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张秀才庄春耕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清军入关?别打扰我过日子!
大明崇祯二年历史空间,张秀才庄。
春天既然到了,张秀才庄的农耕自然要开始准备了,张行非常重视村民们的粮食自给自足问题,这么多人,不可能指望让他一直提供就业岗位来解决温饱问题。
村子方圆十里,只有以前村民们在村子周围种了百十亩地,其余都是荒地,说是荒地实际上以前也是良田。
本来只有十来户的小村子,自从皇帝下旨赐给了周围十里的土地,加上投奔而来的八千灾民,张秀才庄现在几乎已经成为了宣府最大的村庄。
村子周围的土地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蒿草,地里根本没有种过庄稼的痕迹。
无休无止的战争让本来在土地上耕作的农人,要么逃跑离开了要么被北方来的敌人给杀死了,好好的农田就这样撂荒了。
张行穿过来就立刻去了老宅,找到岳父商量土地分配问题,春天都来了,村里的土地还没有分配,再不分地就要耽误农时了,土地分配是农村稳定的基石,如果一开始就分配不均,会寒了人心并造成不稳定因素。
王清河说:\姑爷啊,咱们哪辈子经事过分田地的好事啊?你问我我也帮不上你,我就想既然是白给他们种,孬好地他们还能挑?\
张行摇摇头,他自然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珍贵的土地给谁谁都高兴,可是如果都给却给了他差的而别人的是好的,毫无疑问这俩人一定不是得到土地的喜悦,而是心中的忿忿不平。
张行讲透了这个道理,王清河才重视起分田地的事情来。王清河郑重的对张行说:“照你的说法,这个事情还真马虎不得,可话说回来,怎样分才能家家满意啊,那怎么可能呢?”
张行安静的分析道:“咱们村现在一共有一万五千亩地,有多少人就要平均分,岳父,现在咱们村具体有多少人?”
王清河答道:“到现在为止,老少加起来一共有八千两百三十三人,这其中也包括你。”
张行听了也不禁吃惊,他知道村里人多,还真不知道竟然已经八千多人了,这样算下来,每人最多只能分得一亩地。
因为不可能将所有的田地都分给他们,村子本身要占用几乎五百亩地,那么多人家家都要盖房子,地基占用也是一大块土地。
村子里的公共建筑,比如绣坊,寨墙,也同样占用土地,并且还要尽可能给以后村子的发展留出集体用地。
这样算下来,每人最多只能分得一亩土地。
张行又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清河,王清河听后也很赞同,张行说:“你是村长,这一亩地怎么个分法,你怎么打算?”
王清河想了想答道:“地有肥有贫,这一亩地分不好真就像你说的出乱子,要不抓阄吧,这样谁抓到贫瘠之地都是自己运气不好,也怪不得咱们。”
张行摇摇头,他其实有成熟的想法,只是不说出来故意让岳父多动动脑子,好让他多以村长的身份考虑事情。
张行说:“我有点想法,你要觉着可行可以试试。
首先,将地块划成十大块,再将村民对应的分成十个队,每个队再分成四个小组,
只要是在一个队里,地块内所有的土地都要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地每人九分,中等地每人一亩,下等地每人一亩一分。”
王清河一听顿时兴奋的直拍大腿,赞道:“妙啊,这法子太好了,用这个法子分地,他们谁都不能说出来什么了!”
张行心说:“这法子当然好,后世成熟的农村分地法,岂能不好!”
分地的方法总算定下了,剩下的就是怎么种地的问题了。
王清河忧心忡忡的说:“这些村民一点家底也没有,拿什么种地啊?”
张行安慰道:“这个事你不用担心,种子我来出,农具也由我来提供,你定个规律,种子和农具算是借给的,等收了粮食要还回来成本,不是白送的。”
王清河应到:“那是自然,哪有白吃白拿的道理。”
张行接着说:“咱们村不许再种植传统的农作物,不管想要种什么,我会提供最好的种子,不但高产还品种更好,并且从我们村开始,春天大量种植土豆,秋天大量种植地瓜和玉米。”
王清河奇到:“我种了半辈子地也没听说过你说的这三样东西,那都是什么粮食?”
张行简单回答道:“都是高产作物,每亩地产量千斤都是平常,有了这些再也不会饿死人了。”
张行的打算是在自己村子里搞新作物种植实验,只要自己这里种植成功了,一定能带动全天下农业大丰收。
这个农业社会只要解决了温饱问题,让所有人不再为基本的温饱问题发愁,那就能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让工业得到迅猛发展。
张行的美好愿望就这样在张秀才庄的农田里、在征讨倭国的国土上,渐渐开始生根发芽。
张行结束了和王村长的村务会议,马上就了通知胖子让他购买农具和种子,先将这些准备到位,绝不能耽误了农时
在古代,农具一般都是木头做成的,最多关键部位用一点金属,比如犁,在现代社会全部都是金属制成的,但在不远的七八十年代,还一直有木头顶部套着一点中空的铁犁头,铁器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期,是非常珍贵的。
老话说的好,自古最赚钱的三个行业是:“打铁的劫道的卖药的”,打铁的还在劫道的前面,可见铁制农具有多么昂贵了。
就目前的情况,新来的这批灾民别说买不起种子了,就算有了种子他们也没有钱置办得起来农具将种子种下去。
所以帮扶农民开始春耕春种是很重要的事情,现在帮扶他们一把,到了夏天村里的一万五千亩农田丰收了,至少千万斤粮食收成,紧接着再种下秋粮,这就进入了正循环,全村以后的正常生活就有了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