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80年代:后妈把我换了200块 > 第37章 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第37章 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80年代:后妈把我换了200块!

陈富贵听苏明月说,要是不严惩刘金凤,苏梧桐,她就要去县武装部告状的话,心里一惊。

还真让她给说着了,武装部专管拥军优属,她要真去告了,还一告一个准。

陈富贵心想:可不能让苏明月去县武装部告状,要是那样的话,他这个村长可是要当到头了。

刘金凤这个女人就是个祸害,嫁给苏有德后,就没下过地,干过活,还天天生是非。

陈富贵下定决心:必须得整治一下了,要是让她这样闹下去,谁都没有安生日子过了。

苏明月看陈富贵低头沉默不语,就趁机说:“村长,进屋喝口水,坐下来慢慢说吧!”

陈富贵也觉得口干舌燥,就点点头,跟着苏明月进了屋。

一进屋子里,陈富贵只觉得眼前一亮,一眼就瞧见大红色绣着牡丹花的门帘,缝纫机上搭着的红色绣花盖布,紧皱着的眉头立马舒展开来,不禁打趣道:“呦,真是新婚呀,这屋里收拾的又干净又喜庆。”

苏明月笑笑,给村长倒了一杯热茶,“村长,喝杯茶,我这刚结婚,挂个红色的,图个喜庆。”

苏家人和黎家人也都跟着进来了,看热闹的村民们挤在门口。

两家人一进屋,眼睛可就不够瞧的了,一个个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什么都新奇,稀罕。

陈富贵喝了茶,心下有了决断,他严肃的说:“苏家人无事生非,上门欺负军属,扬言要抢军属贵重财产,柳庄村委做出处罚:明天起,苏梧桐,苏有德去修河堤,刘金凤,苏灵芝去挑大粪,必须要接受劳动教育。另外,扣苏家一个月工分,以示惩罚,以后要是再惹事生非,加重处罚。”

刘金凤正在左顾右盼呢,猛然间,听到让自己去挑大粪,立马不干了,就地撒泼打滚,说什么也不愿意去。

陈富贵毫不客气的说:“苏家有一人不服从安排,全家都去农场接受劳动改造,你们自己挑一样吧!”

刘金凤一听这话,立马不敢再闹了。

陈富贵对黎家人说:“以后遇到事不能打架解决,打伤了人,有理也变没理了。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找村部解决。”

黎家一家人点头答应着。

陈富贵和颜悦色的对苏明月说:“你是军属,村里一定会照顾、优待、为你做主的,你有困难找村部,要注意团结,不要去告状。”

苏明月心里明白,她对陈富贵保证道:“好,谢谢村长,我不去县武装部告状。”

陈富贵听了点点头,背着手走了,他心里明白:“这两家人,没一个省油的灯!”

村长走了,围观村民也散了。苏明月送村长出来,看见宋大花冲自己挤眉弄眼,笑着离开。

苏明月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她心里一直都在纳闷呢,黎家人怎么今天来给她撑腰了?看来是宋大花背后出力帮自己。

苏家人挨了打,还受了罚,满身是伤的回了家,心里都快呕出血来了,一个个垂头丧气,躺在炕上直哎呦。

黎母走出苏明月家就捂着胸口,张凤燕看见,赶紧上前搀着她问:“娘,你怎么啦?”

黎父和儿子们像打了胜仗的战士,趾高气扬的走在前面,听到后面的声音,黎父扭头问道:“怎么了?”

黎母朝老头子摆摆手说:“没事,回家再说。”

张凤燕把黎母搀到炕上,黎母靠在炕头上,捶着心口直“哎呦!”刚才进了苏明月的屋里,看到那大红色的绣花门帘,那盖着绣花红布的缝纫机,那带盖茶杯……想到这些,她的心在滴血。

“建设,你去一趟县城,让你大姐抽空回来一趟。”黎母对小儿子说。

“你这是怎么了,刚才不是还好好的吗?”黎父心里纳闷:老婆子刚才打人的时候多勇猛,这会儿怎么成这样了?

