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上庸投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
申议声音中带着无奈和苦涩。但转念一想,若不投降,魏国去不得,蜀国去不得,金城必将遭受更多无谓的破坏,无数无辜的百姓将会陷入更深的战火。“难道就没有别的出路吗?”他的心情如同被重锤击打,沉重无比。
申议身边的将领见其犹豫不决,纷纷上前劝说:“申将军,蜀国既已显强,我们若奋力一战,或可求得一线生机。”
然而,申议深知,单靠金城之力难以与蜀、魏抗衡,他更不愿看到城池沦陷、百姓受苦。
天色渐暗,寒风吹过申议的发梢,他仰望星空,仿佛在寻找答案。这一刻,他与天地对话,与心灵深处的自我对话。思及自己守护金城的初衷,想到若坚持抵抗到底,可能带来的惨痛后果,申议的心逐渐沉重。
片刻时分,申议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下令全军:“整顿军容,备齐兵器,今日我将亲启城门,迎接盟军。”士兵们闻言虽震惊,但亦能感受到申议的决心,纷纷领命下去准备。
城门缓缓开启,申议身穿戎装,走下城墙,他的心情复杂但步伐坚定。城外,姜维与孟获看到城门开启,知申议已决意投降,便派使者前来迎接。
申议见到姜维时,沉声说道:“我愿开城门投降,但请求保证城中百姓安全。”姜维点头答应,对申议的决定表示尊重,他早已被孟获嘱咐,只要申议条件不过分,皆可答应。
姜维答应保证金城百姓的安宁。
此时的申议,虽然知道此举会让自己背负骂名,但他宁愿自己承受这一切,也不愿看到无辜的百姓和他深爱的金城遭受战火的洗礼。他的选择,是对自己初衷的坚持,也是对现实的妥协。
待孟达大军入城,金城便算是彻底投靠向蜀国了。
“我们需要立刻向上庸城发兵。”孟获找到孟达,将新的目标告诉他。
“可是我军才拿下金城,兵力…”孟达有些犹豫。
“兵力?呵呵,这金城不是有很多兵卒吗?”孟获冷笑起来。
“大王,申议才投降,便收缴其士卒?”孟达更犹豫了。
“不然呢?如今我军身在魏地,若不想办法迅速发展,恐怕不需几月,便要被魏军围堵而亡。”孟获的话语如一记重锤敲在孟达心上。
“诺!大王,我知道该如何做了。”孟达也非婆婆妈妈之人。
孟达深知,统治之术不仅仅在于武力的展示,更在于心理的把握和利益的平衡。他决定亲自去找申议,面对面地解决问题。
走进申议的府邸,孟达见到这位昔日的敌手,今日的降将,正静静地坐在庭院中,望着远方的山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申议的身边,几个年幼的孩子正在欢快地玩耍,这让战场之外的申议,看起来像是一位普通的父亲。
“申将军。”孟达打破了沉默。
申议转过身来,神色平静:“孟将军,不知此时到访,有何指教?”
“申将军,我知你降蜀,并非真心,前面是为了于我虚与委蛇,现在也只是为保全城中百姓。”孟达直视着申议的眼睛,“如今,我需要你的兵权。”
申议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但很快恢复平静:“我的兵权?若非我与百姓,金城早已…我的人,愿为蜀国效忠。”
“申将军误会了,我并非要剥夺你的军队,而是希望整合兵力,共同抵御外敌。”孟达解释道,“你的人,依然是你的人,我会将他们分散编入各部队,不会让他们受到亏待。”
申议沉吟片刻,最终点头同意:“既然是为了大业,申某自当全力支持。只是,还望将军遵守承诺,不要让我的人受到不公的对待。”
“申将军放心,孟某向来言出必行。”孟达郑重地说。
接下来的几日里,孟达开始着手整合金城的兵权。他将申议的士卒打散,重新编排,确保每个部队中既有原蜀国的士兵,也有原金城的士卒,以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促进军队的融合。
这一过程并非没有困难。许多原金城的士卒对突如其来的改变感到不安,而一些蜀国老兵也对新鲜血液持怀疑态度。孟达和申议都亲自下到军营中,与士兵们交流谈心,解释这次整合的必要性。
待整合完毕,孟达便带着大军往上庸城而去,同行的还有申议。
“申议,你有把握劝降上庸太守申耽?”孟获问道,
“申耽乃是家兄,吾自是有把握劝降于他。” 申议自信满满的道,几人骑马随着军队边前进,边说话。
申议作为这次行动的关键人物,他的自信满满的态度感染了每一个人。他知道,上庸城的太守申耽是他的哥哥,因此对于能够说服他投降充满信心。
“申将军,此次前往上庸,你有何打算?”孟达问道。
“申耽虽然固执,但毕竟血脉相连,我会先行一步,向他陈述利害关系,希望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申议回答。
“很好,如果能够和平解决,那是最好不过。”孟达点头表示赞同。
于是,申议带着几名亲信,提前向上庸城出发。他们穿过正在前进的军队,骑马疾行,希望能在大军抵达之前与申耽见面。
几日后,申议果然如期抵达上庸城,与申耽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
在到达上庸城后,申议立刻被迎接入城,前往申耽的府邸。兄弟二人见面,自然是一番感慨和嘘寒问暖。申耽显然已经得知了申议的来意,他的表情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忧虑。
“兄长,时局变迁不由人,魏国将亡,我们应识时务者为俊杰。”申议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
申耽沉默片刻,叹了口气:“吾非不识时务,但恐背旧主而事新朝,为后人诟病。”
“兄长,历史由胜者书写。魏国必将不复存在,若我们能助力蜀国统一天下,将来定能得到重用,何愁不是一条好出路?”申议试图说服申耽,语气坚定而有力。
申耽眉头紧锁,显得有些动摇,但仍旧有所顾虑:“吾恐一朝投诚,生死便操于他人之手,如之奈何?”
“兄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孟达将军已掌控金城,兵力雄厚,加之我们申家的影响力,定能在蜀国中获得一席之地。若错过此时,待蜀军兵临城下,那才是悔之晚矣。”申议语重心长,每个字都透露出迫切的希望。
申耽站起身来,走到窗前凝视着外面的城池夜景,内心显然在进行激烈的斗争。整个房间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申议也静静地等待,没有打扰他的思路。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终于,申耽转过身来,脸上的表情似乎已经做出了决定:“议弟,吾愿与你同行,但我们需确保申家的将来无忧。”
听到这话,申议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兄长英明!我等必尽全力保障申家利益。”
接下来的日子里,申耽开始在城中进行各种准备,同时派出信使秘密与孟达保持联系,确保双方的行动能够协调一致。申议则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安抚城中的军民,尽量减少因政权更迭可能引起的动荡。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申耽最终决定开放城门,迎接蜀军入城。申议的这一趟行程,不仅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流血冲突,也为蜀国的统一大业添砖加瓦。
当孟达率领的大军到达上庸城时,城门已经敞开,申耽亲自出城迎接,表明了他的投降之意。孟达对申议的功劳大加赞赏,没有申议的这番努力,上庸城不会如此轻易地归于蜀国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