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赢在过去 > 第192章 夫子来信

第192章 夫子来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赢在过去!

知了夏鸣,声声入耳,扰人清休。

方盈爬上花果山顶,已香汗淋漓。

自嘲了一下:有冰块的堂屋不呆,来爬山自找罪受。

站在山顶屋舍廊下,满目苍翠。

刺玫花摘来制皂,虽不是花团锦簇,万绿丛中一点红,自有一番风景。

花果山的桅子,方盈还没有开始用来制皂,让其开花结果,果实用作种子。

桃花镇三十五亩坡地,现在已经种上十亩茉莉花,十亩刺玫花,五亩桅子。

坡脚平缓的十亩地,八亩用来种拓,两亩用来建房。

两两相对两排房子,房子两侧用围墙围住,成了一个不算正经的四合院。

院里铺着清石板,还挖了一口井。

房子一排用来住人,一排放杂物、农具、暂存粮食等。

一排房子只有五个房间,不算多,靠近灶房的那间用来做饭厅。

两排房子、灶房、净房之间都做了风雨廊。

桃花镇庄子上的四个长工,都是从桃园村雇过去的,管二十亩良田和三十五亩坡地。

庄子里有两头牛,人是少了点,但觉得比种自家的地要轻松多了,何况工钱不低。

用牛拉犁和用人拉犁真的无法比,犁和自家的犁又有所不同,省力。

能被当张明海家长工的人,感觉无比庆幸。

田娄村的田地,今年开始种植,张明海从没人在自家做长工的家庭选人。

每户雇一个,十多个人,自此,方盈每户雇一个的小目标完成。

像王桂花这样嘴碎,家里也不乏勤劳之人。

勤劳还不一定能吃饱,不勤劳就要饿死。

不是方盈圣母,如果对一个人有偏见,就带上她全家,那是不正确的。

如果不雇他们家人,造成贫富差距过大,会坏事。

今年每户赊两亩拓种,听说一亩地除去拓种钱,还能挣四五银子。

她们把拓都看成眼珠子,小心侍弄,连聚在一起说闲话的时间都少了。

何况她们现在谈论的内容,从以前的家里长短,变成拓种得怎么样,家里开了多少荒。

张明海说过,拓种可以自己留着明年再种,一亩可以留两亩种。

家里地少,眼见勤快一点开荒再种两亩拓,很快就能吃饱穿暖了,个个积极。

村里随着家里有小孩进学,孩子又回家跟大人讲学堂的情况,潜移默化,村里的风气渐渐改变。

王桂花看到方盈,不再是以前那样阴阳怪气嘲讽,而是笑着打招呼了。

方盈做这么多,心意总算没有白费。

其实方盈想得很简单,再有天灾人祸的时候,村子里的人不拖自家后腿就行。

解决温饱问题容易,要使人明智不易,而要使人明智,则离不开教育。

想到村里学堂请的第一个夫子邓先生,已离开村子半年有余,远赴京城赶考,再无音信。

人生来往过一段时间的人,多数会成为过客,但心里总是希望,好人一生平安。

方盈站在廊下想了很多,满怀心事回到家里。

只恨自己是女儿身,不能参加科举,不能封侯拜相改变这个世界,只能寄望在自己儿子身上。

儿子还太小,要参加科举还要几年时间,长路漫漫。

换掉一身汗湿衣服,方盈坐在书桌前提笔写教材,再有三个月慈幼院就要开学,此事不能再拖了。

已经说服刘先生,带城隍庙十来个小乞丐住了进去。

起初刘先生不愿意,方盈说住进去不算自己下人,他们都是自由身。

刘夫子眼看庙里的几个小姑娘日渐长大,住在庙里确实不便,这才应承下来。

当到了慈幼院,刘先生都被慈幼院的规模惊呆了。

当初动工仪式的时候,只知道大,现在建成,亲自看到才叫震撼。

当时方盈说的:“刘先生,这不算大,和县城的官学相比,还差得远呢。”

方盈提供一片菜地给他们,菜要自己种,才有得吃。

自此,刘先生才明白方盈说并非下人的说法。

就算有地方住,也要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

写满两页纸,翻过一张纸,正准备写的时候听到敲门声。

“谁呀?”

“大嫂,是我。”

方盈在屋里,听到张季远的回话声,于是搁下笔,走过去拉开门。

“三弟,你找我有什么事?”

张季远伸手给方盈递过来一封信:“信差送来的。”

方盈接过信,看了一眼张季远说道:“信差有说是谁给送的信吗?”

张季远摇头:“我没问,你自己看。”说完他转身走了。

方盈看信封上的字像邓夫子所写,请他帮过忙抄过契书,对他的字还有点印象。

关上门,方盈走回桌坐下,这才拆信展开看。

入目所见:少东家这三个字让方盈笑了。

邓夫子知道方盈识字,但不喜用之乎者也的八股文,所以像家书一样,写得直白无比。

信中第一部分先询问桃园村村学情况,问学子适应新夫子教学否?

信中第二部分提到村民种植拓的情况,村民安居乐业否?

信中第三部分才提到自己参加科举的情况,二甲排名第八十六名,并说明派官情况,邓夫子,哦不,现在叫邓县令了,被派到贫瘠之地为官。

信的第四部分才是着墨写得最多的部分。

介绍了一县十镇的情况,十镇有三镇大部分是沙地,天气情况和青州相差无几,沙地田埂不蓄水,种不了水稻。

其它七镇也好不到哪里去,沙地虽然没有那么多,收成也不乐观,相比桃花镇真的穷多了。

可能邓县令相信方盈心中有沟壑。

毕竟从赊拓种和建糖坊的情况就能猜到蛛丝马迹。

而且邓县令在桃园村待两年有余,种种改变都和方盈息息相关,说明方盈才是主事人,而且她心中有百姓。

所以他遇到困难,没有向同窗求助,而是写给方盈。

信的末尾邓县令,没有说明要建议,只祝少东家安康。

真是狐狸,谁说古人不聪明,这信,写给方盈真是写对了。

既然沙地还能种东西,只是稀稀落落收成不佳,那就换成适应沙地的作物好了。

既然信中有提到拓,说明他对糖有想法。

能适应沙地种植,还能制糖的作物非甜菜莫属,这个朝代有甜菜,种子易找。

只是这个朝代的人,还不知道甜菜可以制糖,还有如何把甜菜制成糖。

方盈回信里写上去,把制糖的步骤方法设备图纸附上,这信能到邓县令手中吗?

要是信落到其他人手上,方盈不敢想象后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