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县城青年之入世 > 第28章 正反

第28章 正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县城青年之入世!

小孩子听故事,总喜欢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其实,人本无好坏之分。楚汉相争,爱楚者认为爱汉者是坏人,爱汉者认为爱楚者是坏人;霸王既死,汉王说谁是好人谁就是好人,说谁是坏人谁就是坏人。于是,霸王的那些并不霸的政策,譬如模仿圣人所谓“吾从周”建立的诸侯共治之中国古典政治的特色民主联邦模式,也就被丢进了历史的垃圾箱,取而代之的是承袭秦制的专制,统治了两千年的历史。

但有时,在普世价值的道德眼光衡量之下,好人和坏人肉眼可见,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譬如郝白在垴头村夜探女厕所、在楚鹿乡夜惊女澡堂,如果被捉了现行,那么这个变态流氓的罪名,就像是跌进了垴头村小学女厕所里的粪坑,就算用尽发源自楚鹿乡大山深处的楚河之水,怕也洗不干净。幸好,不幸的事情没有发生;而且,幸运的事情一直发生。可能,这就是小说里所谓的“主角光环”吧。

第二天,郝白听说那两个在浴室里的女人,一个是小尹,一个是苏岚。想起昨晚鲁大海说的“楚鹿乡两代美女”,才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郝白从小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一直用坚定的辩证法分析问题,心里出现了两种辩证统一的心理:一是后悔的心理,昨晚这么好的机会,未能大饱眼福,白白痛失艳福,只恨盥洗室里热水雾气浓重,什么也看不清,只恨自己胆量有限,什么也不敢看,只顾着逃命。一个是后怕的心理,一想起在逃命过程中,几次三番差点就被活捉,关于这个事儿,郝白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就一阵后怕;一想起自己的超人内裤被捕获做了证物,这就像是一个哑弹,未来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凭空“砰”地一声爆炸,关于这个事儿,郝白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就一阵害怕。于是,郝白做贼心虚,没事儿不敢在乡政府大院多耽,生怕撞见小尹;没事儿也不敢去垴头村小学怀旧,生怕遇见苏岚。

日子一天天流逝,正如静静的楚河水,悄悄流走,无声无息,被时光偷走,又偷走时光。这阵子,在廖大元和星火广告公司的渲染推动下,楚鹿乡的旅游业,颇有了几分起死回生的意味。郝白都有了直观的感觉:上班的时候,来乡政府投诉饭店宰客、景区欺客的游客越来越多,有时候一天好几拨,有时候一拨一大群人,络绎不绝,前赴后继,组团围攻;回县城途中,沿途广告牌都是楚鹿乡山水的宣传广告,连老秋的公交车上都喷了字,一边写着“楚鹿乡,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另一边写着“楚鹿乡,一个走了还想来的地方”,这在郝白的辩证思维看来,充满了形而上的哲学意味,老秋时常喝多了就拎着酒瓶子看了这边看那边,琢磨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到了县城车站,斜街的大妈们一边不忘本地招揽客人,一边发着“国家的森林公园、世界的地质公园、宇宙的最终尽头——中国楚鹿乡”的宣传页,郝白没想到楚鹿乡还有这么高的荣誉,仔细看才发现“国家”“世界”这一行大字前还有几个蝇头小字——“正在积极申报”。

郝白还有更切身的感受:这半年里,郝白陪着兄弟乡镇教办校长携其夫人或情人、县教育局各位科长携其夫人或情人、原平市教育局各位处长携其夫人或情人,爬了一趟又一趟的汉寨山,走了一遍又一遍的忘情川,有时候一天就得爬两趟,上午一拨,下午一拨,后来不知道哪个孙子鼓动景区们开发了夜爬的新业态,打出宣传口号“带她观云海,和她看日出”,一下子就把教育系统里的老文艺青年沉寂多年的骚动的心彻底骚动起来,纷纷购置登山鞋、登山杖、登山包,络绎不绝,前赴后继,组团来爬。来了以后,手持登山杖,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把包挂在郝白身上,开始没日没夜的夜爬。郝白上午陪爬陪笑陪唠,下午陪爬陪笑陪唠,晚上任务更重,不仅要陪爬陪笑陪唠,还要憋出一首好诗——这帮老货不仅爬山观云海、看日出,看了之后还要诗兴大发、口占一绝,郝白还得赶紧来一首唱和。关键的问题是,这些老文青的共同点是都喜欢写点什么,不同点是不知道他们爱写什么——有的喜欢写绝句,有的喜欢写律诗,有的喜欢写现代诗,有的喜欢写散文,搞得郝白每次都是一边夜爬一边打好几个腹稿,才能应付得了。弄了一阵子,楚鹿乡这两大景点,把郝白练的闭着眼都能轻车熟路上山下山。

