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县城青年之入世 > 第79章 身份

第79章 身份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县城青年之入世!

夜晚,可以用来失眠,也可以用来思考。人一到晚上,就容易思考人生、反省总结。此时此刻,郝白就在胡思乱想:短短这几天时间,没干别的事,主要就是陪床。从给老爹陪床,到给石必成陪床,再到给胡慧君陪床——胡慧君这不止陪了床,而且还接了生。郝白仔细想了想,说这几天主要是陪床显得思考的层次太低了,往深了说,这几天经历的是各式各样的生死,或者说是不同类型的生死离别——父与子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男人与女人之间、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以及水与火之间,除了“死”,还有“生”——呃,就是郝宝儿。郝白心说,如果老爹知道了我这稀里糊涂多出来这么一个情况,一定会气得再次昏迷不醒。但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有的人哪怕你认识了一百年,你也不会为之多花一分钱;有的人哪怕你只多看了一眼,也心甘情愿义无反顾说出爱你一万年。

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因为一把火,火了。崭新的医院大楼,因为线路问题引燃大火,最后虽然没有夷为平地,但是烧成了空壳子,烧成了毛坯房,烧成了炭黑体。不幸的是,这个楼不能再用了,将来倒是可以当火灾事故警示教育基地,幸运的是,火情发生在白天,没有造成什么人员的伤亡,有一些受伤的都是二楼三楼跳楼逃生时摔伤的,或者从楼梯上摔倒的崴脚的,所以火灾之后原平市各大医院骨科患者爆满。起初,郝白从各大短视频平台,刷到了很多医院起火的新闻,此事一度也曾冲上本地热搜,后来郝白忙着照顾胡慧君娘俩,就没怎么顾上再看手机。

自己刷着短视频,把自己刷出来,是一种奇怪的体验。之所以说是奇怪而不是奇妙,因为刷出来的视频,不一定是好事——郝白就体验了。晚上,胡慧君和郝宝儿已经熟睡,郝白忙忙碌碌了一天,终于可以躺下休息一会儿,刷着手机,百无聊赖,想看看这把大火在热搜上到了什么程度,却意外地发现本市的一众网红集体静默,要么是吃喝玩乐,要么是风花雪月,要么是扭腰晃臀,好像对此事一无所知。一个个视频划走,一会儿刷着刷着倒是刷出了自己:

来自“原平视野”官方账号的置顶新闻——《不离不弃、伉俪情深》。文案是这样表述的:“今天,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意外发生一起火情,现场的无人机拍摄下了一段感人的画面:一对小夫妻从容不迫地赶到了安全地带,怀孕的妻子行动不便,年轻的丈夫始终把爱妻抱在怀中,捧在手心,当温暖的水柱腾空而起,那是他们遇到过的最浪漫的洗礼!”云云。画面是这样呈现的:烟熏火燎的郝白,抱着烟熏火燎的胡慧君,温柔的消防车水柱适时而下,胡慧君小鸟依人自不必说,郝白看起来既有相濡以沫的温存,更有顶天立地的气概,画面既拍出了一种“恩爱两不疑”的情深义重,又呈现出了一种“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生死与共,更展示出了一种“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的心弦感动,画面的最后,还随机采访了几位围观群众和路人,其中有石必成岳父和其他几位当时“现挂”的家属,大家一致认为,这位年轻人——就是说的郝白,真是一位负责任、有态度、很男人的大好青年。石必成岳父还对着镜头认真补充,说,这位大好青年一开始只顾着自己逃出来,后来可能良心发现大感不妥,然后又返回医院大楼救出了自己老婆——同时也就一并救出了当时还未出世的孩子。

