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宋风华 > 一一二、利国监

一一二、利国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宋风华!

徐州利国监,一直都是冶炼重地,当初苏轼治徐州时,利国监极为兴盛,有三十六冶坑,每坑百人,共有四千余工人,每年产的铁约有一百五十万斤!

大宋政和二年五月初十,端午节刚过,利国监所在的狄丘一片浓烟滚滚。

狄丘为矿冶之镇,周围只有很矮的围墙,防御力几乎等于零。在其北,有盘马山,山南则有条水流平缓的小河,当地人称之为运铁河。

这河与运河相通,每日里都有大量的生铁,从这里运往大宋各处。

运铁河穿过狄丘镇,人口极众,足有数万人之多那些矿冶之主和他们的家仆,数千矿工与他们的家人,四方往来的商贾,再加上当地的农户,聚集在这座镇子之中,使得整座镇子都显得生机勃勃。

名义上,利国监由朝廷委派的知利国监事来管理其官职品衔相当于知县,但实际上,这位主官和他管理的利国监,只负责课税,具体事务,往往由狄丘三十六冶的冶主来管辖。

这些冶主,才是利国监真正的大人物,他们家藏十万贯甚至百万贯,豪奢巨富,可比王侯。

不过往日里少出来的那些头面人物,如今却都站在狄丘之外,似乎是在迎接什么人。

“也不知这位○,↗新上任的知利国监事是个什么脾气。”在诸位头面人物当中最为年轻的孟广有些急切地道。

“怎么,你急了?”他旁边另一位冶主笑道。

“怎么不急,好端端的换了知事,前面的那位老爷,我才将他喂饱来,正琢磨着大展拳脚呢!”孟广嘀咕道。

众人会意地点头,有一位年长些的,慢悠悠叹了口气:“只要肯收钱的,那就不必担心了。”

“当官的岂有不收钱之理!读的是忠孝节义,念的是礼义廉耻,可放在心里的,却只有一字,钱!”孟广冷笑了一声。

他的话让众人都笑了起来,唯有年纪比较长的赵胜,有些不屑地瞄了他一眼,撇了撇嘴。

在场诸位冶主之中,赵胜隐隐为其脑,因为别的冶主大多都只是家有巨资,后台不显,唯有赵胜,他的后台非常强硬,哪怕如今家道中落,也非别的冶主所能比拟。

众人看得他神情有异,有人便问道:“赵员外,你是消息最灵通的,可知这位新的知事老爷是何等人物?”

赵胜捋着胡须,未语先笑了笑:“老朽倒是略有耳闻,听说他非是科举出身……”

一句“非是科举出身”,顿时让众冶主眉眼一动。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当下,非科举出身的官员,能弄到知利国监这一肥差,背后靠山可不小。

“近来京师中盛行的水泥,大伙知道吧,便是这位手笔,他来咱们利国监,除了监铁务之处,还有一差遣,就是在咱们这再建水泥窑场,以供京师之需。”

“另外,此人据说原是武人,得了官家赏识,赐了如今的出身,在京师之中是八面玲珑的角色,听闻他出京之时,前去相送的文武官员,足有百人之多……就连当今的宰执,也遣了人相送,蔡太师的令郎,更是亲自送出……”

赵胜的消息虽然灵通,却有些不确切的地方。众人听他说得这般风光,却一个个都面带诡异的笑,也唯有那年轻些的孟广,才真将这位出来的知事当成了不得的人物。

其余人都很清楚,京师之中有的是清贵悠闲却又来钱多的职司,那位知事若真有泼天大的能力,怎么会不留在京师,却被打到徐州来!

至于送行的人……也不知道是真的同情他,还是来看热闹的呢。

他们正议论间,就看到远处数条官船顺河而来。

大运河少没少见这种官船,就是徐州,便有造这种船的船场。

“周……就是他了,倒是好大的排场!”赵胜虽然老眼昏花,却还是看到了官船上的仪仗,轻轻笑了一声。

这确实是好大的排场,一个区区知监上任,带了四条船,每条船上都载满了人。让人奇怪的是,这些人大多都是些少年,当船靠上码头之后,这些少年纷纷下船,然后也不理会码头的船工河工,自顾自地寻了个空地,开始整队报数。

孟广听得共有三队、六十七个人。

这些少年排队的事情有些稀奇,吸引走了大伙的目光,等少年们排好队算好人后,他们再看船上,船上的人都已经下来了。

周铨在地上跳了跳,长长舒了口气:“终于到了!”

在他身边,一身官袍的周傥摆出威严的模样:“怎么如此轻佻,得有仪态!”

