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从1万到10亿的暴富过程 > 第182章 全球贸易大趋势

第182章 全球贸易大趋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从1万到10亿的暴富过程!

在积极因素的支撑下,中国货物贸易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据海关统计,前5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进口7.55万亿元,增长6.4%。按美元计价,前5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46万亿美元,增长2.8%。其中,出口1.4万亿美元,增长2.7%;进口1.06万亿美元,增长2.9%。

如何看待中国外贸发展形势?外贸发展呈现哪些特点和亮点?支撑外贸增长的动能源自哪儿?日前,出席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线上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进行了重点解析。

动能不断增强前5个月外贸表现超预期

今年前5个月,中国外贸表现亮眼。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认为,目前,全球的贸易复苏并不均衡。在此背景下,中国的贸易额实现了稳定增长,且国际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外贸的整体表现较为亮眼,成绩的取得也十分不易。梁明分析道,中国外贸持续回稳向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月度贸易规模高位运行。2024年以来,中国贸易的月度规模始终在高位运行。即使在2021年和2022年进出口额表现亮眼的情况下,以美元计价,今年5月份的进出口规模也远高于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进出口月度均值。从这个角度看,今年以来,中国的外贸规模持续回升向好。如果以人民币计价,今年中国的外贸优势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二是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不论是以美元计价还是以人民币计价,今年前5个月的出口数据都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实属不易。

三是出口增速持续回升向好。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月度同比增速来看,2023年的出口明显承压,但自2023年11月份以来,出口月度同比增速基本恢复转正。除个别月份受基数影响外,出口回稳向好的趋势整体明朗。

四是进出口贸易量稳步复苏。跟踪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量价变化,以人民币计价,从2023年5月份开始,出口价格持续为负。从2023年8月开始,月度出口量持续增长,且增长幅度不断扩大。进口量方面,从2023年3月开始,进口量同比也不断增长。从2023年下半年延续到今年前5个月,中国外贸保持稳步复苏步伐,向好趋势明显。

五是中国进、出口份额不断扩大。今年在出口规模创新高的基础上,中国进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仍在扩大。从贡献度看,今年前4个月,中国内地出口额对世界总体出口额的贡献度排在第四位。从进口份额看,前4个月,中国内地和美国对世界进口额的贡献度一样,均拉动总进口额增长0.4个百分点。经推算,中国的进口份额也是扩大的。从这个角度看,不管是出口份额还是进口份额,中国整体的贸易趋势回稳向好。

今年以来,中国外贸增长的动能主要源自哪儿?对此,梁明认为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因素,并据此判断,今年,中国外贸回升向好势头还会延续。

第一,拉动中国出口增长的商品数量明显增多。2023年,中国出口商品主要靠汽车、汽车零部件、船舶等拉动。今年以来,拉动出口增长排位靠前的有集成电路、船舶、车辆、平板显示模组、电脑、家具、集装箱等,产生正向拉动作用的商品数量明显增多,拉动力更为强劲。

第二,大类商品出口额创历史新高。今年前5个月,中国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整体保持净增长态势。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827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第三,重要商品出口持续复苏。从月度数据看,今年以来,中国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月度出口额稳步复苏,反映出国际市场的复苏趋势,为全年外贸增长奠定了基础。

第四,集成电路对贸易的拉动作用突出。今年以来,集成电路的出口增长大幅提升,对进口的拉动力也非常强劲。

第五,新兴市场的拉动作用凸显。整体来看,2024年以来,拉动中国出口增长的贸易伙伴增多。东盟重回拉动中国出口增长的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对中国出口亦实现正向拉动。

此外,今年以来,中国的加工贸易持续修复,加工贸易的负增长进一步收缩,来料加工实现了正增长。

“成绩单”亮点纷呈中国外贸彰显韧性活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cmF主要成员王孝松代表论坛发布的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分析了前5个月中国外贸数据,认为这份“成绩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进出口持续增长。从贸易规模来看,中国贸易复苏势头明显。观察近一年中国进出口额月度数据可见,2023年外贸增速有一定程度下行,到2024年2月份基本实现回稳,近几个月一直保持正增长。其中,各种贸易类型均呈现增长。1-5月,一般贸易进出口11.4万亿元,增长5.6%,占外贸总值的65.1%;出口增长7.9%;进口增长2.7%。加工贸易进出口3.02万亿元,增长1.6%,占比17.3%;出口下降2.3%;进口增长9.1%。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2.42万亿元,增长16.5%;出口增长12.5%;进口增长19.2%。

二是民营企业成绩亮眼。从企业所有制来看,1-5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达4.5%,明显高于总体增速;进出口占比达55%。民营企业在贸易中的地位持续提高。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占比持续增大,从2015年的37%上升到2024年前5个月的55%。从2015年开始,民营企业的进出口增速在绝大多数月份中是最高的,在2021年和2022年有所波动,但2023年以来,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其他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增速。民营企业在出口中的地位更为重要。民营企业出口增长更为明显,出口占比从2015年的45%增长到2024年前5个月的65%。民营企业在进口方面贡献很大,前5个月增长9.1%,占比达41.9%。

