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 第30章 见到那位神人了吗

第30章 见到那位神人了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南京应天府的皇宫中,东宫内。

十三岁的朱允炆专心致志地聆听东宫侍读黄子澄的教诲,却全然未觉不远处有两双眼睛正紧紧地盯着他们。

“允炆确实好学。”

太子朱标此刻悠然一笑。

“大哥不必心急,这小子演得挺到位。”

朱棣乐呵呵地望着眼前场景,“你看他每次都迎合着黄子澄,把人家的话当作金科玉律。”

“说得好听点,这叫勤奋好学;说得不好听,你这儿子毫无主见。”

朱棣言语犀利,令朱标脸上顿现尴尬之色。

“怎么,自从你随父皇外出一趟,对你侄儿的印象竟变得如此恶劣?”

朱标不满地问。

能不恶劣吗?朱棣一脸黑线。

按照朱寿所描述的未来,正是由于这小子轻信奸言,大举削藩,才把自己逼反。

“总之,你别指望这小子就行了。”朱棣并未多作解释。

朱标虽未多言,但显然心情亦不佳,老四的话语中似乎暗示着对太子立嗣的影响。

“你打算在京师逗留多久?”朱标又问了一句。

“不清楚,父皇对我仍有疑虑,我只能留在京师,让他安心。”

朱棣无奈摊手,满脸生无可恋之态。

幸亏自己已派人火速将土豆及各类作物种子一股脑送往北平府,只要道衍和尚收到亲笔信,必会按指示行事。

至于朱棣本人,则决定破罐破摔。

若非父皇阻挠他不得随意走动,他早就去朱寿那里逍遥自在了。

“父皇和你,可曾见到那位神人?”朱标再问。

“见到了,出乎我们意料,估计不久后父皇就会允许大哥亲自前去拜访。”

朱棣意味深长地拍了拍大哥的肩膀。

两人离去后,一名太监悄悄从花园中爬起,全然不顾形象,疾步奔向太子妃的寝殿。

“娘娘,大事不妙!”

太监一路小跑进入吕氏的寝宫。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身为东宫大伴,怎能如此失态?”此时,一阵略显冷峻的声音传来。

“娘娘,太子殿下与燕王殿下刚才……”

太监赶紧将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禀报。

话音未落,吕氏脸上闪过一抹慌乱,难道连燕王也开始插手立储之事?

她如今能坐上太子妃之位,实乃侥幸之至。

愈是轻易得到的,愈是害怕失去。

原本,太子妃本应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嫡长女常氏,同时也是凉国公蓝玉的外甥女。

常氏与朱标尚在襁褓之时,便由长辈定下了娃娃亲。

洪武四年四月,两人遵旨完婚,常氏顺理成章成为太子妃。

三年后,即洪武七年十月二十七,常氏诞下嫡长子朱雄英。

洪武十年,朱允炆出生。

洪武十一年十一月,常氏生下次子朱允熥。

因难产耗损元气,当月不幸去世,年仅二十四岁。

常氏去世后不久,她在众多妃嫔中脱颖而出,成为朱标的继室。

然而吕氏心中明白,自己这个太子妃身份,纯粹是天赐之福,实际上并无多少人真心臣服。

况且嫡长子朱雄英尚在人世,即使自己成为太子妃,嫡庶之分依旧不变。

吕氏家世普通,祖上唯一值得一提的名人,是南宋时期战死于襄阳的名将吕文焕。

这只能算祖上有过风光,到吕氏这一代,境况已远不如前。

其父原本官职并不显赫,因吕氏成为太子妃,才逐渐升迁,坐上了太常卿的位子。

太常寺掌管礼乐事务,属清闲官署。

因此,吕氏在朝中并无根基。

她无法像吕后那样,凭借家族势力,硬生生将亲子朱允炆推上太子之位。

成为太子妃后,吕氏内心始终忐忑不安,竭力表现得贤良淑德,深得朱标喜爱。

只因她深知,

无数人正觊觎这个位置,因朱标继承皇位已成定局,即便日后朱雄英继位,她仍能成为皇太后。

随后,一件令吕氏又惊又喜的事发生了。

洪武十五年五月,朱雄英不幸离世。

也是那时,野心的种子开始萌芽。

朱允熥年纪小于朱允炆,这正是她的机遇。

像她这样背景薄弱之人,唯有依靠母以子贵一条路。

只要朱允炆被册立为储君,她的太子妃之位便会坚如磐石。

故此,她自幼便亲自教导朱允炆,至少在皇上和太子那里赢得了认可。

然而,反对之声亦不在少数,其中以蓝玉为首,时常来东宫与朱允熥嬉戏。

他的意图不言自明。

在其影响下,朝中大批官员皆认为应立朱允熥为储,他们眼中,无人视朱允炆为朱标的嫡子。

十余年来,吕氏为此事日夜忧虑。

吕家势力薄弱,远不及常氏的背景,常遇春、蓝玉等武勋几乎一致支持朱允熥。

如今连与太子同母所生的燕王也发声表态,吕氏前所未有的感到无力。

晚餐时分,吕氏更是心神不宁。

“母亲,父亲有多久没和我们一起用膳了?”

朱允炆察觉到母亲的落寞,抬头问道。

“你父亲近日得了一件宝贝,据说若能顺利培育,普天之下百姓将不再受饥饿之苦,近期他正为此事忙碌。”

吕氏面带微笑,但神色中却透出一丝苦涩。

尽管名义上他们仍是夫妻,吕氏也曾多次对镜梳妆,自觉尚未到年老色衰之境。

可朱标已许久未与她行房。

其他妃嫔处也未见朱标身影,她方知太子确实在忙正事。

朱标性格温文尔雅,他的东宫,虽谈不上风平浪静,至少争宠之事不至于闹得沸沸扬扬。

平日无论多忙,他总会抽空陪伴妃子和孩子们聊聊天。

然而近来他却神神秘秘,常彻夜不归,不知在忙些什么。

这让吕氏心中又添几分忧虑。

她想助朱标一臂之力,却又无从下手。

“母亲,今日黄伴读有一封信让我转交您,我已经看过,但其中种种我不甚理解。”

朱允炆从衣袖中取出一封信。

吕氏疑惑地拆开,但刚瞥见第一句话,眼神便陡然一凝:

“娘娘,此事关乎立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