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神武元年五斤炮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
对徐光启交代完编书之事。
郭可阳转头对孙元化道:“朕听说元化精通制炮之术,还在宁远之战中因使用火炮而立功?”
“回陛下,那皆是赖袁崇焕指挥得力,臣不敢贪功。”
天启三年时,孙元化奉命协助袁崇焕守宁远,他砌造炮台,添置火炮,在宁远之战中立了战功。
郭可阳刚才提及宁远之事,只是想做个引子,引出后话。没想到孙元化却提起了袁崇焕。对于袁崇焕这个后世争议极大的人物,郭可阳并不太认可。
在郭可阳看来,面对军国大事,在最高统帅面前敢信口喷出“五年平辽”,而后又昏招迭出的人。最好还是让他好好待在家里过日子吧!用这种人,弊要远远大于利。
此时袁崇焕已辞职回家。原因是他在天启六年私自与后金议和,在后金攻朝鲜时未能牵制后金,以及援锦失利屡受言官弹劾。天启帝对袁崇焕私下议和也极为不满。袁崇焕不得已才称病辞职。
郭可阳即位之后也没有起用袁崇焕。对于此人,实在是不敢信任。
“朕召你入京,只为一事,就是想让你主持铸造火炮。”郭可阳对袁崇焕此人闭口不提,就好像没有听到似的,只说孙元化的事。
“朕成立了一个新衙门,叫做军器寺。现已将原来的军器局,兵仗局及安民厂、盔甲厂、火药厂等在京的军器制造部门,全部都整合在一起,归军器寺管辖。”
“军器寺卿现在是毕懋康,专门负责火枪研制。朕任命你为从三品的军器寺丞,再加工部侍郎衔,全权负责火炮制造。”
说完郭可阳以一种不容置疑的眼神看向孙元化。
孙元化立刻跪下道:“臣一定倾尽毕生所学,为陛下制出国之重器!不负陛下所托。”
令孙元化起身后,郭可阳取来一幅图纸展开,让其上前观看。
这是一幅郭可阳根据记忆所画的,后世经典的6磅拿破仑青铜炮的图纸。
拿破仑炮分为12磅野战炮和6磅野战炮两种型号。
12磅野战炮炮管长约1.7米,口径约120mm,弹重约5.4公斤,炮身重约555公斤,全重(炮身、炮架加上车轮)约1100公斤。
6磅野战炮炮管长约1.5米,口径约为90mm,弹重约2.5公斤,炮身重约390公斤(约合650明斤),全重(炮身、炮架加上车轮)约700公斤(约合1100明斤)。
当然郭可阳在图纸上标注出来的,都已经换算成了明代的尺寸和重量,否则孙元化也看不明白。
“炮管长四尺七寸,口径两寸八分,铁弹重四斤三两,炮身重650斤,炮架及车轮皆用硬木制成,上包铁皮,全炮重约1100斤。”
孙元化默念着各项,看完图纸,然后便疑惑地抬头望向皇帝,“陛下,此炮如此轻便,还要加上图中这样的大车轮,难道是要马拉着到处跑?”
孙元化在宁远之战中协助袁崇焕守城,所用红夷大炮仅炮身都在2000斤以上。刚刚听说皇帝要自己造火炮,还以为是造那种动辄数千斤的红夷大炮。结果一看图纸,竟然是这么轻的小炮,便有些不解。
郭可阳笑道:“对了,朕要的就是用一匹马或者骡子,就能拉着到处跑的炮。朕用这种炮是来野战的,而不是守城。在保持威力的前提下,自然是越轻便越好。孙爱卿可能造出来?”
“回陛下,这火炮是尺寸越小越容易制造,臣曾监督制造过许多西洋红夷大炮,对于这种小炮,臣有信心不辱使命。”
孙元化很早便铸造过大炮。早在天启二年,大明朝廷就命孙元化仿制西洋大炮。次年三月火炮制成,朝廷封巨炮为“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将军”,并专门派遣官员祭炮。
“只是陛下,臣看图纸上说,炮身用青铜铸造,如此一来造价定然不菲。为何不用铁来铸炮?”
