找我们,我们可以教你。”
“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我等会儿就去告诉我爹我娘。”说到认字,王小丹又开心了起来,“认字需要准备什么东西吗?”
“啥也不用准备,带着脑子来就行了。”
听二丫这么说,三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见背篓里的东西满了,三个人说说笑笑着往家里走。
王家和周家虽然不是紧挨着,但也不是很远。
到了路口,王小丹拿着一把薄荷叶和她们摆了手回家去。
“婶子,我们回来了,看我们摘的多不多?”
“多,这些够用的了,不过也够你们洗一阵子的了。”
冯氏刚喝完药,口中还有些苦涩,连忙漱了口,这才感觉好了一些。
“没事儿,又不用一片一片的洗。”
周明琴将薄荷嫩芽放进小盆里,与其他叶片区分开,然后将大木盆移过来。
大木盆早上刚用过,冯氏用来清洗瓷瓶的,里面还有一些水,她们直接把薄荷倒进水中淘洗起来。
这些薄荷最少要洗三遍才能干净,第一遍水即使是用过的也没啥关系,而且也不脏。
“你们在家看着家,我出去看看明远和四丫在哪呢。”
冯氏有些不放心,当娘的就是这样,孩子在哪儿她的心就在哪儿,一会儿见不着就提心吊胆的。
挎上家里最后一只小篮子,她拿着铲子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