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认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家小妹愿望大,种田捡菌来发家!
“我想在药铺里帮着干一段时间的活儿,我想跟着陈叔学认字认药材,这样会不会太冒昧了。”
周明书将话说完后,陈生笑的十分开怀,直言当然可以。
而周老太太却拉住她说不行,“药铺已经够忙的了,你这不是添乱吗?再说了,家里还有那么事情要做。”
“婶子,婶子,药铺不忙的,你放心好了,我家丫头和她一般大,正好可以一起认字一起玩。”
陈生喊了闺女过来,徐娘子便过去帮看着前堂。
“来来来,过来看看,这是我闺女,名叫半夏,这是周明书,比你小一点儿,叫妹妹。”
陈半夏拉住周明书的手,甜甜的叫她妹妹。
而周明书也回了一声姐姐。
“婶子,你放心吧,你看看这多好,明书想认字是一件好事儿,再加上这孩子有想法有主意,你们应该支持她。”
周老太太实在是再说不出拒绝的话来,这孩子从小就主意大,这么多天都没有与她们透露半个字,搞了这一出先斩后奏。
她只好点头答应下来,与陈生说好这丫头后面的饭食问题,还要给他束修。
陈生哪好意思收,况且人家是来给他帮忙干活来了,他不给人家工钱都算是好的了。
所有事情敲定下来,周老太太才带着人走了。
“你这个死丫头,做事情之前也不知道和我们商量一下。”
“还不是你们不相信我,奶奶,你放心吧,我肯定能照顾好自己,还能学会儿认字,等会了字,回家还能教大哥大姐他们,谁愿意学我就教谁,以后咱们周家人就不全是瞪眼瞎儿了。”
周老太太的眼泪又不争气的掉下来,她们这帮泥腿子整年整年在地里刨食吃,对读书认字这事儿甚是敬重。
她二儿媳妇家就出了一个金疙瘩,能读书会写字,听说学的还挺好,没成想自家也出了一个爱念书的,真希望她能像她舅舅一样出色。
“行,反正都说好了,明天你就随着你爹过来吧,让他把你送到铺子门口听着没?”
“好嘞,听着了。”周明书撒着娇,哄着面前哭鼻子的老太太。
三人在街上找着了一个文人摊子,说了需要的东西后,让这文人给起个响亮一些的名字。
那文人想来想去,想了四五个名字,让她们自己选。
最终敲定了‘良林香坊’这个名字,周明书本人也很满意。
另外周明书根据自己的想法,还设计了一个标识,毛笔在洁白的纸张上看似随意一画,但仔细瞧过去又十分像女子的侧脸,旁边还有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靠近,暗喻着女子的芬芳。
周老太太和周老大都十分的喜欢,于是很痛快的付了钱,拿着纸张去找刻章的铺子,让匠人给刻出来。
然后又按照徐娘子给的地址,去瓷器铺子定罐子。
那瓷器铺子里的人一听是徐娘子介绍来的,便待人十分热情。
周明书将那方印章拿出来,确定好要印的位置,以及瓷瓶身上的图案。
如今的品类还十分稀少,一种艾草膏,一种栀子花香膏,所以她要求在瓷瓶上简单勾勒一下艾草和栀子花的图案。
瓷器铺子的掌柜十分痛快的答应了,这小小的要求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后面便是确定金额,周老太太发挥出买菜时的砍价功底,将小瓷瓶的成本控制在一文钱两个左右。
那瓷器铺子掌柜从没被这么砍过,但实在是想做成这笔生意,最后只好含泪答应,还说做好后给她们送到良林村。
这笔生意的利润虽然被砍了很多,但胜在瓷器小,用料成本也少,总得算下来还是有利润的,只要客官一直在他们家订,不愁挣不到可观的利润,接到单子后,瓷器铺子掌柜便吩咐伙计们赶制订单。
周老大和周明书出了铺子一直对周老太太猛夸,她老人家十分开心,她这下也为老周家做了一笔大贡献了。
这一千只瓷瓶就花了五百文,真的是省下了好大一笔钱。
三人去了杂货铺,买了几只竹筐子,周老大见有鱼篓,顺便要了一个。
接着便没什么要紧的事情了,周老太太不好空手回去,便买了几只烧饼。
刚一到姨奶奶家门口,便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儿。
“回来了,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你们这回去可好带着?”
“不要紧,我们喊了李家沟的牛车,等会儿放车上就行了。”
姨奶奶帮着把东西放在地上,让他们洗手吃饭,锅里的饭菜已经做好了。
看着周老太太递过来的烧饼,立马虎上一张脸,“你看看你,花这个钱做什么?我看你是有钱没地方花了。”
“也是好久没吃过了,正好回来的路上遇到,便买了几个尝尝味儿。”
姨奶奶将锅里的竹笋炖肉盛出来,香喷喷的一大盆,油光滑亮的看着十分的诱人。
周老大是来惯了的,洗好手后大喇喇的坐上去开吃。
周明书便跟着他一起坐下,小口的吃着面前的东西。
“三丫,大伯教你一招,你把这个烧饼从这里撕上一道口子,然后把想吃的菜从这个口子塞进去,想吃啥塞啥,这样得劲儿吃,你试试。”
这个吃法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都比较新颖,但周明书以前是吃惯了肉夹馍鸡蛋灌饼杂粮煎饼的,见到这个吃法,熟悉感扑面而来,不由的笑了起来。
于是按照周老大说的那样,周明书将喜欢吃的菜都塞进烧饼里,然后大口大口的咬着吃,这种吃法虽然不是很雅观,但实在是香。
两个老太太和之前一样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话儿,时不时乐呵乐呵的很热闹。
一直聊到半下午,周老太太才带着她们回去。
李家沟的老大爷还在门口等着她们,车上空荡荡的,并没有看到之前一起来的妇人。
周老大将竹筐子和背篓在车尾摆放整齐,然后扶着周老太太和周明书坐上车。
那老大爷咂吧着嘴里的焊烟,眯着眼睛看向路口。
“大爷,咱们什么时候回去?”
“还得等一会儿子,那几个娘们儿每次都要逛到大半下午,我估摸着还得一会儿功夫。”
几个人闲来无事,周老太太从筐子里摸出几个杏来,几个人分了分吃着打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