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5)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地球online速览!
中国十部门发文:健全儿童就诊高峰期应对预案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10日公布了《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健全儿童就诊高峰期应对预案,满足高峰期儿童患者医疗需求。该《意见》由国家卫健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出台。
关于主要目标,《意见》明确到2025年,完善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富有效率的国家、区域、省、市、县级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87人、床位数达到2.5张,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城乡均衡、协同高效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关于提供优质化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意见》指出,要提升儿童重大疾病诊疗和急危重症救治能力。聚焦儿童重大疾病,以专科发展带动儿科重大疾病诊疗能力提升。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探索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或具备条件的儿童专科医院开展针对儿童期重大疾病的成年阶段延续治疗。
依托省级、市级和县级医院以及妇幼保健机构推进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完善儿童医院、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儿童24小时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服务,确保院前医疗急救、院间转诊和转运、院内救治有效衔接。
《意见》还明确指出,健全儿童就诊高峰期应对预案,在学生假期和季节性疾病高发期,根据儿童医疗服务需求,有效统筹儿科及相关科室医疗资源,合理调配医护人员力量,满足高峰期儿童患者医疗需求。
关于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配套政策,《意见》指出,要补齐儿童用药短板。坚持以儿科临床需求为导向推动药品生产企业研发,加大对儿童用药品种及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补齐儿童药物适宜剂型、规格不足等短板。加强儿童药品使用监测,动态调整包括儿童用药在内的短缺药品清单和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加强易短缺药品生产及供应链监测预警。(完)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长春全力以赴提振经济显成效
中新网长春1月10日电 (李丹)长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0日开幕。长春市市长王子联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介绍,2023年长春市启动实施了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攻坚行动,全力以赴提振经济,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200亿元、增长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6.5亿元、增长25.4%。
报告提到,2023年长春市工业稳中快进。一汽在长春生产整车156万辆,完成产值3165亿元,分别增长14.6%和11.9%。一汽奔腾跻身百亿级企业行列。中车长客中标国内年度最大地铁订单,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动车组首次出口欧洲。汽车、装备制造、光电信息产业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500亿元、增长8.5%。
同时,长春市消费加速回暖,出台促消费一揽子政策措施,房地产、汽车交易中心建成投用,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新车销量增长47.7%。升级打造冰雪新天地,新雪季接待游客将突破5000万人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00亿元、增长12%。
报告指出,2024年长春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在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方面,长春市将深入挖掘消费潜力,支持老旧汽车更新消费,推动公共领域增加新能源车使用数量,持续推进“旗E春城”行动。抓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升级改造传统商业业态,丰富新场景、新模式、新体验,大力引进首店、首发、首秀,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壮大电商经济,打造夜间消费集聚区。着力繁荣文旅消费,办好消夏节、冰雪节等标志性节事活动,务实研究“引客入长”有效办法,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服务体系,加快33个宾馆酒店建设,新增住宿床位1万张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50亿元。(完)
浙江:为妇女儿童托起“稳稳的幸福”
中新网杭州1月10日电(鲍梦妮)在“好”字的字形中,“女”与“子”是必不可缺的两个部分。纵观浙江的现代化建设过程,“她力量”迸发无限精彩,“儿童友好”正进一步成为共识。在此背景下,该省如何为妇女儿童托起“稳稳的幸福”?1月10日,在杭州举行的第五次浙江省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作出了解答。
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就业创业……作为“妇女能顶半边天”重要发源地,浙江的发展离不开妇女的活跃身影,当地也出台了不少政策为其护航。
“我们联合浙江省科技厅推出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更好发挥作用的14条举措。举办世界青科会女性科学家论坛、全省巾帼创新创业大赛、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研修班等,实施西湖女性科学家发展支持计划,服务女性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浙江省妇联主席党组书记、主席何杏仁介绍。
