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自居天朝上国,凭什么瞧得起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当时,远洋之上有着外国使臣到来】
【随着他们一起的,还有外来的传教士】
【乾隆虽然没有见过这些洋教,但是内心里还是对其保持戒备】
【毕竟,这些非我族类者,其心必异】
【而且,在见证过外国的那些坚船利炮后,乾隆始终将他们看成是清朝的隐患】
【于是,看似是将这些传教士放进来,但实际上对其严密监控】
【很快,在这种高危环境之下,便有传教士触到了乾隆的霉头】
【在沿海一个小县城中,有一位传教士秘密传教,被官府当场抓住】
【乾隆对此事的看法是,百姓信教不犯法,可没说传教也不犯法】
【因此,这些传教士们在牢狱之中被严刑拷打,受尽折磨】
【最后,他们直接供出了沿海一带的天主教代理人白多禄】
【而处置这些外来人的乃是学府中的周学健】
【他对于和四书五经内容相异的洋教十分抵触】
【所以,他接连上书乾隆,想要让其将这些传教士就地正法,以展皇威】
【乾隆看到后,却犹豫了起来,他觉得这传教士固然可恶,但罪不至死】
【况且若是杀了他们,可能会有损他圣明宽仁的形象】
【于是他最后决定以一儆百,将白多禄斩首,至于其他相关人员,则暂时关押进死牢】
【可是,这事很快便被外国的天主教所得知】
【他们派出使者,想要乾隆交还多白禄的尸体并释放还关押的其他传教士】
【乾隆眉头一皱,心中也是一惊】
【这天主教是何许组织,消息传播的竟然如此之快】
【若是让其在清朝的疆域生根发芽,那还得了】
【因此,乾隆果断下令,将死牢中的传教士秘密杀死】
【这件事不知怎么泄露了出去】
【地方官府嗅到了乾隆对于洋教的态度】
【为了讨好乾隆,他们便开始疯狂杀害传教士】
【一时间,各地的传教士人人自危,被迫大批离开清朝】
……
春秋战国时期
一些文官抬起眼眸,仔细地盯着光幕中那些外国的位置,不由得默默低语:
“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等原本以为,国家只是存在这片中原之上,没想到在大洋彼岸,还有如此之多!”
“而且,这些衣着奇异的外来人似乎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角色。”
“是啊,在之前那太平天国起义的盘点中,也是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可真是一群狼子野心的家伙!”
……
明朝
郑和摩挲着老迈的手掌,脸上的皱纹也是扭曲起来,似乎是疑惑出声:
“这些洋人,与我当时下西洋所见到的,可是有着很大差别,
而且,那英国是那个国家,我似乎没有去过,看来,远航还没有走到尽头啊!”
……
【除却传教士受到乾隆的刻意抵制外,乾隆还对一些前来沿海地区买卖的商人充满芥蒂】
【当是,在一位英国人洪仁辉的主导,广州港口开始了交易】
【一开始,乾隆认为这是有利可图的好事,便没有过多阻止】
【直到传教士一事之后,乾隆对于外来事物的看法,彻底改变】
【于是,他就开始找这些洋人麻烦】
【原本,外国船只只能停留在沿海一带,导致洋人的数量日益增多】
【最后,其还变本加厉,将交易的地方扩展到了宁波一带】
【这自然是乾隆不能容忍的,洋人大量进入内地,难道有图谋不轨之心】
【因此,乾隆提高了各个通商口岸的关税,想要以此来逼退这些洋人】
【但结果是,这个方法并未奏效】
【恰逢广州的官员此时上书,向乾隆陈明洋人在沿海边境的种种逾越规矩的作为】
【这直接让得乾隆下令,将所有交易的口岸关闭,只给外来的洋人留下广州一地通商】
……
秦朝
嬴政见状,眉头紧锁,良久,才幽幽吐出这么一句:
“其实,这或许没错,在寡人看来,所谓的洋人与百越无异,都是巨大的隐患,
限制他们无可厚非,这也是一个王朝稳定的前提!”
……
宋朝
赵匡胤沉吟片刻,也是缓缓说道:
“对付夷人无错,只是,不应该这般苛刻,物极必反啊!”
……
【在乾隆过八十大寿的时候,英国派出使者前来祝贺】
【乾隆自然是十分高兴,他十分重视这次使团的来访,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但是,使者前来祝寿并不是此行的主要目的,他们是想要乾隆开放沿海,让他们更好地交易】
【可乾隆却不知道,在避暑山庄好整以暇地等待使者的觐见】
【不过,当二者面见之时,不愉快的事情便发生了】
【根据清朝的规定,任何使者觐见皇帝的时候,都必须是三跪九叩】
【可使者们却面面相觑,拒不下跪】
【他们无奈地表示,自己是代表大英国而来,双方应该要保持谦卑平等的态度】
【这一席话说出,瞬间让得乾隆变了脸】
【自古以来,哪有使者与一国之主平等的怪事】
【于是,乾隆严厉斥责使者,声称不下跪那便不接受此次觐见】
【并且而要降低英国使者的规格,从此取消对英国的赏赐】
【使者们是有求而来,只能委曲求全】
【后来在提到开辟通商口岸的时候,乾隆又是断然拒绝】
【他带着嘲讽的意味对这些使者说道:
“朕的大清乃是天朝上国,不需要与尔等小国通商!”】
【八十大寿一过,乾隆便随意找了个理由,将这些英国使者打发走人】
【而就是这一次的决定,使得清朝闭关锁国,渐渐与其他国家失去了联系】
【因此,也慢慢落后于他国,最终,酿成了鸦片战争的惨剧】
……
唐朝
李世民的目光中闪着淡淡的波光,也是联想起了大唐万邦来朝的状况,道:
“虽说小国是小国,但君王若是真的圣明仁慈,应该宽容对待,而不是盛气凌人,
此外,闭关锁国与洪水来临时,不疏却堵有何异?
其阻碍了一国之发展,遗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