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吾儿杨戬有大帝之姿 > 第236章 朝歌守卫战

第236章 朝歌守卫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吾儿杨戬有大帝之姿!

寒风如刀割般刺骨,天空灰蒙蒙的,仿佛连阳光都失去了温度。大地被厚厚的白雪覆盖,一片银装素裹,树木披上了冰晶,河流也凝固成了冰的长龙。

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生命显得如此脆弱,只有最坚韧的生灵才能在这片荒芜中生存。

远处的山峦,被白雪覆盖,仿佛是天地间最孤独的守望者。

大地被厚厚一层白雪覆盖,白茫茫一片,看不清尽头。偶尔露出的岩石,像是被冻裂的伤口,无声地诉说着自然的严酷。

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切生命都显得脆弱而渺小。动物们早已躲进洞穴,以躲避这刺骨的寒冷。

村庄里的人们蜷缩在简陋的房屋内,依靠着火炉和厚重的衣物抵御寒冷。

但外面的世界,却是一片荒芜和死寂,只有风的呼啸和偶尔传来的冰裂声,打破了这沉重的寂静。

山脚下,一座古老的城池孤独地矗立着,城墙上斑驳的痕迹见证了它历经的沧桑。

城池四周,是一片荒凉的平原,枯草在寒风中摇曳,偶尔可见几只野狼在远处徘徊,它们的眼睛在雪地中闪着幽幽的绿光。

就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一场残酷的攻城战即将上演。

攻城的军队从远方而来,他们的脚步沉重而坚定,战马的嘶鸣声在空气中回荡。

士兵们的脸被风霜刻画出深深的皱纹,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无畏。

随着一声令下,攻城战开始了。

攻城的士兵们扛着云梯,推着撞车,冒着箭雨和石块的攻击,向城墙发起了冲锋。

城墙上的守军也不甘示弱,他们用弓箭、石块和滚油进行还击,每一次攻击都伴随着惨叫声和血肉横飞。

攻城的士兵们不顾生死,一次又一次地冲向城墙,他们的身体被箭矢穿透,被石块砸碎,但他们的意志却如同北方的冰雪一样坚硬。

城墙上的守军在严寒中坚守,他们的手被冻得通红,但他们的心却是火热的。他们知道,一旦城墙被攻破,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家园都将面临毁灭。因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守护这片土地。

然而,战争的残酷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而改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墙上的守军开始感到疲惫,而攻城的士兵们却如同潮水般源源不断。

终于,一声巨响,城墙被撞车撞开了一个缺口,攻城的士兵们如同洪水般涌入城内。

城内的战斗更加惨烈,街道变成了战场,房屋变成了堡垒,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血腥和死亡。士兵们在狭窄的街道上展开肉搏,每一次挥剑都是生死的较量。房屋被火焰吞噬,居民们在火海中挣扎,他们的尖叫声和哭泣声在夜空中回荡,让人心碎。

战斗持续了数日,直到最后一名守军倒下,攻城的士兵们才宣告胜利。但这场胜利的代价是惨重的,城墙内外堆满了尸体,鲜血染红了白雪,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死亡的气息。

士兵们如狼似虎地冲进了已然破败的总兵府,房梁坍塌,瓦砾遍地,一片狼藉。

袁福通,这位曾在战场上威风八面的将军,如今却狼狈不堪,躲在一间密室之内,绝望地试图抵抗。但终究,他被士兵们从暗处揪出,五花大绑,如同待宰的羔羊,被无情地拖拽出府。

城外,闻仲骑着那匹传说中的墨麒麟,威风凛凛,其身后跟随的魔家四将,更是杀气腾腾,每一人都是战功赫赫的勇士。

当袁福通被押送到闻仲面前时,他那颓废的身影与昔日的雄姿英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闻仲的眼神中充满了不屑与愤怒,他的声音如同寒冬中的北风,刺骨透骨:“袁福通,你曾是朝廷的栋梁之材,为何要背叛国家,引发这场无谓的流血?”

袁福通抬起头,尽管身陷囹圄,但他的目光依旧坚定而充满了愤懑。

他大声反驳:“纣王昏庸无道,荒淫无耻,民不聊生,我袁某人起兵反抗,乃是为了苍生,是顺应天意!”

闻仲的眉头紧锁,他的怒火如同熊熊燃烧的烽火,无法压制。他手持长剑,寒光闪闪,怒斥道:“你口口声声说为民请命,却不惜让无数生灵陷入战火之中,你的所谓天意,不过是借口!”

袁福通怒目圆睁,正待再辩,然而闻仲已不再给他任何机会。他挥剑斩下,一道寒光划破空气,袁福通的头颅滚落尘土,血如泉涌。

这一刻,所有的怒火与反抗,都随着他的生命气息消散在风雪之中。

闻仲收剑入鞘,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喜悦,只有深深的疲惫与哀伤。

他骑在墨麒麟上,目光如冰,扫视着满目疮痍的城池。他深吸一口冷空气,然后下达了命令:“传我军令,班师回朝!”

他的声音在寒风中传递,士兵们虽然疲惫,却在听到回朝的命令后,精神为之一振。

他们迅速整顿队伍,收拾装备,准备启程。

随即,闻仲又高声宣布:“比干被人欺骗利用,图谋不轨,弑君造反,我等将回朝歌清君侧,还朝廷一个明君!”