不仅是逐浪高质量发展,在浙江,有越来越多的妇女通过创业、就业提升家庭生活品质,实现个人价值。
记者了解到,目前浙江已建成“巾帼共富工坊”2389家,吸纳从业人员17万人,带动1.4万低收入农户人均年增收2.15万元;举办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2600余场,服务163万人次;开展巾帼村播、巾帼新农人等技能培训,年均培训30万人次,建强巾帼致富带头人队伍。
妇女儿童事业事关千家万户幸福和国家民族未来。助力巾帼有所为的同时,浙江也致力于打造儿童友好的社会环境。
聚焦蕴含“大民生”的“小托育”,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至2023年,浙江千人托位数由2.01个增至4.3个,居全国第一;婴幼儿入托率由4.0%提升到16.2%,高于全国5.5%的平均水平。
托育品质提升的背后是不同部门的协同发力:浙江省发改委积极实施国家普惠托育专项行动,浙江省人社厅将托育人员列入急需紧缺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类别,浙江省住建厅发布既有建筑托育设施改建工程防火技术导则……
此外,该省还从家庭建设方面,为妇女儿童增添“幸福注脚”,如开展“浙里护苗育才”等寒暑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受益900万余人次;建立妇女儿童维权关爱多部门联动机制,深化“平安家庭”建设,建设规范化婚调室957个。(完)
百名派出所所长聚枫桥:“新年第一课”话“为民”
中新网绍兴1月10日电(记者 项菁)多部门组建“民情110”队伍,24小时冲到老百姓家门口解决各类矛盾;依托外管站点进行全面走访,为辖区千余家外资企业和数百名外籍人士提供办事引导;对空巢老人进行“一人一档”编号帮扶,为其量身定制“心级服务”……这是全国部分派出所的为民实践,也是“警察叔叔”为民情怀的生动写照。
1月10日迎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当日,第三批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所长研讨活动暨“全国公安派出所所长训练基地”揭牌仪式在浙江绍兴诸暨市枫桥镇举行,随着“全国公安派出所所长训练基地”正式揭牌,全国百名“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所长共同开启“新年第一课”。
派出所是距离民众“最近”的公安基层战斗实体。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区分局金碧派出所所长柳甘泉谈及,当地将警务深度融入民众,把服务站点建在老百姓身边,譬如打造“平安金碧驿站”服务群众、打造“爱心公益站”关爱孤老、打造“驻院警务站”守护病患,“希望把群众身边问题解决好,实现服务零距离”。
“不论是谁,是什么身份,只要是辖区居民,我们都会用心关爱、用情沟通。”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区分局华乐派出所所长雷阳说,该所对应的辖区商业网点多、金融机构多、宾馆多、外籍人员多,是广州改革开放第一个cbd所在地,“安居乐业始终是群众关心的问题。面对新的外管形势,我们积极引导外国人融入社区,为他们提供租房、办事等服务”。
10日一早,枫桥镇综合信息指挥室响起警铃,对方是拨打110号码的村民。不过,赶往现场处置的不是警察,而是由镇、村两级专业调解力量组成的“民情110”队伍。“效率很高,矛盾很快就解决了。”解决烦心事后,枫桥镇枫源村村民受访时直言道。
这些年,“有事打110”使非警务类警情占比逐渐增大,挤占了有限的警力资源。为高效回应“民意诉求”,枫桥构建的“民情110”队伍逐步成熟,加速基层治理从“大包大揽”到“术业专攻”。
不只在枫桥,“民情110”正在浙江逐步推开。浙江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魏明在致辞中介绍,浙江多部门携手打通了“浙里派综”和“基层智治综合应用”系统,实现该省范围内非警务事件和警务类事件的互相流转、闭环处置,同时推动党委、政府在治安复杂的镇街建立24小时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专业队伍,确保非警务事项即时响应、即时处置。
“枫桥经验”始于基层、源自公安,已走过60载春秋。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19年起,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此后每两年命名一次,2023年11月再命名第三批全国100家“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持续打造全国新“枫”景。
当日,挂牌于绍兴枫桥学院的“全国公安派出所所长训练基地”揭牌,将承担全国公安派出所所长的革命传统和党性教育、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安治理、创新发展新时代派出所工作等培训职能。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尹春吉在现场表示,枫桥是“枫桥经验”诞生地,第三批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所长作为该基地第一批学员,“回娘家”探寻源头、感悟初心、交流研讨,意义非凡。(完)
《百年德化》面世 再现郑州百年商业文化
中新社郑州1月10日电 (记者 韩章云)再现商埠郑州百年历史的水墨长卷《百年德化》10日出版面世。该书以郑州德化街的百年变迁为蓝本,于一纸画卷中再现郑州百年商业文化。
当日,《百年德化》新书座谈会在河南郑州举行。2020年,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邀约之下,画家张文发以绘画长卷的形式,再现德化街历经百年沉淀的商业文化、商埠郑州百年历史记忆。
《百年德化》画卷卷长30米、宽0.9米,从右至左,中国清朝末期的贩夫走卒、车马街巷,近代的蒸汽火车、酒肆布庄,现代的郑州城市地标二七纪念塔、高楼商厦一一跃然纸上,构成可观可游的生动整体。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杜新表示,《百年德化》图书通过画卷的形式记录郑州一条老街的历史,旨在弘扬传承中原商业文化。文化学者阎铁成认为,德化街是郑州城市发展的坐标、郑州风情的重要代表,其商业价值观是中原商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德化街上能看到郑州包容开放、商务繁荣的景象”。
郑州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德化街形成于1905年,其名有“以德立商,感化世人”之意,位于商场、步行街、批发城云集的郑州市二七商圈。
史料显示,20世纪30年代德化街迎来商贾云集、繁华兴旺的高速发展阶段,一条街上同仁堂药铺、鸿盛久布店、葛记焖饼等店铺声名远播,每日迎来送往的顾客在万人以上。20世纪90年代,经改造整修,德化街迈入新的繁荣时期,亚细亚商场、德化街百货大楼等知名商业体密布,闻名中外的“中原商战”正发生于此。直至今日,以德化街为核心的二七商圈仍是郑州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2023年8月,郑州亚细亚商场重装归来,在老情怀中续写新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