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寒门状元郎,连中三元佐朝纲 > 第33章 步步为营

第33章 步步为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寒门状元郎,连中三元佐朝纲!

知府心里一愣一愣的,将信将疑。

看着笑吟吟的秦渊,他内心只有一个念头。

真是来送钱的?

讲道理。

虽说眼下他的身份地位不如自己。

可问题是——

人家背景好啊,还年轻,未来可期。

不出几年地位指定要比自己高。

所以他想不通,今天秦渊上杆子来送钱是怎么一回事?

要是按照他说的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不用这么麻烦。

真的。

这种事情秦渊只要开口,就以他眼下的身份。

下面不知道多少人愿意替他分忧呢。

所以知府内心忐忐忑忑。

一直摸不住主意。

只觉得自己白活了这么多年头。

就凭他这么一手操作,他长这么大真没见过。

也甭说见过。

听都没听过啊!

知府拿不定主意,愈发看不透秦渊。

罢了。

钱都送上门了,哪有不收的道理?

他也没多问两句。

这么些年当知府也习惯了,往上爬的念头早已磨平,老老实实的守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也挺好。

秦渊现在来送温暖,该接受就接受,能帮忙就帮忙,也当结个善缘。

好的很啊,这样自己也不用再找人去制作那个头疼的水转纺车。

想到这里,突然知府愣神,眼神中藏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悟。

他佯做不经意的瞥了眼秦渊,他依旧面带笑容,什么都没有说,又好似什么都说了。

知府苦笑,他现在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秦渊,纺车之事,本官知晓明晰,任何胆敢破坏神器之人,绝不轻饶,绝不姑息!”

听着知府的保证,秦渊点头:“多谢知府大人重视。”

随后秦渊拱手告退。

确定看不到秦渊以后,知府才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内心百感交集。

看来这钱还不好拿,难怪秦渊刚刚一直都在等自己的答复。

自己是真老了,这都没想起来。

知府怅然,感慨万千。

……

秦渊刚刚一直在等知府的准确答复。

最后知府说的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就好。

比较难办的是,这件事还不好提,秦渊只能旁敲侧击的提醒。

没办法啊,总不能指着鼻子说知府。

啊啊啊,你不能做水转纺车,那是我的专利!

这不纯小丑么,谁搭理自己啊。

好在,不论过程怎样,最终结果达成了。

至少在这段时间,不会再有人打水转纺车的主意。

因为秦渊现在纯拿钱换时间。

一方面他在清州城待不了太久。

现在是院案首,他还要去京城参加乡试,会试,甚至殿试!

乡试是八月开启,也就是七月中旬秦渊就要动身,甚至七月初就要走。

而院试结束现在已经三月份了。

满打满算秦渊还能再呆五个月的时间。

既然他打算带着全村人致富,那五个月肯定不够。

任由事态发展下去,别说五个月,两个月就能有人把纺车给搞出来。

到时候手工业的生意就不好做了。

虽说秦渊还能搞别的,比如说酿酒啊,香水,香皂,穿越者必备三件套。

但话又说回来。

水转纺车项目是自己第一步的积累,也是商业拓展的新思路,还是村里人的支柱。

眼下花点钱就能杜绝的问题,干嘛无端要让自己受损,给别人提供灵感,让他们赚钱?

这不是小气不小气的问题。

如果秦渊小气,那他就不会写商税,更不会讲的那么清楚。

他这是在自己还没有彻底积累起来第一桶金之前进行的必要维护!

同时也是秦渊与这个世界打交道的重要途径。

这事没有捷径可言,全靠自己摸索。

钱是赚不完的,但作为自己的第一步,意义非凡且重大,不能马虎。

意义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人为的意志。

同一件事,有些人不看重,就觉得没有意义,有些人十分看重,那就非常有意义。

出了府衙,秦渊抬眼望去,入眼皆是繁华。

五个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也不是眨眼间就能到的。

所以眼下还是专心清州城的事情要紧。

离开府衙,秦渊直接回家。

——

与此同时,清州城内的一处宅邸会客厅。

厅内已经聚满了人,几位看起来沉稳的壮年人坐着,后面的小辈站着,神态庄重,没人说话。

氛围压抑的让人窒息。

人们的目光都落在主位上的一个黑衣男人身上。

他的年纪大概在四十岁左右,面容如刀削,眼神深邃透露着精明。

他就是这处宅邸的主人,同时也是商会的负责人,名叫魏涛。

魏涛,是清州城手工业数一数二的大家。

其产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庆安镇,织造的手工作坊不下于二十个,织机纺车也有小一百个,最引以为傲的还是他拥有一台三锭纺车。

这还单单指的是生产,布坊生意更是做到了清州城每个县镇都有。

虽说不如马家,陈家的生意名声响亮,但人家胜在生产运输贩卖都是自己做的。

每个环节的支出都能压缩,整体利润可比他们要高上不少。

并且这还只是魏家手工业的一条分支,不是主要经营项目。

即便如此,也足以傲然的站在眼下这群人面前。

至于商会。

则是早些年提出的一个设想,希望能够拉拢同行,制定一些行业规范,希望能做到统一,不能无端压价,还得大家都没钱赚。

可惜,商会的设想很棒,但没有人应允,都自顾自的把钱往口袋里塞。

时隔多年。

昔日的同行全员到场,全都希望能够加入商会,以共同抵御秦渊带来的冲击。

这场面,实在是令人唏嘘。

“魏会长,今天我们大伙儿来拜访,什么情况咱们都心知肚明,也就不兜绕圈子了,您就说说。

这秦渊到底是哪里冒出来的?他搞的这水转纺车,一天那么多布匹,害的咱们全城的布坊都得从他那里买,不买还不行。

现在可倒好,害的我们都没钱赚了!”

“是啊,我们可不是魏会长您,我们一家老小全都指望着能生产更多的布匹,然后卖给布坊呢,现在秦渊卖的价格那么低,我们要是跟他一起降价卖,那不得亏到姥姥家啊!”

“魏会长,您虽然自己又生产又卖,您的价格低一些,可依照秦渊这势头,迟早把咱们几个全都包圆了,到时候您就成了光杆司令,所以趁着大家都在,您表态吧!”

魏涛扫过眼前这群人,眼神如冰,内心却充满了悲哀。

当年他提议建立商会时,估计这群人也是这么诉说自己的吧。

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