周铨哈哈笑了笑,没将老爹的话放在心里。

京城中的风云已经被他甩在身后,从今日起,他就跳出了汴京的那潭污水,来到了海阔天空之地。

在弄明白那些文官的真实用意之后,周铨毫不犹豫,上书赵佶,用“乞骸骨”三字逗乐了赵佶:那是七老八十的老家伙们要退休时,才会说的话语,周铨才十六岁多点,还不到十七,竟然就想要退休致仕!

到这个时候,赵佶又想起周铨的好来,于是见了他一面。结果周铨自称要好生读书,走科举之途,主动请辞榷城事务官职。这也正中赵佶下怀,同时让那些对榷城虎视眈眈的文官们失去了攻击周铨的兴致比起为难周铨,还是争夺榷城的利益更紧要些。

借着这个以退为进的手段,周铨替周傥运作,得了个知利国监事的新官职,品衔也稍稍升了升,直接提到了从七品,这算是赵佶对周家父子的一点弥补吧。当然,京师的水泥窑场,自然也已经交了出去,用来打一群豹狗般的太监和文官子弟。

“这位老爷可是新任的知利国监事周老爷?”

周铨正在东张西望,听得有人来招呼道,周傥应承之后,便看到老老少少足有数十号人围了上来,一个个都在奉承周傥。

周傥要么是在军中为将,要么是在京师为吏,还从来没有出来主政一方过,因此也就没有见识过地方上的这种风范。被这数十人围着吹捧,只吹得头昏昏眼花花,好半晌才回过神来:“诸位,诸位乡老,待我先安顿下来之后,再与诸位见礼。”

那些奉承之人终于散去,此时才有衙门里的差役上前见礼。周傥自己是胥吏出身,一见这些差役们的行事风格,便明白他们对自己这个主官并不欢迎。

“这就是衙门?”待到了知利国监事衙门,周傥顿时愣住了。

这座衙门之破旧局促,实在让他无法想象,哪怕是他在白家巷租的屋子,似乎都比这座衙门要大些。

“富不修衙,前几任老爷都不拨钱来,故此就只能这般模样,委屈老爷了。”一个差役陪着假笑道。

“这么到这,见那差役目光里隐隐有些轻蔑,他神情顿时一变,猛然伸出手来,将那差役揪住:“贼囚囊,便是想这般打老爷我么,你可知道老爷我边军出身,打杀几个狗才只当等闲!”

他这一怒,杀气凛然,吓得那差役直哆嗦:“老爷,老爷,非是小人有意如此,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人也是没有办法,无能为力啊!”

“老爷就不信,前几任就住这?”

见周傥抡起巴掌准备揍人,那差役忙不迭地道:“老爷,前几任老爷都是借助于镇上富人之家!”

周傥将信将疑地收住手,他又看了看镇子。

这狄丘镇是利国监衙门所在地,人口繁茂,而且确实有不少规模宏大的宅院。单从外表看去,几乎不逊色于京师中的富贵之家了。

“我记得这里还有一个孔目,一位衙前,他二人为何不来见老爷我!”周傥又喝问道。

他现在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因此想要看看自己的属吏能不能帮上忙。

那差役听到这,不由苦笑了一下。

周傥的前任好容易占了利国监这个肥差,但还没有捞够就被去职,那厮也是个光棍的,不等正式交接就拍拍屁股走人。而衙门里的一位管钱粮的孔目、一位负责掌管纲运的衙前,两位都是称病不至,只让他这样无法推脱的小猫小狗来应付这位新任主官。

听那差役解释了两位吏员都“病了”,周傥松开手,面上浮起笑,心里却是一阵腻味。

那孔目与衙前二人,分明是有意要为难他,才会演出这一场装病的把戏来。

此时他已经从最初被奉承的迷糊中清醒过来,他深切地意识到,利国监不欢迎他。

若只是他自己,那倒还罢了,可是此次随他来的还有这么多人,怎么能在这破烂衙门里挤下来?

名义上他是家主,家里真正管事的,还是儿子周铨。

因此他看向周铨,觉自己儿子正与一个身着锦衣的男子在边上聊得不亦乐乎。

这男子也是方才迎接他的人之一,但是别人都被打走了,唯有这男子却被周铨留了下来。

周傥好奇地走了过去,却听得自家儿子向那人拱手道:“如此多谢孟员外……大人,这位孟员外在镇子外有处庄院,倒可以让我们暂住。”

周傥情不自禁挠了挠头,原本让他头疼的事情,儿子竟然轻松解决了,也不知道这位孟员外怎么会答应借庄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