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典籍》第二期开播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央台出道:重新定义巨星!
《典籍里的华夏》第二期,讲述的是华夏古代科技文献《天工开物》及其作者宋应星的故事。
这一期节目通过戏剧化的方式,展现了宋应星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
如何靠着兄弟们的支持与鼓励,将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
并最终创作出《天工开物》这部伟大的科技着作。
《天工开物》是华夏古代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综合性着作。
全书共三卷十八篇,详细记录了农业、手工业等生产技术的各种知识,
包括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该书是华夏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
在万众期待下央台的节目开播,画面开头还是吴畏那一段自述: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历史,讲述我们的故事,这里的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
人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打开典籍,对话先贤,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
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一起品读《典籍里的华夏》”
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有些人光是听到吴畏这一段话,就已经精神亢奋,骨子里流淌千年的文化传承似乎在燃烧。
节目的结构和第一期是一样的,以吴畏的视角,讲述《天工开物》这本书创作人宋应星年轻时候的故事,拉起节目的开端。
接下来就是主持人王文君登场,和三位历史教授,一起讨论《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古代工艺技术和智慧,如何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影响,
以及这些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得到传承和创新。
同时,他们也探讨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的结合点,如何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传统工艺的发展和创新,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节目的舞台设计,依然是四个舞台。一号主舞台场景是明朝街坊,书坊,以及稻田。
二号舞台是清朝年间,老年宋应星的书斋。三号舞台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万历年间宋应星年轻时候的家,上层是明朝的码头,军器局和蚕房。
三个舞台中间有甬道连接,同样作为表演区域。制造出古今对话,时空穿越的戏剧效果。
二号舞台大幕缓缓打开,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书斋,有许多孩子在欢声笑语的玩耍。
这时吴畏饰演的当代读书人,缓缓走了过来。
孩童:“叔叔你穿的好奇怪呀!”
吴畏指了指自己笑着说道:“我吗?叔叔就是个怪人。”
“孩子们”
“宋先生回来啦!”
一个驼背白发老者端着木盆缓缓走来,此人正是老年宋应星,由国家话剧院张云栋老师演绎。
宋应星走到书斋,对着孩子们说道:“来看看,我刚从田里抓的稻花鱼,看这鱼肥不肥?”
孩童们:“肥”
宋应星对着孩子们解释道:“这鱼肥呀,是因为稻花多,稻花多呢,就说明稻子长得好,懂吗?”
孩童们:“不懂!”
吴畏饰演的当代读书人,就这样静静的看着这有趣的一幕,仿佛回到了先贤们生活的那个时代。
宋应星对着孩童们说道:“今天给你们留的课都背了吗?快去坐好,背!”
孩童:“天覆地载,物数号万……”
此时镜头给到吴畏,他开始在一旁讲解道:
“这是宋应星先生所着《天工开物》的序言。宋应星先生晚年回到家乡,耕读持家,把书里的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传授给乡邻,教文化,传技术,一举两得。”
这段话自然说给观众们听的,解释了故事发展的时间人物地点。
吴畏走到宋应星面前恭敬的说道:“宋先生打扰了!”
“您是?”宋应星走上前有些疑惑道。
“我是吴畏,是从三百多年后到这儿的一个后生晚辈。”
“三百多年后?”
“正是”
“行,我且信你啊,我有一事想问问你,你说这三百年之后,《天工开物》还有人读吗?”
接下来舞台呈现的就是,一个当代读书人,与古代先贤的有趣对话,吴畏向宋应星解释了三百年后,如何运用科技手段来读书。
这也是让观众朋友们感受到这个节目并不死板,很有趣的地方之一。
舞台上,孩子们下课回家了,只留下时隔三百年的两人对话。
吴畏感慨说道:“哎呀,先生,您可是奉行名儒,但是今日一见,感觉您就是一位田间老人啊。”
两人坐在板凳上交谈,宋应星疑惑说道:“田间老人不好吗?”
吴畏点头笑着说道:“特别好,特别亲切。”
宋应星回忆道:“年少的时候啊,也想学神农氏,喜欢田间技艺,坊市营生。”
吴畏:“但我也知道您熟读诸子百家呀。”
宋应星笑着摆了摆手:“那都是年少时候的事了,我还是特别想知道,三百多年之后,真的有人在看我的书吗?”
节目这里两次询问,将一个先贤对于书籍的在意程度,展现的淋漓尽致。
吴畏肯定的答道:“当然有,我们后世几乎人人知晓宋先生的这本《天工开物》,这是后世公认,图文并茂的重要科学技术典籍。”
宋应星高兴地拍着大腿,苍老的身躯缓缓站起来,对着前方恭敬的行礼。
吴畏也感受到老人激动的情绪,于是站起来走到一旁,只听宋老说道:
“《天工开物》留传后世,可以告慰两位兄长在天之灵了。”
吴畏:“先生说的,应该是宋应昇先生和涂绍煃先生吧?”
宋老点了点头解释道:“正是两位兄长,这本书是我们三个人共同的愿望,共同的梦想。”
吴畏有些好奇的问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宋应星回忆起来:“年少的时候,我们都希望学有所成,造福天下,那一年……”
这时舞台灯光一变,吴畏他们所在的二号舞台灯光缓缓变暗,而三号舞台下层灯光亮起,大幕缓缓打开。
接下来演绎的片段,是宋应星年轻时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坚定的决心。他是一个小神童,具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这在江西考乡试时得到了体现,他考取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他的哥哥宋应昇比他大九岁,考取了第六名。
在乡试之后,宋应星与他的哥哥以及他们的一个好朋友涂绍煃一起前往京城参加会试。
三号舞台的上层大幕打开,观众们看到的是,明朝万历年间一个忙碌的码头。
在这个片段中,年轻的宋应星满怀憧憬地来到繁华的码头,准备乘船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然而在码头上,他并没有看到文人雅士们所期待的繁华景象,而是看到了农民和工匠们辛勤劳动的场景。
他看到了农民们挑着沉重的担子,工匠们挥汗如雨地工作,这些场景让他深感震撼。
在这个过程中,宋应星开始反思自己的学问和追求。
他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经书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真正的学问应该能够帮助人们改善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这种“实学”理念在他的心中扎根,也为他后来创作《天工开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