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为求太平,我等何惜一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朱儁便又生一计,将围攻内城的人马全都撤出】
【韩忠见状,开始突围,想要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这正好中了朱儁的计谋】
【当韩忠率黄巾军出现在城外之时,四面八方的官军冲出,将其杀了个措手不及】
【黄巾军损失惨重,韩忠也不幸被杀】
【余部见到突围无望,便是再度返回内城之中】
【这时,官军中有位叫做孙坚的将领,其勇武过人,以一当十,直接一举攻破了内城】
【剩余的黄巾将士也被孙坚全部斩杀】
【南部地区的黄巾军也未能逃脱兵败的局面】
……
宋朝
韩世忠看着那仅仅与自己差了一字的韩忠,不免得有些落寞:
“到头来,还是兵微势弱,不敌官军啊。
或者,在我看来,这黄巾起义只是一场闹剧罢了。”
……
东汉末年
各位诸侯在见到孙坚的英姿后,也是默默记住了这位江东猛虎。
说不定,在之后,会成为他们的劲敌。
……
三国时期
孙权看着父亲的容貌,眼眶一热,泪水洒落,沾染了他鬓角的胡茬。
当年,可是他亲自将父亲的尸体要回,此刻又见到光幕之中的那身影,怎能不情绪失控?
“父亲,这江东,孩儿和哥哥替你守住了!”
……
【纵观整个中原大地,此刻也只剩邺县的张角独挑黄巾的大梁】
【由于邺县乃是黄巾军的大本营,所以当那卢植率军攻打时,没有讨到任何好处】
【但是,后来黄巾兵败的消息接踵而至,使得邺县的军心开始动摇起来】
【加上卢植的援军不断填补空缺,邺县最终也失守】
【张角和张梁率一路人马向南转移到广宗城】
【而张宝率其余人马北上】
【二者形成掎角之势,以求相互呼应】
……
秦朝
嬴政也是重新收敛起了笑容,没想到,他也有看错人的时候。
这东汉的朱儁、皇甫嵩,甚至这卢植此刻展现出来的惊人战绩,都无不是在打他的脸。
“看来,这三者都乃东汉的中流砥柱,不过,可就苦了那黄巾军了。”
……
【卢植见状,也不打算分兵,而是全军压向张角所在的广宗城】
【试图擒贼先擒王,将张角斩杀后,再瓦解其余黄巾军势力】
【可是,卢植鏖战数月,都不能攻破城池】
【这使得急功近利的朝廷十分愤怒,认为卢植消极怠战,想要以此来谋取更多军粮辎重】
【于是,便派出一位宦官前去督战】
【这位宦官平日里便受尽贿赂,此番前去,自然是想要在卢植这里讨点好处】
【然而,卢植本性刚正不阿,自然是对宦官置之不理】
【这也使得宦官怀恨在心,回到朝廷后,便上书言卢植藐视皇威,屯军不战】
【很快,还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卢植便被戴上了镣铐,关进囚车,押送京师】
【卢植被遣返后,朝廷便派董卓代替其主帅之位】
【然而,董卓同样是猛攻数月,未建寸功】
【朝廷又以同样的方式将其押回京师问罪】
……
春秋战国时期
一些门客见到卢植和董卓的下场时,议论纷纷:
“这东汉的君不像君,臣又不像臣,滑天下之大稽!”
“宦官竟能左右朝中大将的去留,这不是权倾朝野吗?”
“还有那欺君之罪,若是让皇帝知道,他的下场可想而知。”
“皇帝?诸位觉得那叫汉灵帝的家伙有这双慧眼吗?”
……
明朝
朱元璋对那汉朝的历史还是有些了解,道: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朝廷多次干预,前线的将领又怎能放开手脚去建功立业呢?”
……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广宗的张角不幸病死】
【这一噩耗不胫而走,使得黄巾军悲伤不已】
【同时,对于防守的信心也是几乎全无】
【连战连捷,士气正盛的皇甫嵩此时接到了朝廷围攻广宗的命令】
【于是,他星夜率军速行,想要闪击广宗城】
【然而,在张角死后,其弟人公将军张梁早就对城中防守重新部署】
【因此,皇甫嵩的计划很快便落空】
【不过,他没有像卢植和董卓一样,对广宗采取强攻的手段】
【而是将其围了起来,让兵士就地扎营,以不变应万变】
……
东汉末年
曹操看着如落叶飘零的张角,叹了一口气:
“张角也是一位枭雄啊,若不是他,哪有我们这些人粉墨登场的机会?”
……
蒙元
成吉思汗看向皇甫嵩的目光从轻视转变为叹服:
“汉人最善谋略,这皇甫嵩屡次用计,大破黄巾军,足以称得上名将也。”
……
【果然,城中包括张梁在内的黄巾军见到官军连续换了三次主帅,却不能破其城】
【他们便开始松懈起来,认为这皇甫嵩不久后也要被朝廷问罪】
【这正好是皇甫嵩想要看到的】
【在一日的凌晨,皇甫嵩突然对广宗城的大门发动攻击】
【一时之间,黄巾军们睡眼惺忪,还未反应过来之时,便见得皇甫嵩的旗号冲进了城中】
【黄巾军与官军展开了血战,但是由于士气低落,军备落后,在破晓时分,广宗城被皇甫嵩攻破】
【张梁等主要将领皆战死,更有数万黄巾义士与其共赴黄泉】
【其余黄巾余部誓死不降,他们来到河边,纷纷义无反顾,跳河而亡】
【广宗城破,皇甫嵩继续北上,与巨鹿的官军形成合围之势,展开了对地公将军张宝的战斗】
【张宝孤立无援,最终死于流矢之下】
【但张宝手下的都是黄巾军的元老和精锐,他们愿意以死明志,与死去的张角一同追寻那太平之道】
【因此,在官军的威逼之下,十数万没有一人选择投降,皆血战而死】
……
秦朝
民间刹那变得安静了下来,他们的瞳孔中倒映着一位位舍生取义的身影,壮烈的一幕,无人不低头默哀。
……
明朝
于谦看着光幕上,那一个个纵身跃入滚滚长河中的黄巾士卒,顿时生出一股肃穆之情:
“誓死不降,只为一主,此大义足以让得世人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