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盗墓:下九流 > 第153章 恐惧的画面

第153章 恐惧的画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盗墓:下九流!

后来半截李从生死边缘逃脱后,重新回顾那次盗墓的经历,才察觉到,他们当时所行走的位置大概位于唐代梁山的南麓地带。

那一片区域,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大江小河交织纵横,山脉连绵不断,地形复杂交错,数量多得难以计数!

那是个地广人稀、地形极为复杂的荒凉地带,除非那些贪图巨额利润的商人,否则没有人愿意踏足此地。

此外,这个地方每年至少有二百多天都被严寒天气笼罩,狂风暴雪肆虐,就连草原上的黄羊也很难在此存活,更别提适合人类居住了。

自从踏入山区,半截李便效仿察勒该,把全身裹满了毛皮,唯有这样才能够抵挡住草原上直刺骨缝的寒风。

那一天,翻过一个山口,沿着河流走了三十里地后,夜幕降临,半截李一行人立刻着手寻找合适的地方扎营。

夜晚绝对不适合在草原上赶路,一旦不小心踩到地洞,人瞬间就会消失无踪。

也是在这天夜晚,围着篝火,大家喝酒聊天,察勒该因饮酒过多,借着酒兴对着远方的山谷唱起了歌谣。

察勒该的声音深沉有力,刚开口唱出几个音节,众人就听出他在唱蒙古语。

队伍里的大多数人并不懂蒙古语,没过多久就在察勒该的歌声中昏昏欲睡。

唯有半截李,起初只是随意听着这首歌谣,但渐渐地感觉歌词有些不对劲。

察勒该唱的似乎是种叙事诗,这种艺术形式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半截李一听就知道其中似乎隐藏着一个重大的秘密!

听众之中,唯有刘教授瞪大了眼睛,显得异常激动!因为他这个内行人明白,少数民族的叙事诗意味着什么!

那些叙事诗根本就不是普通的诗歌,而是活生生的历史书!比如蒙古族和藏族人民习惯将歌颂君主、天神的事物编织成叙事诗传唱。

这种独特的文化在蒙古族那里更是得到了发展。古代蒙古人习惯用唱歌来替代说话,甚至军队传达上级指令也要用歌唱的方式来传递长长的一篇命令。

更有意思的是,两军对峙时互相辱骂,也会用歌唱的方式来进行!许多蒙古秘事也是通过歌唱这种方式流传下来。

因此,刘教授此刻愈发庆幸半截李能听懂孛儿只斤语,他肯定在那首叙事诗中有所重大发现。

果不其然,刘教授还未急着开始追问,张临便接着说:“半截李听得真切,察勒该唱的这首叙事诗,似乎是一首赞颂英雄业绩的诗篇。”

“大部分内容半截李听得模棱两可,但由于有几个词汇察勒该近期频繁提及,结合前后文意,半截李竟然听明白了其中两句的意思。”

“察勒该用孛儿只斤语唱道:铁木真的大军所向披靡,他们正朝着永恒之地进军,所有阻挡他们道路的人都将灭亡!”

当张临将这句诗译出后,所有人都不寒而栗!

少数民族的文化本身就带有某种神秘色彩,对于许多中原人而言,它们往往被视为无法解释的古老传承,就如同苗族的蛊术、藏族的佛法一般。

于是,当察勒该用孛儿只斤语唱出的诗句被翻译成这两句后,许多人感到头皮发麻!

特别是诗中的内容,无论怎样联想都让人觉得背脊发凉。

铁木真的大军来临,他们前往永恒之地,所有阻挡的人都难逃一死?

大家都清楚,铁木真早已去世,他的大军自然不可能还活着。若是唱的是过去的情景,人们或许会觉得这只是描绘了一个宏大的场面,或是激励军队士气的歌谣。

然而放在近代,当察勒该再度唱起这首歌谣时,却给人带来一种难以言表的诡异感。

假如歌词所述的事情仍有可能实现,那岂不是成了成吉思汗大军阴兵过境的情景?这是一种潜意识深处令人恐惧的画面。

许多人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不安,但只要听到这样的唱诗,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

不仅是铁木真的大军这部分内容引人质疑,里面提到的永恒之地也让许多人困惑不已。

什么是永恒之地?它与历代帝王追求的长生不老有何区别?

都说成吉思汗并未追求过长生不老,但察勒该的这句唱诗似乎向世人揭示,事情并非如外界所认知的那样简单!

没有任何一位帝王在拥有了绝对权力之后,会对长生不老不痴迷的。现在有钱人在追求长寿,更不用说那些封建集权体制下的帝王了。

所以大多数听众推测,这个永恒之地很可能就是铁木真心中向往的长生之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