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秦时明月之政 > 第七十八章 掌握大权

第七十八章 掌握大权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秦时明月之政!

前些时日,大权未掌,嬴政事事亲躬,如今独掌大权,终于可以稍微放下心来,便也适当放权,否则这么大的国家,大小国事谁也忙不过来,这几年大秦朝堂上下已经都换上了纸,幸好有了纸,处理政事也没那么费力了。

目前各诸侯国的中央制度,本就是大王掌握最高决策与行政权,大王愿意放权,才能有权臣,大王宁愿辛苦不愿意放权,自然就没有权臣的空间,当然,大小贵族拥有高度自治权。

但是秦国不同,贵族虽然还有话语权,但是没有什么自治权了,秦国自从商君变法,打造了一个堪称完美的战争机器,在历代秦王的精耕细作之下,这个机器是完全服从秦王意志的,只要秦王这个操作者别太作死,那么这个机器就完全如臂所指。

最妙的一点是,秦国朝堂一直大多是没有根基的六国士子位居文官高位,但是中层和基层文武官员大多都是正经八百玄鸟旗关中老秦人通过军功爵制出身的,这保证了基层的统治稳定和上层的政治安全。

嬴政继位后做了一些小小改变,为明清之内阁、军机处制度打了基础,目前是简易版,加了个‘章台行走参议’的官位,无固定人选,行政就在章台宫侧殿,暂时称之为辅政阁办。

相权这种东西还是别太大的好。

辅政阁办除了三位辅政相国,又把身为贵族元老的隗状加进去,再加上了张唐和杨端和,以及昌平君,凑足了七个人,六个人是内阁人员最佳数量,现在不急,昌平君是暂时凑数的,以后给踢出去就好了。

除了昌平君,新加入的三人都是精挑细选的,隗状乃是贵族元老,一向执掌少府,可以说是老秦人老贵族代表,张唐和杨端和是能文能武的军功贵族代表。

历史上吕不韦确实不讲究,独揽大权屡次排挤异己,蔡泽张唐都被他赶出了朝堂,但是现在他没机会了。

这七个人单独论忠诚,除了昌平君差一点,其他的都没问题,甚至现在的昌平君也没问题,但是他们七人之间可谓是各自不合,矛盾重重。

吕不韦蔡泽中苍乃是六国之人直接征召身居高位,隗状那是老牌贵族出身,张唐和杨端和是军功贵族出身,昌平君一个楚国王室贵族。

隗状看不上他们所有人,最是厌恶吕不韦蔡泽中苍三人。

张唐和杨端和官场势力单薄,但是军中势力强大,在这辅政阁办属于专门用来监视和平衡的,并且他们两人和另外五人都合不来。

吕不韦蔡泽中苍三人同为相国,实权虽然最大,但是矛盾也是最大,蔡泽四朝老臣,但是因为根基和性情原因一直没有掌握第一大权,并且和吕不韦矛盾极深。

吕不韦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根基薄弱,如今单论和大王关系,自是比不得中苍。

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中苍也是先王老臣,更是新王启蒙老师,师徒情深,自然不满吕不韦一直在自己头上,中苍也想再进一步。

吕不韦则觉得自己有着扶龙之功,加上和子楚一家的关系,理所当然顺位第一,但是又忌惮中苍和嬴政的关系,两人争斗不休。

蔡泽自认比不得吕不韦、中苍和嬴政的关系,他最大的优势就是极具自知之明,虽是外来之臣,但是忠诚与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不站队任何人,只站队大王,这也导致无人敢轻视他。

至于昌平君,是报答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系,对于子楚以及嬴政不遗余力支持的回报,他单独一派,其他六个人都不跟他这个楚国高级贵族玩。

暂时只是过渡,抽个机会就把他踢出去,历史已经证明了,他是不会和秦国彻底一条心的,现在让他做个高级打工人也不错,昌平君能力还是有的。

他们每个人都身居高位,牵扯极多,既要给下面人依靠,又要依靠下面人,每个人都代表一个小团体,争来争去,不可能团结。

想想也是,本身利益诉求都不同,怎么可能团结一心?但是他们不团结就对了,他们不团结,嬴政心里才踏实啊。

目前辅政阁办以吕不韦为首,中苍蔡泽为辅,其余四人不分上下,看似分了上下,实际上都差不多。

凡是加封‘章台行走参议’的人,就可以直入章台宫侧殿处理奏折,共同处理政务,同一件事也要所有人都各自出一份票拟,递上去嬴政认可谁的就批谁的,都不同意就打回去重新票拟,或者召集一起商议,再或者自己改了直接下发。

看似几人地位有区分,实际上谁的票拟通过率高,谁才是真的高,嬴政只需要倾向他们某一人的票拟,那么就能轻易的拿捏所有人。

因为他们只有票拟权,没有批红权,实际上行政权都在无形中大大减少了,因为实际行政权被嬴政基本限制了,嬴政要求只有带着大王批红的谕令,盖有王印的才是合法政令,而批红的谕令,嬴政暂时也是交给辅政阁办下发,批的谁的票拟就下发给谁去办,甚至直接下发谕令九卿及各郡县官员执行,他们最大的权力只剩下议政权了,嬴政享有一切决策权。

至于这个批红权决策权,嬴政又没疯,谁也不给。

明清真不愧是皇帝集权制度巅峰的朝代,这一套真好用啊,一开始他们还没反应过来,还以为权力变大了,反应过来才发现,好像有些不对,大王批红后的具体决策不交由相国行政了,只是经辅政阁办下发诸卿及郡县实施,而且是谁票拟过了谁去做,被拿捏得死死的。

大王独掌大权,政治结构直接变了,政策的下发和执行极其扁平化,三位相国虽然暗自不满,但是也没办法。

当然,起码三位相国名义上还是可以指挥下级官员的,但是下级官员可以拒绝,因为没有大王谕令不合法,以秦法的严苛,没几个人愿意试试自己三族脖子硬不硬。

至于隗状四人,他们更无所谓,本身最高议政权都没有,现在有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路总要一步步走。

昌平君更是满意,你们知道吗?太久了!太久了!秦国朝堂核心权力的位置上,已经太久没有楚系了。

嬴政要求事过留痕,所有奏疏及票拟批红皆留档案,大小国事奏疏由急到缓,分为四等,并且大秦中央朝堂中卿以上官员,地方自县及以上官员可直接不经辅政阁办直接上书嬴政,称为秘奏,加上延瑾越发壮大的玄羽卫,基本可以保证言路畅通,耳目清明。

玄羽卫的权力是被严格控制的,主要是保证大秦朝野和诸国情报,以及护卫安全,即便是刺杀之事都极少,至于典治诏狱与刑讯,只有嬴政亲自命令才可以去做,专司单项王命,锋利的刀必须好好把握才行。

改了最高政务制度后确实轻松了许多,毕竟七位辅政阁臣可以解决大部分事情,只要批红就可以了,虽说这样还是太辛苦了些,但是更稳,权力从不会消失,你不辛苦掌握,就会有人替你掌握,这已经是最稳的方式了。

在这种基础上,嬴政将朝会改为了每天一次,只有早朝,早朝散后,各自去官邸做事。

再加上之前的许多军政人事调整,尤其是彻底掌握禁军和咸阳城防军,以及越发壮大的玄羽卫,这一年来,嬴政算是基本掌握了大秦的权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