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四十一章 北虏破边

第四十一章 北虏破边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朕就是万历帝!

嘉靖四十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普通的一天。

朝阳门车水马龙,无数的马车、牛车、人力车排着长队,向朝阳门里驶去。

京师百万军民所需的粮食等物资,就是靠这些车辆运进城中各处官仓、民仓。

通惠河船只密密麻麻,如同暴雨前池塘水面上浮出的鱼儿,一眼看不到边。

通惠河的另一头是通州,北运河最重要的中转仓储地。

漕船沿着运河来到这里,把南方的粮食、布帛、香料等各种物资卸载下来,再通过通惠河的小船运去朝阳门外的码头。

最后通过那些河流一样的车辆,运进京师。

数以十万计的百姓像蚂蚁一样,在这条生命线上忙碌,源源不断地向京师输送着血液,让它在朝阳下逐渐鲜活生动。

太阳越升越高。

薄雾在阳光下慢慢被驱散,朱墙黄瓦,雕梁玉砌,大小院子,宽窄巷子,大明朝心脏的全貌逐渐出现在北方大地上。

突然间,几股浓浓的黑烟在东北方向冒起,如同几把黑色的长矛,刺破了湛蓝的天空。

狼烟!

北虏破边犯境的示警狼烟!

朝阳门城楼上的守军最先发现,拼命地敲响了警钟。

铛铛——!

急促的钟声中,无数的京营士兵从各个营房里钻出来,穿棉甲鸳鸯袄,手持刀枪,飞快地向各自的岗位冲去。

接着是通惠河码头,通州城,陆续敲响警钟,士兵们纷纷钻了出来,扼守各城门关卡。

百姓们纷纷逃散,刚才车水马龙的朝阳门不到两刻钟,消散得只剩下上百士兵在放置拒马木鹿。

繁忙的通惠河,一个时辰后也空荡一片,刚才还密密麻麻的船只,不知躲去了哪里。

通州城内外无比紧张,官仓、民仓,雇佣了数以千计的民夫,拼命把堆积在通州运河码头上的物资,运回城里去。

西苑也看到了冲天的狼烟。

京师各城门警戒的钟声也传到了西苑。

嘉靖帝震惊,紧急在仁寿宫召见了阁老徐阶、高拱、李春芳和兵部尚书杨博。

四人穿着绯袍官服,急匆匆地从西安门进了西苑。

走在第二位的高拱没有看到内阁首辅严嵩,不由地越身上前,问前面引路的黄锦。

“黄公,严阁老没请来?”

黄锦转头看了他一眼,“严阁老体迈,皇爷允他在府上休养。且兵部武备之事,很久不让他管了。皇爷说了,不必请他。

还有一位袁阁老,奉皇爷圣谕到朝天观祈福打蘸去了。”

这时候还搞这一套。

高拱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严嵩居然没被叫来,确实有些出乎意料。

严世蕃及其同党罗文龙等人,被锦衣卫奉诏从江西原籍缉拿回京,押在诏狱里。刑部、大理寺会同都察院,三法司会审,还在审理当中。

不过严嵩前些日子上了请罪奏章,表示绝不包庇孽子,请皇上和法司依法办事,严惩不贷。

严世蕃是难逃法网。

徐阶与杨博对视一眼,流露出忧愁之色。

北虏又一次破边犯境,是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变以来的第一次,皇上震怒,可想而知。

兵部尚书杨博,兼管兵部边备事的阁老徐阶,都难逃干系。

如何在皇上的万丈红莲业火中脱身,是两人急需考虑的。

其余的,如高拱越位跑到前面去了,严嵩意外地没有被召见,他们都来不及考虑了。

李春芳却是四人中最坦荡的一位。

他今天的任务非常明确,全程划水。

众人心神各异地跟着黄锦,来到仁寿宫偏殿门前。

四人停下,黄锦进去禀告。

“皇上,兵部尚书杨博,内阁阁老徐阶、高拱、李春芳奉诏觐见。”

“宣!”殿里传出嘉靖帝不怒而威的声音。

“是!”

徐阶、高拱、李春芳和杨博依次进到偏殿里,只见殿中垂下一道青帐帷幔,把殿里的一半空间遮住。

隐约可以看到一身赭红道袍的嘉靖帝在帷幔后面坐着,旁边还坐着一位少年。

想必就是裕王世子殿下。

“臣徐阶/杨博/高拱/李春芳叩见皇上!”四人跪在水磨地面上,磕头行礼。

“起来,都起来!”嘉靖帝语气中很不耐烦,站起身来,在帷幔后面焦急地走动着。

“狼烟看到了吗?警钟都听到了吗?说说,怎么回事!杨博,你是兵部,你说!”

杨博知道自己躲不过去的,上前半步,拱手说道。

“启禀陛下。嘉靖年早期,土默特部俺答汗崛起,原本游牧于宣府、大同塞外的北蒙宗主、察哈尔汗被欺凌,只得率部东迁,至辽河套地区,原兀良哈三卫中的泰宁、福余诸部地。

察哈尔汗父子达赉逊和图们,还相约俺答汗,连兵进犯我辽东。俺答汗表面答应,暗中把消息通报我大明。十数年来一直如此。

去年年底,蓟辽总督杨选设计俘获朵颜卫酋长通汉,牵制俺答汗长子,右翼土默特部首领辛爱黄台吉,详情杨选有奏章禀上。”

嘉靖帝鼻子一哼,“朕看过,继续说。”

“是,陛下!当时陛下还批红,说通汉和辛爱忍辱而不发,有图谋不轨之意,叫兵部看住杨选,盯住蓟州镇兵备事。”

“是的,这是世子看完奏章后,跟朕提出的。”

嘉靖帝淡淡答了一句,却让帷帐外的四人心起波澜,高拱忍不住向旁边的李春芳看了一眼。

你小子怕不是下一个我,难怪这么稳当。

“陛下,兵部接到批红,数次向蓟辽总督衙门发札文,同时遍示蓟州、辽东两镇各卫所关隘,叫他们务必小心谨慎,不可疏忽大意。

四月初,蓟州镇各边急报兵部,说北虏聚集上万骑,屡屡窥边。兵部急忙去信蓟辽总督衙门,杨选很快回信,说他与通汉、辛爱通过信,说是察哈尔部图们汗,相约他们出兵辽东,抄掠一番。

杨选在信中说,他得到北虏抄掠辽东的详细路线,正调兵遣将,会合辽东镇兵马,伏击犯境北虏。臣马上送去急信,告诉他北虏狡诈,有可能是调虎离山,声东击西之计,千万谨慎。

可是前日臣接到杨选回信,说他已经聚集蓟州镇兵马两万一千,出山海卫,奔辽东去了。臣失职!臣疏忽!请陛下治臣罪!”

杨博坦荡无私的声音在偏殿回荡着。

坐在一旁的朱翊钧,抬头看了一眼皇爷爷。

他正像一只困兽,在来回地走动着,下一刻,滔天怒火将要焚烧一切。

但朱翊钧心里有数,刚才一番话,杨博撇清了关系,他身后的徐阶撇清了关系,所有的罪过却扣在了蓟辽总督杨选头上。

皇爷爷的滔天怒火中,第一个被烧死的会是这位自作聪明,又或者是稀里糊涂做了背锅侠的蓟辽总督,杨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