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山雨欲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清云启!
“难怪了,今日出城之时,仍看到大批难民往京都涌来,朝廷拨下去了无数的钱粮,却始终无法缓解灾情,原来竟是被这群贪官污吏给偷梁换柱了”东陵王手掌拍在案桌上,愤愤道。
谢长云待他平息了怒火,方才站起来向他伏身行了一礼:
“殿下,眼下安国内忧外患,但攘外必先安内,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宁州的灾情已到了刻不容的地步了,蝗虫所至之处,草木不留,田稼食尽,民不聊生,眼下也只有你能救百姓于水火了,而眼下张崔两家正疲于夺储之争,应无暇顾及宁州之事,此时也是找出贪污赈灾钱粮背后奸佞的好时机”
“兄长说的在理,本王也正有此意,只是如何做才不至于不打草惊蛇”
“眼下朝廷局势动荡,民心不稳,圣上定会派遣位高之人前去赈灾,而宛平王向来是医者仁心,见不得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每次赈灾他都会向圣上请命,这次定然也不会例外,到时你只要顺水推舟与他一同前去便好,微臣会派人在暗中协助于你,他们自然也不会怀疑于你 ”谢长云说道。
东陵王暗暗佩服他这个表兄,忍辱负重这么多年的,筹谋的远比他想象的还多。
待东陵王走了以后, 谢琛心里有些困惑,这才慢慢开口道:
“阿云,你为何不告诉他太子贪慕钱粮豢养私兵之事?”
“小叔,还是得由殿下亲自去揭开真相,亲眼见到,他才能抛开与太子的手足之情,毫无顾忌的去做想做的事情!”
谢琛赞许的点了点头。
谢长云知晓这么多年以来,哪怕太子再不成器,东陵王还是对他有着一丝丝的希望,顾念着与太子的手足之情,狠不下心来。
太子八岁那年,崔皇后病故,圣上怜悯他无人照拂,便让姑姑照顾了他两年,姑姑待他如亲子,与三皇子相处的自也是十分融洽,后来才搬到甘泉宫由圣上亲自教导,但或多或少都存有一些情谊。
或许也只有如此做,让东陵王亲眼看见百姓的疾苦,他才能够在手足之情和国家大义之间做出选择。
正在此时,屋里的那两只白鸽无意间突然挣脱了笼子,飞到谢长云面前扑腾了几下,一不留神,打翻了桌案上的砚台,墨迹洒了一地,染了白鸽一身,也溅了他一身。
谢长云看着自己的白衣上溅满的墨迹,怒得涨红了脸,抬手提起两只鸽子正欲丢出去,刚要松手,犹豫了一会,却又缩了回来,看着眼前的白鸽像是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似的“咕咕”的叫个不停,这才轻轻递给凌亦,阴沉着脸,冷声道:
“拿去,洗干净!”
谢琛看着他的模样,似笑非笑,他还没见过他这个侄子什么时候居然这么有爱心了,遂向一旁的凌风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凌风讪讪一笑凑到他耳边悄声道:“二爷,这是公子送给给叶二姑娘的礼物,被她退了回来!”
谢琛听罢才恍然大悟,心想难怪他这么爽快就答应了与叶家的婚事,原来是早就喜欢上人家姑娘了,还担心着他要打一辈子光棍呐,兄长拼死护下他们,就是不想让谢家断了香火嘛,现在终于放下了心里的大石头了,遂深深的叹了口气,带着几分玩味的目光看向他。
“阿云,你与叶家的婚事怕是要尽快办了,如今山雨欲来,莫要再生出什么变故了!”
谢长云“嗯”了一声,点了点头。
随后又皱起了眉,他心里有些忐忑不安,还不晓得要怎么去面对她,毕竟曾经还劝过她另嫁他人,恐怕她早已对自己失望透顶了,如今都不想见自己吧,不然怎会把他送的东西一一都送了回来,哪怕是最不舍的镯子也要折算成银钱送来。
想着自那日一别后就没见过她了,心里便多了几分惆怅。
何况他父亲那里,如今有没有投靠太子,还未可知,看来是时候得去叶府一探究竟了。
而此时的叶清歌正坐在屋里瞅着眼前绣架上那两只鸳鸯不像鸳鸯,鸭子不像鸭子的绣品发愁,按着安国的婚嫁风俗,女子出嫁时嫁妆中需要放入自己亲手缝制的绣品,一则彰显女子的才华手艺,二则绣一些喜鹊、鸳鸯之物,寓意新妇婚后生活幸福美满。
只是丹琴和杏儿实在看不下去了,看着眼前不知是鸳鸯还是鸭子之物,抿嘴咬着唇,拼命的忍住了笑意,丹琴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姑娘,你绣的是什么?”
“你看不出这是鸳鸯吗”叶清歌转头一脸肯定的看着她说道。
“姑娘说是鸳鸯就是鸳鸯!”丹琴转头与杏儿相视了一眼,又怯怯的说道:
“姑娘,要不然还是让婢子们帮你绣吧,只要我们不说,想必也不会有人知晓的,若这样装进嫁妆,被姑爷看到了恐怕不妥”
叶清歌红着脸不好意思的给丹琴挪出了位置,终还是决定放弃了,看着她俩那样子,忍不住“噗嗤”笑了出来,
杏儿她们也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整个屋子充斥着她们的欢声笑语。
中午叶夫人从侯府回来以后,就满脸笑意盈盈的来了清澜苑,告诉她婚事已定,让她安心待嫁,开始筹备着自己的绣品。
这可就把她难住了,她虽两世为人,琴棋书画、插花点茶无一不通,但唯独不擅女红,怎么学都不会的那种,绣了一下午也没绣出个所以然来,手指还不知被戳破了多少次。
叶清歌过后的几日里虽没刺绣,但却被叶夫人拉了去学礼仪,自她定下婚事以后,叶夫人高兴之际但也惴惴不安,作为长公主的儿媳,太后外孙媳妇,日后难免要经常出入皇宫,宫里规矩礼仪繁复,而她自幼在民间长大,宫里的规矩礼仪自是知之不多,唯恐日后会出什么差错,所以请了昭仁郡主身边曾在宫中任职女官多年的姜嬷嬷来教导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