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寒门毒士 > 第三章陈家的血性都丢了

第三章陈家的血性都丢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寒门毒士!

双目一凝,看着上面记载的信息,大脑开始快速的运转了起来。

【康平十二年,兹有赵氏商号行商队伍,途径小方山时,被一股数十人马的流匪劫掠,赵氏商号行商队伍麾下之人,死伤惨重。后此流匪盘踞于小方山上,时常掳掠打劫赶路的百姓和行商,昌南县以赵氏为首的一众商号损失惨重。县衙曾数次筹措银钱,出兵剿匪,然匪徒狡猾,均无果!】

“商队……山匪……”

“呼~”

陈智合上县志,重重的呼出一口气,喃喃出声。

“赵家的弱点,找到了!”

前身虽然不学无术,整日流连青楼,但他毕竟乃是昌南本地之人,对这昌南县内的一些事情,也多多少少有些了解。

按照县志上的记载。

康平十二年,也就是两年前,小方山上来了一伙山贼,开始劫掠过往的路人和行商。

昌南县内的一众商号损失惨重。

这些商号的东家们,也曾捐钱给官府,让其组织兵士前往小方山剿匪。

但奈何小方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官府派兵去了几次,却全都失败了。

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但陈智在前身的记忆里发现,还有一些事情,县志上却并未记载。

小方山的山贼,最开始的时候,确实只有数十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已经发展到了两百之数左右。

而官府在连着数次剿匪失败后,曾遣人代表昌南县内的一众商号,去了小方山,与那伙山贼的首领,八臂阎罗燕山海谈判。

两方达成协议,每年昌南县的一众商号会筹措一笔上供银子,由官府作为中人,交与小方山的山贼们。

而对方则要保证昌南县的这些商号们,在小方山附近范围内的安全。

赵家名下的商号,虽然乃是昌南县内最大的商号。

但因其势力庞大,作风亦嚣张跋扈,无人敢惹。

所以每年筹措银子之时,赵家给出的,都是最少的一份。

而且因为此事。

赵家为了以防万一,还联合昌南县内最大的几个商号,陆续招揽了上百名身手不凡的游侠,一方面可以护卫他们麾下的行商队伍,另一方面,还可以护卫家中子弟的安危。

陈智那个穿越过来之后,还未曾见过面的女中豪杰,武艺高强的三嫂,为了赚银子养家,也加入了其中,不过却只是护卫行商。

赵家也曾重金招揽过三嫂数次,想让她为赵家卖命,但因为两家一直以来,都不怎么对付,所以无一例外,每次都被她直接拒绝了。

陈智将这些信息一条一条的串联在一起。

很快。

一个完整的计划便浮现而出。

陈智又在脑中过了几遍,确定计划之中,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疏漏之后。

这才起身伸了个懒腰,朝着书房外走去。

此时已经将近晌午。

陈智从昨日到现在,几乎就没吃过东西。

肚子早已经饿的咕咕叫。

他在家里找了一圈,最后才在祠堂里找到还跪在陈智父母府的灵位前,死活不肯起来的老管家。

陈智也没进去,就在外面叫了他一声。

“陈伯,快晌午了,该做饭了!”

自从陈家败落之后,家中的仆从就全都被遣散,只有陈伯这位伺候了陈家三代人的老管家被留了下来,在府中做些零零碎碎的活计。

能简单照顾陈智和三位嫂嫂的同时,也算是在府中养老了。

“陈伯,我饿了,该做饭了!”

眼见陈伯没有搭理自己,陈智稍稍抬高声音,又喊了一遍。

可陈伯仍旧还不理他,只嘀嘀咕咕的和灵位说着话。

“老爷,陈家的血性都丢了啊,陈家没男人了啊……”

陈智听的嘴角抽搐,不过也并未跟他计较。

只有气无力的说道:“陈伯,你若再不做饭,将我饿死了,那陈家才是真的没男人了!”

“而且我若不吃饱,又如何有力气,去将大嫂嫂带回来?!”

一听这话,陈伯也顾不得和灵位念叨了。

脑袋僵硬的转过来,两只浑浊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陈智。

“你方才可是说,你会去救大太太?!”

“废话!”

陈智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她是陈家的大太太,也是我大嫂子,我若不去救她,还有哪个去救?!”

陈伯想了想,有些不放心道:“那你准备怎么救?可有什么章法?”

“这便无需你来操心了!”

陈智摆了摆手道:“你现在只需做两件事就好,第一,先让我吃上一顿饱饭!”

“第二,后面无论我交代你何种事情,你都需得尽力完成!”

“至于其他的,少爷我自有主张!”

陈伯眨了眨眼睛,随即老胳膊老腿的,却十分灵巧的从地上一跃而起,起身朝着伙房跑去。

“少爷稍等,老奴这就去给您准备吃的!”

好家伙!

现在知道一口一个少爷,一口一个老奴了!

这也太现实了!

陈智仰天长叹,不过也没计较。

因为他心里知道,陈伯乃是一个真正的忠仆。

他是亲手将前身带大的。

只是恨前身不争气,但却并没有任何欺辱的想法。

……

半个时辰后。

吃饱喝足的陈智离开家中,直接一路来到县衙。

在一众路人和衙役惊愕的目光中。

撸起袖子,拿起鼓槌,朝着摆在衙门旁边,满是灰尘的大鼓猛然敲了下去。

“咚!”

“咚咚!”

一连三下,鼓声顿时响彻了整个县衙内外。

后衙内。

“咳咳咳……”

正搂着小妾吃酒的县令余才,差点被这动静惊吓的呛了个半死。

待到喘匀气息后,便急忙朝着门外喊道:“怎么回事?是何人在外击鼓鸣冤?!”

很快,一名衙役班头气喘吁吁的跑着前来禀报。

“老爷,是朗和巷那个陈家的四子陈智,在外击鼓。”

“陈家第四子,那个浪荡儿?!”

陈家忠烈传家,在这昌南县内也是极有名望。

余才一手搂着小妾的细腰把玩,另一手捋了捋胡子,奇道:“他不好好的去青楼吃他的酒,跑到老爷我这里敲什么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