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地球online速览 > 第34章 (6)

第34章 (6)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地球online速览!

数说冰雪旅游热 多地花样“冰雪+”模式引爆“热经济”

央视网消息:随着冰雪游热度升高,多地如何用“冷资源”引爆热经济,我们再来通过一组数字来了解。

来自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2024年元旦期间,黑龙江省旅游热度屡创新高,累计接待游客661.9万人次,同比增长173.7%。

多家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关于吉林省“滑雪”关键词的搜索量环比增长113%,“滑雪”相关门票的团购订单量同比2019年增长了598%。

2023年11月,新疆阿勒泰地区各大滑雪场的门票在某平台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61.77%。

近年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成为热门滑雪目的地之一。2023年12月,因周末往返北京和崇礼之间的高铁一票难求,铁路部门为此专门增开了滑雪游列车班次。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10条冰雪旅游精品线路

看过了多地各具特色的冰雪游,该如何选择旅游路线呢?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还公布了2023—2024全国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包括“冬奥双城·相约京张”“长城内外·银装素裹”“大兴安岭·雪泉之约”“欢乐冰雪·辽宁冬韵”“温暖相约·长白粉雪”“林海雪原·北国风光”“古城千年·滑跃古今”“河西丝路·纵情冰雪”“民族风情·北疆雪都”“千秋西岭·南国热雪”10条线路。

香港第57届工展会闭幕 销售额逾10亿港元

中新社香港1月8日电 由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主办的第57届工展会8日20时闭幕。为期24天的展览人流畅旺,吸引超过130万人次入场,较上一届增加两成,并创下超10亿港元的销售额。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卢金荣表示,本届工展会的规模已经全面恢复至疫情前,加上深受市民欢迎的熟食区时隔4年再度回归,并首次在场内售卖酒精类饮品,吸引更多市民入场感受不一样的展会气氛。

他指出,圣诞和新年假期期间特区政府推出一系列具特色和多元化的夜间活动,成功营造了热闹的市面气氛,并与工展会产生了协同效应。作为“香港夜缤纷”项目之一,今届工展会延长了开放时间,19时后市民可免费入场,令会场内长期人流如织。他相信,今届工展会有助提振本地消费,为香港经济加快复苏打下“强心针”。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会长兼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主席施荣恒亦对本届工展会成绩感到欣喜。他指出,工展会已成为香港各界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之一。他期望今年3月在澳门举行的“香港工展会·澳门”同样取得好成绩。(完)

耕地保护夯实大国“耕基” 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固

解锁耕地保护“新密码”系列之一

耕地保护夯实大国“耕基” 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靠稳定耕地面积,也要靠不断提升耕地质量。

从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探索耕地“进出平衡”制度,到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存挂钩”同步推进,再到“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近年来,我国耕地保护红线越拉越紧,饭碗端得越加牢固。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发布,从法律制度层面提出,在国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下进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统筹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严格保护耕地。

保障耕地数量 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

保护耕地,是涉及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18亿亩耕地红线的底线绝不能突破。

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郧文聚表示,要稳住耕地面积,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首先要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

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管好用好每一寸土地。从规划引领到市场配置,节约集约用地举措越来越精细;从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到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耕地保护政策越来越严格……一系列举措初步遏制了耕地总量持续减少的势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地耗)下降了40.85%,工业用地平均投资强度提升了60%,全国耕地持续快速减少的态势得到初步遏制,耕地总量连续两年止减回增。2023上半年全国地类变化监测结果显示,耕地总量有望连续第三年保持净增加态势。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汤怀志认为,在稳住耕地总量的同时,还需要稳定的耕地格局,要确保耕地质量有提升,生态有改善。

“我们要认识到耕地资源区位的极端重要性,一年一熟的耕地与一年三熟的耕地是不一样的;旱能灌涝能排、农业机械能进能出的耕地,与靠天吃饭、耕牛都用不上的耕地也是不一样的。”汤怀志说,提升耕地质量,必须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和管护力度,要充分发挥良田、良种、良法、良机的综合集成效应,大幅度提高耕地利用水平和质量、效率,确保耕地利用不断向好、向优,提高耕地产能。同时也要维持耕地资源生态安定格局,真正做到“数质并重、永续利用”。

调动保护耕地积极性 确保土地利用经济可行性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事实证明,想要端牢饭碗,就得保护好耕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提出,国家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调动耕地保护责任主体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要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共同努力。

