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八十年代赌石捡漏做大佬 > 第153章 东升村

第153章 东升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八十年代赌石捡漏做大佬!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韩铭确实很识时务,他打着哈哈退去了。

杜若皱着眉头看着韩铭和曲父不说话。

李秘书上前一步。

“杜总,这是这一块地皮的地形图,您要看一下吗?”

“不看了,今天心情挺好,我看那个村子不错,咱们去走走。”

杜若伸手指的正是规划中要动迁的村子。

李秘书虽然不知道老大是什么意思,但既然杜总想去,那就去吧。

一行人呼呼啦啦地上了车,迤逦往旁边的村子里开去。

这片地形李秘书很熟悉,他最近跟陈总常来,不停的跟杜若介绍着。

“商圈的位置应该就在那边,那一侧是一个高速公路,旁边应该还有一个湖,湖心岛的建设工程也在竞标,这是市里的重点工程,投资力度很大,领导们也都很重视,我跟陈总来过好几次了,做了详细的实地考察,报告应该已经交给杜总了。”

杜若望着窗外,眉头还是没有松开。

“我看见了,这事儿等明天再说。”

车一路开进村子,东升村是附近比较大的村落,大概有几百户人家,上千口人,附近的农田多是旱田,大多数村民都是以种田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倒也按部就班。

不过村里人也有村里人的消息渠道,最近都在盛传他们村要动迁了,这可是大事,一旦动迁,土地赔偿款和房屋补偿款都不是小数目,一朝翻身把歌唱,都不用为子孙生计发愁了。

村子里的气氛最近比较热烈,大家都喜气洋洋的,根据村里人带回来的消息,附近这十几个村确实要动迁,据说竞标马上就要开始了。

看见一连开进来好几辆车,村里人的脸上已经没有了什么异色,这在最近是常见的。

一波接一波的大老板都开着豪车到他们村里来实地勘察,从第一次的惊奇不已,到现在的逐渐麻木,甚至还有的村民暗地里琢磨着,如果动迁了,自己也弄一辆开开。

虽然动迁还没开始,有些游手好闲的人已经彻底放松了自己,什么都不想干了,就等着拿钱。

什么?你说不一定?消息准着呢,后天市里就开竞标会。

杜若进了村子,打量了这个不大不小的村落一眼,房屋错落有致,房顶炊烟袅袅,树下有老人在下棋,胡同口也有孩子们在玩耍,气氛舒缓平和。

杜若的眉头却越皱越紧,不对头,大大的不对头。

按道理说,这里马上就要开发成市里的商圈了,村民们到手的钱财绝对不少,就算有一两家没有财运,到手之后会败光,也不能家家都如此,根据头上的气运显示,这里是没有外财的,这就很奇怪了。

明明市里的竞标会后天就会进行了,这件事绝对已经是板上钉钉了,怎么会这样呢?

杜若跟小李打了个招呼:“你去找一家干净的人家,我有些饿了,咱们在这儿吃顿农家饭。”

小李懂了,就是“农家乐”呗,去年袁总跟杜总一起合伙开了一家农家乐,生意特别火爆,又陆陆续续开了好多家,如今已成了连锁的品牌,看来杜总今日又来了兴致,他匆匆的往前头去了。

杜若往斜对角一看,对面的一个小房子上挂着一个小小的牌匾,上头写着小卖部,她缓步走了进去。

小卖部的地方不大,只有二十多个平米,摆着一个带拐角的柜台,柜台里都是小孩子的玩具和小零食,老板娘身后的货架上摆着油盐酱醋。

老板娘正在旁边的小床上坐着拆毛衣,趁着不穿的时候把毛线倒一倒,还能再穿个一两年。

老板娘把毛线挂在床头,正在一圈一圈的缠着,听见门口的响动,扭头一看,进来几个人。

打头的是位女同志,穿着一套小翻领的西装,秀发垂在肩头,很是干净利落,身上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韵味,反正一看就不是他们乡下人。

后头还跟着几个穿黑西装的人,跟电视上的保镖差不多,老板娘紧张的把毛线放在床上,用旁边的毛巾擦了两下手,才走到柜台前面。

“这位同志,你要买什么吗?”

杜若低头看了一眼柜台,里头山楂片、果丹皮,泡泡糖,这些小零食还挺全的,她说:“那就给我来一盒泡泡糖,一盒果丹皮,一盒山楂片。”

老板娘有些惊讶:“您是说一盒?”

她这儿都是一个一个卖的,甚至像牛皮豆这些东西都是一毛钱或一分钱几个,按数查的,这位女同志说的是一盒?

杜若点点头,她想拿回去给孩子们吃,家里的两个孩子已经很久没吃这些接地气东西了,拿回去给孩子们吃个新鲜。

见杜若点头,老板娘心里乐开了花,大生意啊,就这一单都够她卖半个月了。

老板娘动作飞快的拽出一个塑料袋,从柜台底下拉出一个进货的大箱子,一样拿了一大盒,装到塑料袋里,装不下就再拿一个,装了两个袋子,伸手放到柜台上,说道:“一共三十二块钱。”。

杜若摸了一下兜,掏出来一张百元大钞,递给老板娘。

老板娘犹豫的没有伸手接,这种钱她没见过,她也听人家说过,去年发行了一种新钞票,一张就是一百块,但是她也听人家说了,这种钞票假钞很多,而且不好辨认,万一弄了一张假的,可就赔大发了。

不但这几兜子的货白送给人家,自己还搭了好几十块钱呢,这个东西她不敢要。

老板娘犹豫的说:“我找不开零,您看……”

杜若不在意,她抬了抬自己的手,说道:“那就把那个牛皮豆和那个花生糖再给我装两样,凑一百块钱的,不用找了。”

老板娘又是欢喜又是发愁。

欢喜的是真的是桩大生意,瞧这位女同志的样子,也是个不差钱的,发愁的是人心隔肚皮,万一这是假的,自己一百块钱的货就全搭进去了。

她犹豫的搓了搓手,期期艾艾地说:“那个大妹子,我能出去找人帮我认一下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