郝白彻底懵逼了,愣住了,呆掉了。这他娘的到底是什么情况?!人的身体构造充分彰显了造物主的神奇,当一个人的脑子麻木失灵的时候,身体还能在无意识的状态里充分运动——此时的郝白,大脑一片空白,但手指运转如风,飞快地上下滑动,视频越刷越多,各种官方号、个人号,特别是之前的本市的一众网红,好像又集体苏醒过来,对《不离不弃、伉俪情深》这条视频纷纷转发点赞,还有二次加工再制作的,重新推出了《有这样的老公虽死无憾》《感动中国好男人》《患难见真情》《谁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等等等等短视频,下面的评论没有围绕“火情”主题的,基本都是围绕“爱情”主题,主要有正面和负面两大类,正面的说,“这个男人让我重新相信了爱情”“谁说爱情已死”“这样的好男人给我来一打”“原平男儿多情种”等等等等;负面的说“这哥们估计也是实在没办法,原平市娶个媳妇彩礼就得20万,不救这个不行啊,关键是没钱娶下一个啊”“无人机都全程跟拍着呢,把这个兄弟逼上梁山,不回去救媳妇还不得被网民骂死”“大家注意看啊,媳妇马上要生了,估计这家伙主要是想救孩子,男人啊男人”,等等等等。

点赞过万、评论上千......数据仍在飞涨,随着传播范围越来越广,郝白脑袋越来越大。郝白看了看窗外,夜空一团漆黑,仿佛平静的大海,看不到汹涌的暗流。郝白反复细看首发的视频,里面除了郝白和胡慧君,其实出现的主要人物是石必成岳父。想到这一节,忽然想到白天在医院里遇到石嫂,石嫂眼神躲闪,看来是已知此事,心中有愧,不敢直视。郝白明辨善恶,知道石嫂无此心机,必是石必成岳父作怪,心说好你个老王八蛋,咱们江湖有缘,来日方长。

胡慧君忽然醒来,看了看郝宝儿,又看了看郝白,问道:“你说,一个男人,如果看过了一个女人生孩子的样子,是不是就再也对这个女人提不起兴趣了。”郝白脑子正乱成一团麻绳,表示此话有几分道理,还随口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有这么一段——当年阿紫被打断肋骨之后,萧峰足足服侍了她一年有余,别说送茶喂饭,连更衣、梳头、大小便等等亲昵的事也不得不为她做。所以虽然阿紫爱慕乔峰,心心念念是和姐夫天长地久,但乔峰心里只有阿朱,对阿紫只有亲情没有爱情——依我之见,也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意思:你想啊,每天连大小便都伺候了,估计计算是真心喜欢也给消磨在日常细碎里了,肯定是爱不起来了。另一个故事是李敖,李敖第一任妻子是宝岛台湾演艺圈和林青霞齐名的当红女星胡因梦,惊艳出尘,但那又怎么样呢,老李怎么说,“我是个完美主义者,有一天,我无意推开没有反锁的卫生间的门,见蹲在马桶上的她,因为便秘满脸憋得通红,实在太不堪了。”当然,如此私密之事对着媒体随口说出来实在不应是文人所为,不过更妙的是胡因梦的回应:“同一个屋檐下,是没有真正美人的。”这岂止是美人,更是才女。郝白对胡慧君进行最后总结,说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你说的是有道理的。

二人静静地闲聊。夜风骤起,灌进屋来,吹得窗帘飞起,宁静之中倒是添了几分诗意。护士推门进来,低头检查了一下,说是要给孕妇清理恶露,喊郝白过来帮忙。郝白不知道什么是恶露,但听这名字就知道来者不善,一时犹豫,被护士训了一顿:“你们这些男人啊,过来帮个忙怎么了?看你那个样子,还嫌这嫌那的!猴急高兴的时候怎么不嫌弃呢?就这么当老公的吗?”说的郝白欲辩不能,欲退不能,无奈上前,勉力为之。

郝白的脸很红,不敢看也不愿看,更不敢看胡慧君。后来实在无处可看,就偷偷看了看胡慧君,结果发现胡慧君的脸更红,红得说明更不敢看郝白。这事闹的。

好不容易事情办完,护士走了。郝白和胡慧君都长出了一口气。胡慧君问,刚才的情况,我像不像胡因梦,你像不像李敖?郝白说,不像啊,你的姿色不如胡因梦,我的才气傲气不如李敖,关键的关键,是咱们也没结婚啊。胡慧君又问,那我像不像阿紫,你像不像乔峰?郝白笑了,说这差的更远了,你没有阿紫那样的古灵精怪和乖张歹毒,我更没有乔峰那样的盖世武功和英雄气概。胡慧君再问:“那你有你的阿朱吗?”