“铁炮自然要便宜的多,只是远不如青铜炮坚固耐用,且铁炮笨重,不利于野战使用。因此朕还是想用青铜铸造此炮。”
拿破仑炮是19世纪中期的产物,当时的炼铁技术比现在这两百多年前的技术要先进的多。但是直到19世纪末期随着炼钢技术的发展,钢炮的出现,才使拿破仑炮逐渐被取代。
所以根本无需验证,青铜炮一定是有铁炮无法取代的优势,才可以使用这么长时间。毕竟无论是东西方,铜价都远远高于铁价,如果能用铸铁取代青铜,那么早就取代了。
直到19世纪末,钢炮出现之前,西方陆战火炮基本上都是青铜炮,这是经过数百年实战检验过的,无需质疑。
近代西方只将笨重且无需移动的舰炮或者要塞炮,使用铸铁制造。
如果从铸造的技术角度论证。与铁相比,铜的熔点更低,融化后的流动性好,更容易浇铸成形;铜的稳定性更好,铜炮不容易生锈;铜的延展性也更好,铸造的炮管不容易炸膛,即便爆炸,也不会像铁炮那样产生大量碎片。
如果用铁铸炮,为了防炸膛,就必须加厚炮壁,造出的铁炮要比同型号的铜炮重量约增加一倍。所以青铜炮的重量比同规格铸铁炮要轻得多。
可以说,铜是古代能找到用来铸炮的最好材料。唯一缺点就是贵。
穿越之前,郭可阳是野战部队重型加榴炮炮兵连长,对于火炮发展史有过系统学习。对于郭可阳来说,这些火炮知识都是信手拈来。
“此种火炮,陛下打算铸造多少?”
“你先铸造出十门,做为实验和测试用。而后朕再决定具体数量。朕从内帑中先拨付两万两银子给你,作为经费。有什么需要的只管找朕要。”
孙元化想了一下说道:“铸炮用青铜相较于铁虽然贵了许多,但是也称不上珍贵。只是这熟练的铸炮匠师却是难得。”
“臣知道在广东濠镜澳,有佛郎机人聚居。据西洋传教士说那里有一红夷炮厂,叫做‘卜加劳铸炮厂’,所产火炮极为精良,铸炮工匠也极为精熟。另外听闻广东佛山也有许多工匠善铸火炮。臣想招募‘卜加劳铸炮厂’的洋夷工匠和佛山铸炮匠人协助铸炮,还请陛下决断是否可行?”孙元化谨慎地问道。
毕竟使用洋夷工匠及命其进京,对于朝廷来说是个较为敏感的事情,需要请皇帝决断,免得到时候有人弹劾。
明代澳门的正名叫“濠镜澳”、“濠镜”或者“香山澳”,由于澳门属广州府香山县而得名。“澳门”反而是它的别名。
“孙爱卿此建议很好,也给朕提了个醒。朕稍后便下旨,令两广总督用心办好此事。另外还可以再招募些擅长炮术的红夷番兵,用以教授火炮射击之术。”
“如此,则陛下定能打造出一支令建奴闻风丧胆的精锐炮队。”
“铸炮所用铜料,朕会令内库及户部拨付与你。不够者,派人买铜即可。孙卿可还有疑问?”
孙元化想了想,觉得有些事情还是要提前说出来比较好。否则万一到时候铸炮结果令皇帝不满意,皇帝对自己大失所望,搞不好会雷霆震怒。听说新皇帝的脾气不大好的样子。
“陛下,还有一事要奏告陛下知晓。铸炮之法皆用泥模。而泥模即便在天气晴干之时,也非一月不能干透。若是遇上冬令或者雨雪阴寒之时,则非三两月不能干透。因此铸炮费时甚久。”
“而且火炮铸好之后,往往在炮身上会出现裂痕或者气孔,甚至有火炮炮膛不在炮身中轴之上的情况。此类火炮皆须砸毁再铸。铸炮一业中,铸十得二三者,即为国手了。”
“只因铸炮过程中不可测之事,实在太多,所以还是希望陛下给出一个期限和所需火炮数目。臣好早做准备,多做准备。”
郭可阳边听边点头,这孙元化确实是个铸炮的行家。所说的皆是实际情况。
“孙卿无须担心。只要在神武元年年底之时,铸出朕所定规格的火炮一百门即可。孙卿可能做到?”
还有一年多的时间,现在自己是军器寺丞,权力也有了,经费、原料也都不缺。这种又给定了图纸的小炮,铸出一百门完全不成问题。
想好之后,孙元化俯身拱手道:“如此,臣定能不辱使命!”
“好,那便将此炮命名为‘神武元年式五斤炮’吧,以其弹重四斤三两之故。”郭可阳笑着双手击掌道。
接见完后,郭可阳给二人都赐予了密折令牌及木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