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甄嬛传重生之嬛嬛华妃当闺蜜 > 第137章 铺路

第137章 铺路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甄嬛传重生之嬛嬛华妃当闺蜜!

温实初保管甄嬛的药方十分妥帖,皇后几乎找不到任何办法去探听这些东西。

永寿宫的口风一向是最紧的,就连皇后之前探听到的环舟和小岁也是闭口不提这些事情,事事尽心,守口如瓶,甄嬛对她们倒也是信任了一些。

甄嬛:“环舟,小岁,你们俩虽说是不久前才来的本宫这的,但你们这些天的表现,槿汐都跟我说了,做的不错,你们俩年龄也小,也不能让你们这辈子都留在这个宫里,到时候我便求皇上开恩,让你们提前出宫,这样也能早些寻得一个如意郎君。”

环舟和小岁站在那不知所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要让甄嬛把自己赶走,吓得两人赶紧跪了下来。

小岁:“娘娘,奴婢愚笨,不知何处做的不好让娘娘烦心,小岁和环舟一定改!只求娘娘不要赶我们走!”

环舟:“是啊娘娘,奴婢们一定改,绝对不会让娘娘不高兴的!”

甄嬛和槿汐对视一眼,有些无奈的笑了一下。

甄嬛:“快起来,来。”

槿汐将两人扶了起来,两个小姑娘已经忍不住想哭了。

甄嬛:“本宫何时说你们做的不好了?本宫不是要赶你们走,只是你们大好的年华,出宫去寻得一个如意郎君,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不好吗?可好过在这宫里拘束着了。”

环舟和小岁对视一眼,明白甄嬛这是愿意放她们提前出宫。

环舟:“多谢娘娘厚待,只是奴婢本就是孤苦无依之人,即使是出宫了,也不知道该去哪,求娘娘做主,让小岁出宫吧,她还有家人。”

小岁着急的看着环舟,不知道该说什么,环舟只是拉着小岁的手,摇摇头。

甄嬛:“你放心,你们出宫后,本宫会让人安排你们去庄外的铺子,这样你们有了去处,也有一份谋生的活。”

环舟和小岁都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甄嬛,她们想不到甄嬛竟然愿意为了她们做到如此地步。

“多谢娘娘!多谢娘娘!”

两人激动的不知所以,跪在地上不断的谢恩,甄嬛也是赶紧让人把她们俩扶了起来。

待两人走了之后,甄嬛也是按时按点的服用汤药,确保自己的看上去,真的像是怀了身孕一样,不过好在甄嬛生养过,装一装也不是什么大事。

皇帝一连好几日留在甄嬛这里,甄嬛有苦不能说,若是皇帝一直在这,太后一定又会心存不满。

这一日皇帝来陪甄嬛用晚膳,正巧祺贵人也在。

“皇上驾到~”

“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

甄嬛和祺贵人一起蹲在地上行礼,皇帝也是将甄嬛扶起来之后,坐在了凳子上。

“起来吧,坐。”

皇帝看着祺贵人今日打扮的俊俏,也是没忍住多看了几眼。

甄嬛:“皇上一路过来劳累,先用些酸梅汤吧。”

槿汐适时的端上来一碗梅子汤,皇帝笑呵呵的看着她们俩。

皇帝:“怎的,祺贵人今日没有跟书贵人待在一起吗?”

祺贵人:“书贵人今日被华贵妃娘娘叫去了,说是给沅宁做新衣裳呢,臣妾想着熹贵妃娘娘有孕,臣妾还未曾来探望,所以便来了。”

甄嬛:“皇上,祺妹妹好容易来臣妾这里,臣妾欢喜的不得了呢。”

祺贵人笑容明媚可爱,看着甄嬛的时候,笑容更加的灿烂,露出两个小酒窝。

皇上:“看到你们如此和睦,朕心里很欣慰啊。”

祺贵人:“臣妾入宫后,熹贵妃娘娘一直厚待臣妾,缓解了臣妾心中想念家中兄弟姐妹的情绪呢。”

皇帝点点头,槿汐也将饭菜端了上来,见到桌子上许多以酸口为主的菜肴,皇帝心中又惊又喜。

“朕记得你不爱吃酸的,怎的这次...”

甄嬛装作疑惑的样子说,

“臣妾也不知怎的,此番有孕倒是极想吃些酸的东西。”

皇帝点点头,三人一起吃了饭,气氛十分和睦。

夜晚时分,皇帝传来了温实初。

皇帝:“熹贵妃最近胎像如何?一切可还安好吗?”

温实初:“回皇上,熹贵妃娘娘一切安好,您看她的好气色便可知。”

皇帝:“只是熹贵妃甚少吃酸的东西,可是因为孩子的原因?”

温实初:“皇上,胎儿太小,微臣还不敢断言,但民间传闻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皇帝虽然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但心里到底也是高兴的。

“好,你下去吧,好生照顾熹贵妃的胎,朕必不会亏待你的。”

温实初:“多谢皇上,微臣告退。”

温实初行礼离开后,敬事房的人便走了进来,

“皇上,该翻牌子了。”

皇帝看了一眼盘子里的绿头牌,翻了祺贵人。

祺贵人也听从甄嬛的话,好生梳洗之后,便等着皇上的传召了。

眉庄和欣贵人则是负责给太后吹耳旁风,太后身子略微不适,便接到了圆明园养身子,有了眉庄她们的陪伴,太后的日子也不那么枯燥了。

太后:“哀家听说皇帝这几日,一直都在熹贵妃的宫里?”

眉庄:“是,不过昨日熹贵妃请皇上去看望了祺贵人呢。”

太后:“哦?果真吗?”

欣贵人:“是啊,祺贵人入宫后一直未有子嗣,熹贵妃娘娘有孕不肯委屈皇上,所以便劝皇上去了别处。”

太后听了之后,也是满意的点点头。

太后:“那就好,皇帝雨露均沾,这后宫的孩子才会充实起来。”

眉庄:“是啊,如今宫中的孩子越来越多,咱们安玉也长大了不少呢,都出落成大姑娘了。”

一旁的安玉微微一笑,

“安玉日日陪伴在皇祖母的身边,又能时常和额娘说说话,安玉心里开心的不得了。”

安玉说话斯斯文文的,倒不失为大家闺秀的典范了。

太后:“安玉这孩子,性子倒是越来越安静了,再过一年,你也到了适婚的年纪了,哀家虽然老了身子不好,但也一定尽量给你寻一个好人家。”

安玉:“安玉都听皇祖母的安排,只是安玉盼着皇祖母能亲手送安玉出嫁呢。”

太后听了这话,心里也是暖暖的,她不像寻常家的孩子那么擅长表达自己,但她确是从心里的希望自己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