“当家的,你刚才看到没有,苏明月那家里的摆设,就是过去的地主老财都比不了,连门帘都是绣花的,我儿子的钱都让她给败没了,我这心里堵的慌。”

“唉,已然这样了,又分家单独过了,随她去吧。”

“还有那带盖的杯子,我都舍不得买,她都用上了。”

“老婆子,今儿我看老三媳妇还是有点见识的,你都被村长问住了,她说话很有章法,要不是她,今天难处理的这么好。”

“当家的,你怎么还夸她呀?”

“我不是夸她,我是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这老三媳妇和老三说不定还真能过成了。”黎父意味深长的说。

苏明月看人都走了,已经中午时分了,民以食为天,她进厨房生火做饭,先把大米焖上。

另起锅烧油,小鱼两面煎黄,放葱姜,冲入滚水,熬成奶白色的鱼汤;

草鱼切块、拿盐,五香粉 ,姜丝腌制入味,挂上鸡蛋,面粉,调制的酥糊、用七成油温炸熟;

河虾用油、盐、花椒爆炒。

这灶台盘的好,三个灶眼,做饭、炒菜,熬汤,同时进行,火力旺还省柴。

苏明月听黎母说过,这灶台是黎建军上次探亲回来盘的,正在做饭的苏明月,心里直夸黎建军这盘灶台的技术。

苏明月正做着饭,小青带着黎丽回来了,两个小姑娘最近一起玩的挺好的,小青带着小丽去看鸡和大鹅,两个孩子拿草喂着。

“小丽,你今天在三婶家吃饭吧,有鱼吃呀!”苏明月看两个孩子玩的挺开心的,就留小丽一起吃饭。

“好,我跟我娘说去。”

小青和小丽手拉着手跑去隔壁院。

“娘,三婶让我去她家吃饭。”小丽跑进厨房跟宋禾苗说。

“别去了,咱家饭也做好了。”宋禾苗知道苏明月是好意,不过,不想总占人便宜,问题是拿什么还呢?

“娘,三婶家有鱼吃。”哪有小孩不贪嘴的。

宋禾苗想了想说:“那你去吧,乖一点。”

“好。”两个孩子手拉手,高高兴兴的走了。

大嫂走过来问:“饭做好了吗?”

“快了。”禾苗淡淡的说,连眼皮都没抬。

“你说苏明月又做的什么呀,这么香?刚打完架,娘都气得直哎呦,她倒好,又吃香的了。”

“大嫂,饭好了,端饭吧!”宋禾苗盛着面条,不接她的话。

张凤燕看了一眼碗里清汤寡水的面条,叹了一口气,端着饭碗走了。

黎家一家人围坐一圈,准备吃饭了。建辉看小丽不在,就问媳妇:“闺女呢?”

宋禾苗说:“和小青玩呢,说了在隔壁吃。”

黎光耀一看又是面条,“哇…”的一声哭了:“我不吃面条,不吃面条,我也要去隔壁吃。”

张凤燕边哄光耀边生气的说:“你说说这个苏明月,天天吃饭的时候惹孩子哭,禾苗你也是,怎么让小丽去隔壁吃饭,不带上光耀呢?”

禾苗觉得很无辜:“大嫂,那是苏明月留小丽吃饭,怎么还怪我呢?”

黎母本来心里就不痛快,又听两媳妇拌嘴,更心烦了,她生气的说:“有什么没吃过没见过的?看看像什么样子?去,给光耀炒两个鸡蛋。”

宋禾苗听了,眼皮连抬也没有抬,端起碗自顾自的吃饭。大嫂看了看,不情愿的站起来,去厨房给光耀炒鸡蛋了。

光耀脸上挂着眼泪,吃着鸡蛋,黎母看了一眼,“唉!”叹了一口气,端起碗继续吃饭。

她也想顿顿吃肉,可家里这么多人,这么多张嘴,不算计着过日子怎么行呢?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