对此,郧文聚认为,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设立耕地保护专项资金,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提高农产品价格保护等方式,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提高他们的种地积极性。

“以我们在四川调研数据来看,当地农民种柑橘,每亩一年收益7000元以上,种粮仅有1000元左右。”汤怀志建议,建立耕地生产粮食放弃经济作物的机会成本由政府合理分担机制,改善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提高农民承担种植成本和风险的能力。

郧文聚表示,要通过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大科技人员的培养和科研力度,积极推广新的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

“加强对农民的政策宣传和政策解读,让农民了解政策内容和政策实施情况,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汤怀志说,要加强农村社会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促进农民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耕地保护道路

汤怀志认为,耕地保护制度最大的特点是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其中数量是前提,质量是关键,生态是根本。

“没有数量的质量是无法保障口粮绝对安全,没有质量的数量同样不可行。”汤怀志说,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必须建立在数量、质量、生态三个基本支撑点之上,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郧文聚表示,落实好耕地保护制度,就要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断更新迭代、健全完善制度建设。“不好用、不管用、不会用、不敢用的制度,不管怎么逻辑严谨、用词考究,也终究是‘空制度’。”

“对在耕地保护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郧文聚说,要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

汤怀志补充说,要扎实推进耕地保护专项整治,着力纠治占而不补、补而不实、弄虚作假等问题。加强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破坏耕地行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生态有改善、布局持续稳定。(欧阳易佳)

北京推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 打通规划管理“最后一公里”

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8日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获悉,《北京市历史建筑规划管理工作规程(试行)》(下称《规程》)已发布实施,作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下称《条例》)的配套政策,细化规划管理审批流程,打通北京历史建筑规划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2019年至2021年,北京分三批次公布共1056栋(座)历史建筑,这些历史建筑时间跨度达700年、覆盖全市11个区,承载功能多样,建筑风格多元,是北京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完善北京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政策体系,明确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管理涉及的方案审批、行政许可、规划验收、监督检查等工作要求,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继组织开展有关单位和专家广泛调研和意见征询,充分吸纳试点项目经验,聚焦“把历史建筑保下来”“让历史建筑用起来”“把历史建筑管起来”“让历史建筑亮起来”等核心问题,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城市更新等政策,细化北京历史建筑规划管理实施路径。

《规程》共八章、二十六条,根据保护利用过程中干预程度的不同,将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措施分为五种类型,并明确五类措施的保护要求和审批流程,为保护责任人和管理部门提供指引。

避免因界线模糊而造成“建设性破坏”

《规程》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依据保护利用过程中对历史建筑干预程度的不同,划分了“日常保养”“维护修缮”“原址复建”“迁移”“拆除”等五类行为,界定各类保护行为边界,避免因界线模糊而造成“建设性破坏”;相对于普通工程项目,历史建筑的保护应当更加精细化,采用“绣花功夫”,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保护措施,明确各类保护行为的底线要求。

保护更新有机结合

《规程》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根据历史建筑的特点,区分保护部分和更新部分,避免一刀切,有效推进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涉及维护修缮和原址复建的,应当最大程度地保护其真实性,对有价值部位按照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进行修缮或者复建,对于确因合理利用需求进行更新的部位,可通过分隔、联通、转换内部或外部空间适度满足使用要求,允许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和现代设计手法,但应当与历史风貌协调,并尽可能消隐、弱化处理。

规范规划审批流程

《规程》逐一明确五类行为的实施路径,完善全流程规划管理程序;帮助保护责任人判断哪些行为可以自行开展、哪些行为需要审批、需要报审哪些材料。维护修缮时,如保护设计方案不改变建筑使用性质、建筑规模、建筑外轮廓、院落布局或建筑主体结构的,可推出简化审批措施,提升保护效率。

针对因特殊情况、不具备维护修缮条件、有损毁危险的历史建筑,《规程》提出严格管控要求,规范原址复建、迁移、拆除的申报条件、论证过程、审批过程,确保历史建筑得到有效保护。

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规程》贯彻以用促保理念,要求客观认识不同时期历史印迹的价值,鼓励在保护历史建筑核心价值的前提下,通过使用功能优化满足现代使用需求、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在符合规划和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可按照北京营商环境改革、城市更新等有关规定,对历史建筑进行内部改造、外部扩建或者使用性质调整,旨在满足基本性能提升和合理使用需求,让历史建筑能够得以持续使用,成为传承历史文化活的载体,成为展现首都当代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有力实践。(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