二胖有一句他自己写的并且他自认为的至理名言:一个再漂亮的绝世佳人,让你白天睡、晚上睡,不出半年就烦的够够的、透透的。果然,后来各级领导去烦了,同时也可能是对身边的夫人或情人厌烦了,开始携情人以外的情人,转战野山,享受野趣,不亦乐乎。明珠岭作为楚鹿乡的大山大岭,自是绝佳去处——去的人多了,野山都不那么野了,几个村支书联合搞起了农家乐,建起了红砖小院,任上山来的游客,想幽会的幽会,想野合的野合。

农历七月的楚鹿乡,虽在盛夏,却没有丝毫溽热,依旧不与人间同寒暑。这天上午,范国增去外地学习,专门打来电话安排郝白接待贵宾,前往明珠岭野游,约定在乡政府门前见面。不多时,一辆越野车呼啸而至,车上一男一女,男的就是范国增千叮咛万嘱咐务必接待好的贾主任了。郝白感觉此男此车,似曾相识,却想不起在哪见过。

深入明珠岭,路过垴头村时,忽然下起雨来。雨打车窗,远山如黛,绿草翠滴,一切都更有生机和情趣了。一男一女都很兴奋,车也开得轻快,拐弯时也不减速,激起水花如浪,路边正有一人披着蓑衣,赶路疾行,不巧溅了一身,大骂不已。一男一女毫不理会,大笑而去。

行到山底村,车尽其用,停到村委会门口小广场。郝白领着二人,绕道村后小路上山,逶迤而上。其时世间盛暑,而山中初夏,云行雨施,青山也湿,青衫也湿。近午时分,登到山顶,直接安排到垴头村老支书的农家乐小院吃饭,老支书的二儿子狗娃掌勺,知道是乡教办安排、公家结账,各种山珍野味,此时不上,更待何时!一时间,山猪、山鸡、山菌全部做好上桌,只恨此山不争气,没有山参,不能以一当百。

酒足饭饱,郝白自去和狗娃闲扯淡,聊天气,聊山川,聊熟人——比如三猴儿。二人坐在屋檐下观云赏雨,贾主任和女伴自去翻云覆雨。待人间云散雨收,天上云却越聚越厚、雨却越下越稳。眼看雨势有越来越大的意思,三人赶紧下山,赶到车跟前,只见汽车委顿在地,四个轮子被扎成了马蜂窝,车身上还用油漆写了一行字:有本事,你再溅老子一身水!

贾主任仰天大骂,山民刁蛮,人心不古,我日山底村。立时就有几个山底村的闲汉围拢过来,欲胖揍贾主任,共享其女伴。郝白赶紧劝解,搬出村上老支书的大名才解了围。此时修车无人,联系老唐的摩托车、老秋的公交车均无果,靠着两条腿,难出楚鹿乡,又下着雨,无奈又带着贾主任和女伴二次上山,返回狗娃的小院。

这一番上下折腾,雨打风吹,累得贾主任和女伴只剩喘息,再无淫乐之心。狗娃看着天发愁:“雨再这样下,恐怕要出大事。”

等到下午四点,贾主任身有要事,着急要走,郝白终于联系上老唐,披着雨衣骑着摩托车候在山底村。贾主任撇下女伴,跟着郝白,冒雨下山,老唐载着二人,疾驰而去。刚到乡里,送贾主任上了公交车,老唐有幸和郝白一道送了贾主任这样的大领导,与有荣焉,挥手道别,媚笑未已。忽然一个电话打来,老唐接起来一听,脸色瞬间僵住。