这话把郝白问住了。郝白先想到了小尹,伊人静好;又想到了程倩,倩影浮动;还想到了小雨——感觉那好像已经很久之前的事情了,那天也是一个雨夜,所以在心里她叫“小雨”,今天也是这样一个雨夜。郝白心说,难道每次遇到这样的雨夜,就要遇上一个陌生的姑娘吗?

想到了小雨,郝白仔细打量了一下胡慧君,联想种种,心说:她不会也和小雨一样吧?胡慧君奇怪:“你这样看着我干什么?”狡黠一笑:“回答得这么犹犹豫豫,比护士让你过来帮忙更犹豫。看来,你不仅有阿朱姑娘,估计还有阿紫姑娘,还有阿碧姑娘。”胡慧君一连说了《天龙八部》里三个姑娘,和郝白心里闪过的个数一样,不禁心下一惊:看来女人的第六感是真准啊。

窗外风更急、更紧、更冷了,吹得树枝摇晃,光影乱动。现在是暴风雨的前夜。郝白又看了看手机,犹豫了一下,还是关机了。

“你是哪的人啊?”郝白终于问出了这个问题。其实郝白想问的是一连串的问题: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做什么工作?怎么一个人来生孩子?你的家人呢?你的老公呢?等等等等。

听着郝白的问题,胡慧君陷入了沉思。硕大的雨点开始打上窗户,疾风骤雨,终于来了。过了半晌,胡慧君说:“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的人。”胡慧君拿出身份证,交给郝白,上面写着“住址:山河省原平市陶州县金镇大矿3排6号”。郝白说,你是陶州县的啊,咱们都是邻县,你是金镇大矿的啊,那可是个洋气的地方。

金镇大矿,是原平市唯一的公立大矿,是国家级的矿山基地,为新中国建设立下过汗马功劳,在原平市一带大名鼎鼎,威名赫赫。郝白从小就听说过,那里的人,都是从大城市来的,说话也好听,走路也好看——郝母说他们小的时候,还有小姐妹慕名而去,专门跑到金镇大矿,去学人家是怎么说话的,去学人家是怎么走路的,结果后来人家的声调和步态没有学会,自己原来的声调和步态倒是给整不会了,学了个四不像,演绎了现实版的“邯郸学步”。

郝白把这个故事讲给胡慧君。胡慧君笑了,说哪有什么说话好听、走路好看,我怎么不知道,从大城市来的倒是不假。胡慧君爷爷奶奶那一辈儿是矿山工程师,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三线建设,在时代大潮奔涌下从上海来到了原平市陶州县,将毕生所学和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金镇大矿,在这里成家立业,落地生根。当时的金镇大矿,号称全国无俦、亚洲三甲,发展地又快又好,鼎盛时期每天外运煤炭的火车、货车排成长龙,卫星都能拍的到“金镇长城”。胡慧君的父亲一开始当了矿工,后来不甘于此,向往外面的世界,想要回原籍发展,被家里和矿上批评:“什么‘原籍’?这就是你的原籍!”胡父到底不甘心,联系矿上其他的上海子弟,奔赴上海滩打拼,那是激情燃烧的年代,风起云涌,风云际会,不少人成了逐浪造势的弄潮儿,也有人被时代拍在了沙滩上,更多的人经历的有潮起,有潮落。世事纷纷,都成一叹,每个人信奉的价值观不同,选择不同。

胡父只信一句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