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出海序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胡雪岩一路进宫,两旁的锦衣卫,以及官员们纷纷向他行礼。
这倒是一番奇景。
不过胡雪岩没有丝毫,因此而骄傲。
他很清楚,自己能有今天的这一切,商人能有今天的这一切,都是太子殿下给的。
自己若是,敢有半点骄纵,那等待自己的就是万劫不复。
胡雪岩也很清楚,为何太子殿下一直没有给自己封官,而是让自己保持布衣的商人身份。
原因很简单,太子殿下想扶持商人,却不会给商人权利。
就连胡雪岩自己也清楚,商人这种唯利是图的玩意儿,只能作为助力。
一旦让他们获得了权力,能够影响国家政策,后果将是无比可怕的。
所以在胡雪岩手中,西罗马公司的第一构架,便是皇家拥有一切话语权。
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股权,掌握在皇家手中。
虽然根据历史教训,这样下去,难免股份仍然会被商人们逐渐侵吞。
但那就看,朱标接下来的手段了,毕竟没有什么制度是万世不变的。
等胡雪岩走到东宫之外时,立马就发现东宫外,多了有线电报的布置。
这些日子,应天城中也开始布置起来,并不是啥秘密。
胡雪岩还亲自试了试,对有线电报大感惊异。
这东西一旦铺开,不仅是有利于朝廷,更是有利于商人啊。
所以他甚至亲自捐钱给工部,要求铺设一条线路到自家来。
工部请示过朱标后,答应了。
如今东宫门前这座小房子里,已经修成了一座小小的厢房。
根据朱标的要求,厢房全部用青砖建造,水泥结构,还有透气的窗子。
保证里面的人,不会夏天太过炎热,冬天太过寒冷。
此时,里面已经有四五个女眷,正在手速极快的收发各种电报。
每每翻译出一篇,就由一旁的太子书房翻译成册,然后将其拟成奏章,直接交到朱标手里。
这样效率还不是很快。
所以下一步,朱标打算直接将电报线,接到太子书房内。
太子书房内,就留几个电报员专门收发电报。
如今收发电报,全靠死记硬背。
不过,自从朱标订立了双层确认措施后。
一封电报,经过两方的确认,几乎没有出现误差的可能。
“真是巧夺天工啊。”
胡雪岩不由得赞叹了一句,抬步进入东宫,直接来到太子书房。
一路给他带路的郑选礼,此刻脸色,也变得好看了许多。
郑选礼,虽然不巴结这些外朝官员,但对有权势的人,他还是会高看几分的。
郑选礼的为人方式便是,我不得罪你,也不巴结你。
我每天老老实实上班,该干啥干啥,错了就认,对了也不高兴。
总而言之,此人虽然是个阉人,但却有一种十分豁达的人生态度。
朱标将其称之为躺平。
但太监这种关键职位上,最好还是躺平的好。
不指望他办什么大事,别给自己捣乱就行。
胡雪岩来到太子书房,朱标依旧在孜孜不倦的批阅奏章。
一封封奏章,源源不断的从发报室送来。
自从发报机安好后,各地的消息开始变多了。
以前王阳明他们送信,需要快马加鞭,一直送到皇宫,还要层层挑选。
如今只需请人送到,应天城外几十里的中继站,电报便能直接发报过来。
时间起码缩短了一天,要是等以后,电报线路铺满了整个南方。
那几人,甚至能用电报互相聊天。
每天有什么事随时传达,效率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殿下。”
胡雪岩在书房外,蹲了半天才起身,打断了朱标。
朱标处理完一沓厚厚的奏折,躺在椅子上,揉了揉眼角。
起身看着面前的胡雪岩,当头便问道。
“海商之事准备的如何了?海商们可曾协调好了?”
“启禀殿下。”
胡雪岩没有丝毫迟。
这些日子,他不仅要忙银行的事,要忙新币的事,还要忙海商的事。
说是日理万机都小了。
但在胡雪岩的能力下,却没出现任何问题。
“如今这上千家海商,已经全部安排好了。”
“公司制度已经全部确立,分为两个董事会,第一是各家勋贵以及皇家组成的上层董事会。”
“臣将其称之为鹿鸣会,还有便是下层的商人们组成的采桑会。”
“这两层董事会,各自形成不同的决议,也做到了您说的民主公开。”
“嗯。”
朱标抬了抬手。
“公司制度建立好了,那出海的日程呢?”
“启禀殿下,所有海船已经在各个港口,修缮准备完成,补给也全部搬运上船。”
“如今需要的便是,戚将军那边人手训练齐整,就可以正式出海了。”
“很好。”
朱标总算难得露出了个笑容。
上千艘海船什么概念?
哪怕朱棣,后面的三下西洋,也未必有自己这么牛逼吧。
一艘郑和宝船,跟上千艘海船大举出海,宣扬国威哪个更屌?
显然是大举出海了。
这上千艘海船,分批出发,其中护卫舰有戚家军的两万人马。
这些都是经历过战争的老兵,还经过了一段时间海上训练。
打造出的战船,约摸有两百多艘。
在战船的保驾护航下,其他的海船,只需出海做生意便是了。
第一批携带的商品,堪称琳琅满目。
丝绸,铜器,铁器,蚕丝...
当然,朱标也有生产高附加价值的东西。
特地命酸碱工业的工厂生产出了,例如肥皂、除虫剂,以及药厂提取出的阿司匹林。
这些东西作为特产。
利用这些东西出海,可不仅仅是想换到一些金银。
虽然大明也缺金银,但物资上还是丰沛的。
朱标主要是想跟各地换取领地,让大明在当地驻军。
答应的话,就直接交地。
不答应的话,就一路打过去。
要知道,两万多装备新式步枪、手持万人敌的明军,足以打遍天下无敌手。
起码,朱标可以确定,此时印度和东南亚那些小国,绝对扛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