“我的娘啊,我哥出事儿了!”调转车头,直奔垴头。

郝白深知校长,生活作风不硬而身体素质过硬,脑补着校长被对方——也就是女方的老公抓奸在床,或者被本方——也就像校长夫人生擒活捉的画面,得意的一笑,都忽略了爬山造成的腿疼,边笑边回宿舍休息。

正沉沉睡着,被志超电话吵醒:“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你咋还睡呢?!”郝白一头雾水,表示茫然无知。

“发洪水啦,全县的公安正在赶往楚鹿乡,我一会儿就到了!”志超一语惊醒郝白。窗外雨声正疾,推门出去,乡政府大院里喝令声、喊叫声、哭闹声响作一团,党政办公室里人影闪动,到处忙乱。

“大水冲下来人啦!”一个人慌慌张张跑进大院报信,武默三带领众人出去,就在乡政府对面的楚鹿大酒店,大酒店跨河道而建,楚河在此形成一个臂弯,折回东下。平时细水长流的楚河,此时洪流如怒,裹挟着猪、牛、羊、鸡、鸭等活物,夹杂着生活垃圾、断木碎石等死物,轰然而下。在臂弯的缓冲之处,一具尸体俯身而卧,不辨面目。

洪流滚滚,谁也不敢下去捞人。不多时,风雨之中驰来一辆摩托车,老唐滚身下车,扑到河边,看着尸体大哭大喊:“哥啊!”

这尸体,竟是刘炳牛。

洪水来时猛,退时快。午后雨住河退,消防队员和警察下河打捞,拖上来,反过身,虽然泡肿,但郝白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是刘炳牛。老唐伏尸恸哭,郝白、志超等人上前劝慰,各怀悲痛。老唐边哭边讲,娓娓道来述出刘校长之死。

原来,大雨竟日,学校后山忽然崩裂垮塌,瞬间湮没厕所、濒于宿舍,学生们惊吓过度。垴头村小学靠一石桥相连,孤悬山外,刘校长担心发生更大危险,当即组织全校师生撤离。各班学生由老师带领,按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顺序,有序离校。

校长独守桥头,岿然不退,当最后一位小学生安全撤离后,校长正要过桥,突然洪水暴涨,瞬间没过桥面,猛地把整座桥身整体端起,校长避之不及,逃之不及,站在桥上随波而去,只一瞬间,桥身没于洪流,校长再不可寻。

后来据代教历史的白静雯回忆,在被卷入洪流的那一刹那,校长回头与在场师生对视作别,神情之坚毅,气度之慷慨,令人想起中流击水的祖逖、族人殿后慨然赴死的土尔扈特部勇士,方知古之多少英雄,并非虚构,而是真有其人其事。

观者无不悲伤,闻者无不动容。

只听“啪啪”两声耳光,清脆发亮,志超上前扑倒在刘炳牛尸身前,嚎啕大哭。

郝白没想到曾与校长不共戴天的志超,也被校长的英雄事迹感动流泪。

老唐收整了刘炳牛尸身,想借个车拉回垴头村家里料理后事。众人都感动刘英雄之壮举,但都嫌恶刘英雄之秽气,一时无人应声。

郝白心说校长既是老领导,又是教育系统同仁,断不能弃之不顾,惹人心寒,忽然想起去年大阅兵时齐高山淘换回来的破吉普车,还扔在乡政府后院的角落,赶忙跑过去开,没想到风吹日晒时隔一年,竟然十分争气,一下子发动起来,引擎轰鸣,仿佛此车在此等待,正为今日之事,正为送归英雄。

郝白把车开到楚鹿大酒店门口,车身锈绿,斑驳光影,巍然而立,自有威风,仿佛金陵城外的六朝王侯墓前神兽。

老唐、志超把校长尸身安放车里,默然登车,在众人围观之下,缓缓驶出人群,驶向垴头村。

此时,夕阳斜长,送英雄归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