三是区域贸易格局未发生显着变化。从贸易区域来看,贸易额排名靠前的仍是沿海发达省区,贸易增速排名靠前的是西部和东北地区。分析前5个月主要出口省区的特征来看,广东省的出口额占全国总出口额近四分之一,其依托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优势和港口优势,出口商品涵盖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等多个领域,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浙江省和江苏省依托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在全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上海主要依托经济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北京主要依托于高科技产业,出口表现较好。四川、重庆两个西部省市的出口表现较好,主要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

四是车辆船舶成为出口支撑力量。从产品结构来看,出口额排前三位的大类产品分别是电子设备、纺织品服装和金属石料制品,这三大类产品的累计出口占比超过60%;进口额排前三位的大类产品分别是电子设备、矿产品和金属石料制品。车辆、船舶等交通工具的出口增速明显,成为中国出口支撑力量。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航运市场需求强劲,全球航运市场对新船的需求稳步增长。

成本效应显着外贸向好态势继续巩固

近年来,中美博弈、疫情冲击、全球“去风险”逆流、全球供应链及全球贸易格局重构等因素给各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在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看来,全球“去风险”的格局重构已过去十年。然而,面对外部不确定因素的持续释放,中国外贸依然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尤其是在全球贸易增速大幅波动的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增速和国际市场份额均保持了相对稳定。中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主导这一趋势的核心力量是什么?

刘元春表示,当前,主导贸易的核心因素有两种:一是决定竞争力的成本效应,二是决定风险的脱钩效应。权衡成本效应与脱钩效应是把握过去十年贸易规律的关键。过去十年,虽然脱钩效应持续加剧,但也不能忽略来自成本方面的影响。中国的出口价格指数持续下降,出口成本持续下降且降幅较大。

刘元春还特别强调了两个重要事实。第一个重要事实是,在全球通胀的背景下,中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都处于相对较低区间。导致价格低位运行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成本优势。目前,欧美炒作“产能过剩”“政府干预”是中国产品价格下降与获取“不正当竞争优势”的原因。刘元春认为,这种论调严重违背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如果一个国家持续采取价格歧视,尤其是外贸价格歧视,就会导致出口价格指数与国内价格指数出现偏离,而目前中国的内外贸价格并没有出现任何系统性偏离。”2020年-2024年,中国出口价格指数与国内价格指数之比基本维持在100%左右。这些都足以佐证中国没有价格歧视。

第二个重要事实是,中国出口价格变化幅度最大的产品包括汽车、计算机、机电等。这些产品的价格变化首先源于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同时,成本优势也来源于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叠加外贸市场产生的十分显着的规模效应和学习效应。

回顾这十年,在“小院高墙”、脱钩的冲击下,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全面深化。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催生出超级效应。刘元春表示,过去十年恰恰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新转变的十年,是大量应用型技术向产业链及微观主体全面渗透的十年。期间,大量的民营企业开展了各种高新技术的创新,只要有产业链的地方就会有创新链。同时,创新产业的集群效应也在发挥作用。因此,虽然导致目前中国国内低物价的因素来自需求端和供给端,但从数据上看,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大量的技术与产业的融合。直接的证明正如,过去十年,中国经济数控化比重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中国数字经济的比重也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

供应链优势尽显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稳外贸

今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形势向好,且出口质量明显提升。当前,全球复杂严峻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环境给中国对外贸易与投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如此高度的不确定性下,中国应对外部挑战和风险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体现出外贸韧性的提升。

南开大学副校长盛斌认为,出口形势反映出中国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中国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得益于多重因素的塑造。首先是有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和升级。其次是中国完备的产业体系为生产制造创造了一个强大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撑以及外部规模经济所形成的价格优势,为外贸供应链创造了较好的基础条件。再次是中国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颇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恰当应对也是形成良好外贸格局的重要因素。盛斌表示,今年的外贸数据也反映出稳外贸政策“组合拳”的良好效果。长期以来,面对外部冲击,中国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外贸政策组合,包括汇率、信贷、保险、税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出口园区以及自贸试验区、自贸港等新型对外开放平台等。这些措施对稳住外贸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

··········

梳理自选股中具有境外收入的。

凯中精密:境外收入占比53.95%

药明康德:境外收入占比81.73%

成飞集成:境外收入占比7.1%

高新兴:境外收入占比10.54%

全志科技:境外收入占比31.02%

中行电测:境外收入占比22.53%

中捷精工:境外收入占比12.7%

哈尔斯:境外收入占比82.09%

光庭信息:境外收入占比30.73%

创益通:境外收入占比12.47%

力帆科技:境外收入占比33.31%

迈赫股份:境外收入占比3.77%

金钟股份:境外收入占比41.9%

雷赛智能:境外收入占比4.89%

吉比特:境外收入占比6.49%

领益智造:境外收入占比69.36

松霖科技:境外收入占比65.04%

三花智控:境外收入占比54.58%

塞力斯:境外收入占比13.86%

比亚迪:境外收入占比26.6%

水晶光电:境外收入占比77.47%

中远海控:境外收入占比60%

【通过分析经营分析,然后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拥有境外收入的品种,当遇到热点炒作时股价会持续上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