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反向探亲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七零年代土着姐妹智商在线!
红梅忙碌了一会儿,把药箱收好,银针包放好,又跟红兵说了一下刘家的情况,才各自躺下。
红霞那边睁着眼睛,竖起耳朵听了全程,却不敢多问一句。
听说刘文鑫烧的说胡话,折腾半夜才退烧,她鼻子有点酸,但是不敢吭声。
一家子期待的星期天终于到来,红梅和红兵骑着自行车,一大早就风风火火的出门。
红霞起床上班,眼神落寞的看一眼斜对门,刘家大门紧闭,应该是折腾的太晚,还没起来吧!
看一眼,再看一眼,红霞关好门,去上班了。
去年来余家村的事情,红兰已经不太记得了,只有脑门上的疤痕,照镜子的时候看见,才会提醒她,曾经在余家村醒来时,脑海里那些关于原主的回忆。
路途遥远,几人大早上就出门,还带了吃的喝的。
中途找了一处河边,停下来喝点水歇歇脚。
红兰一看河边那么多常用药材,就忍不住心里痒。
“大姐,我摘点草药回去。”
“这不是灰灰菜么?猪儿草也能当药?”
“能,马齿苋也是药呢,不过马师傅还没有教我辨识药材,我只能认识最常见的,医书上见过,摘回去,还要顺便带给马师傅看看。”
红梅咕咚咕咚喝了点水,盖上水壶。
“那我帮你摘,人多速度快,摘够了赶紧出发。”
红旗也上手帮忙。
“妹妹,猪吃的这些,是给人治病的药?”
红兰点头!
“对啊,这个能清凉止血,这个,消肿破淤……”
红旗咋舌。
“那酸菜粉条有什么功效吗?”
红兰知道他想问什么。
“没有,不过我们吃的小麦,有的麦穗包裹的瘪仔,又叫浮小麦,是很好的药材。”
红旗摇头。
“那猪吃的比人吃的好啊!”
红梅嗤笑一声。
“下回让你跟猪换着吃。”
“我不要~”
红旗摇着脑袋拒绝。
进了余家村,村口大树下坐着歇脚的老人三三两两,还有的跟红梅几人打招呼,询问来意。
红梅跟红兵下车推行,逐个叫人。
大家辨认出,这原来是自家人,纷纷拍大腿,有孩子腿脚利落脑子快的,已经带路,往田里跑了。
再见到余红军,他正在田里锄草。
短短的锄头,必须躬身才能够到杂草的根部。
余红军一米八的个头,佝偻成虾米,整个人瘦了还黑了,脸色憔悴不少,比年初走的时候像是老了三四岁,姐弟几个都红了眼眶。
红军见到自家弟弟妹妹,倒是欢喜,跟小队长请了假,就直奔地头。
“你们咋来了?”
红兰站出来,拉着大哥的手,红旗拉着另一边。
大哥的手掌粗糙了好多。
“大哥,我们想你,我们都惦记你呢!大哥你能吃饱饭吗?大哥你累不累?”
俩小只问题一大堆,红军带着他们往知青点走,路上不停跟人打招呼,顺便说家里来人看他。
“大哥,知青点人多吗?大家好不好相处?”
红军笑。
“人不算多,十几个吧,都还行,反正不占人便宜,管好自己的东西,就没什么好不好相处的。”
红兰懂,人多地方小,摩擦肯定会有的,但是大问题没有,大哥就不想说了呗!
“大哥大哥,我让你看的书,你看了吗?我今年跳级,跟三哥一样了,我给你带了书。”
红旗像是见到了父亲一样,被大哥搂在腋下,不说话也很满足,只听妹妹叨叨不停。
红梅和红兵下厨,把家里带来的东西煮了。
“怎么做了这么多!”
红军闻着味儿到厨房。
红梅利落的挥舞锅铲。
“不多,这些小杂鱼都是红旗用碎铁屑跟人换的,在家炕了一遍,再炕一遍,就能放很久了,你饿了拿出来吃一点。”
红梅把小鱼干盛出来晾凉,剩下一点,才把切好的辣椒倒进去一起炒。
怕在这做饭麻烦,红梅在家这几天,已经跟红霞一起做了不少干粮。
炒个下饭菜,再煮个汤,就可以啃干粮了。
吃饭主力军是红军和红旗,其他人都不算饿,让红旗缓解一下对大哥的思念,让红军开开荤。
吃过饭,红兵收拾碗筷清洗的时候,知青们才陆续下工进来。
红兵跟其中四位男知青打招呼。
“不好意思,用了大家的柴火,水缸里的水被我们挑满了,另外,锅里有汤,我们煮了一锅,大家一人一碗。”
红梅准备的很充分,是真的只用了一点柴火,还另外给挑水留汤,已经不错了。
男知青们都很客气,倒是有个女知青笑道:
“哎呀,我们还准备蒸饭呢,只喝汤哪里喝的饱,要蒸饭,又得把锅腾出来。”
红兵看向其他人,喝了余家兄弟的汤,要是这点小场面都挡不住,那就别喝。
果然,另一位扎着高马尾辫,看着就很利落的姑娘扯起嗓子。
“张蓉,你要点脸吧,就你那一把懒骨头,还能蒸饭,我们现在就把汤盛出来,锅刷干净给你蒸饭,汤你别喝!”
名叫张蓉的女知青脸上青白一阵,一跺脚。
“不喝就不喝,一把野菜一瓢水的东西,加点盐你们还真当国宴了!”
张蓉话音刚落,已经有男知青凑过去,用自己的饭盒盛汤了。
“嚯,汤里还有鸡蛋花。”
“给我留点。”
“唔,呼噜~放了猪油和油渣吧?”
红兵点头笑道:
“这是我母亲老家那边的做法,又叫胡辣汤。”
此时爽朗的高马尾女生也凑过来,把最后一份给盛出来,不着急喝,倒水刷锅。
红兵赶紧过去。
“还是我来吧,你们赶紧吃饭去!”
高马尾笑道:
“这点小事,顺手就做了!”
虽然说是这么说,高粱杆扎的刷锅笤,还是被红兵抢过去了。
姑娘喝一口,用筷子捞了一下。
“呀,还有土豆块呢!”
“来,田溪,窝头分你一个。”
另一个女知青拿出集体的干粮份额,窝头是集体做的干粮,大家都有,两三天做一次,也能存得住,吃起来还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