四将闻言,面露肃然,他们知道这场战争远未结束,真正的对手还在朝歌,等待着他们的挑战。

四十万大军,带着胜利的余威,如同一条巨龙,缓缓从城池中蜿蜒而出,向着朝歌方向极速前行。

沿途的城关,无人敢于阻拦,只是远远看着这支浩浩荡荡的军队,心中惴惴不安。

消息传到朝歌,比干听闻闻仲班师回朝,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他原本以为城池坚守,可以拖延时间,未曾想到闻仲如此迅速地平定了叛乱。

比干心中明白,自己的阴谋已经败露,一旦闻仲回到朝歌,大商将再次面临巨大的动乱,下场将不堪设想。

他立刻召来了姜子牙,希望能从这位智者那里寻得一线生机。

姜子牙步履蹒跚地来到比干的面前,看着比干那张惊慌失措的脸,轻叹一声:“何以如此慌张,现在你是大商国君,造反的事那闻仲!”

比干紧紧握着姜子牙的手,声音颤抖:“先生,我该如何是好?闻仲势大,我……”

姜子牙闭目沉思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现在唯有一条路可走……”

姜子牙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深沉,他轻声道:“陛下,现在局势紧急,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以稳定人心。您不妨发布诏书,公开对闻仲的功绩表示赞赏,同时命其留下军队原地驻守,自己入京复命。这样既可表现出您的宽宏大量,又能暂时稳住局势。”

比干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他忧心忡忡地说:“姜先生,我担心闻仲未必会听从这样的命令。他如今势大,若是不从,我们又该如何是好?”

姜子牙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回答:“若闻仲不从,那他就是公然谋反,陛下可以名正言顺地调动大军,镇压叛乱。这样一来,天下人都会明白,是他先违背了君命。”

比干双手紧握,脸上的担忧丝毫未减:“可这样一来,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天下才刚刚平定,又要卷入战火,百姓苦不堪言。”

姜子牙微微叹息,他的眼中透露出一股无奈:“这是无奈之举,陛下。如今的局势,已无和平解决之道。我们只能尽力而为,保全大商的根基。”

比干沉默了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深吸一口气,命人速速起草诏书,以最快的速度传达给闻仲。

诏书很快就被传递出去,整个朝歌城内外,都在紧张地等待着闻仲的反应。

而在远方的战场上,闻仲接到了诏书。他展开那沉甸甸的诏书,目光从每一个字句上掠过,脸上的表情却是冷静如冰。

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坐骑的鞍座,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身后的魔家四将静静地站着,等待着他的命令。

最终,闻仲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远方的朝歌方向,他的声音在军中传开:“传我军令,继续前进。”

四将闻言,面面相觑,但没有人质疑,他们知道,闻仲的决定从未有过丝毫的差错。

比干听到闻仲抗旨的消息,脸色更加苍白,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再也不能有半点迟疑,立刻招来了姜子牙。

姜子牙看着比干焦急的眼神,沉声说道:“陛下,现在局势危急,我们必须立刻行动。速速召集大军,将朝歌周边的城关守军全都汇聚起来,构筑防线,以阻闻仲的进攻。”

比干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只能这样了。但朝歌的将领众多,我该命谁为元帅才好?”

姜子牙目光如炬,缓缓开口:“孔宣为人勇猛,神通广大且深得军心,不妨命他为元帅。而李靖夫妇和张奎夫妇,都是战功显赫的将领,可任副将,辅佐孔宣。”

比干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没有想到姜子牙会推荐这几位将领。他们虽然年轻,但确实是朝歌中的猛将。比干欣然同意了姜子牙的建议。

随即,比干下令,急召孔宣和李靖夫妇、张奎夫妇入宫商议。他们很快就到了,一脸肃穆地站在比干面前。

比干看着他们,语气坚定:“孔宣,朝歌现在危在旦夕,我命你为元帅,带领朝歌的军队,抵御闻仲的进攻。李靖、张奎,你们夫妇二人为副将,协助孔宣。”

孔宣等人听令,脸上露出坚毅之色,齐声应诺:“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托,誓死守卫朝歌!”

比干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安慰。他知道,这场战事关系到大商的存亡,他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孔宣等人立刻着手准备,调集兵马,加强城防,同时派出斥候,密切监视闻仲军的动向。

朝歌城内,一时间,战鼓雷动,号角连天。士兵们穿梭于城内外,将士们紧绷着神经,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而在远方,闻仲的军队已经浩浩荡荡地向朝歌进发。他们的步伐坚定,眼神中充满了决战的光芒。

孔宣站在城墙之上,目光如炬地巡视着城下的士兵们。他的脸上写满了严肃,手中的指挥刀不时挥动,发出一连串的命令。士兵们忙碌地搬运着石块、沸油和箭矢,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城墙上,弓弩手和石投手都已就位,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决战的光芒。

李靖夫妇和张奎夫妇也在城墙上忙碌着,他们检查着各处的防御措施,确保没有任何疏漏。突然,李靖上前几步,对孔宣说:“元帅,我有一计,或许能够减缓敌军的攻势。”

孔宣转过身,眉头紧蹙:“哦?何计?”

李靖低声道:“我们可以在城外挖掘壕沟,布置陷阱,以阻挡敌军的骑兵冲锋,同时在壕沟后设置伏兵,待其陷入困境时,一举将其歼灭。”

孔宣听后,脸色却是一沉,他不悦地说:“如今敌军即将到来,你却提出要分兵布置陷阱?这不是自乱阵脚吗?”

李靖夫妇对视一眼,张奎也开口支持:“元帅,李将军此计甚妙,若能成功,确实能大大削弱敌军的锐气。”

孔宣的脸色更加阴沉,他怒声道:“胡闹!现在城内外都需要人手,你们却提出如此鲁莽之策,是何用意?”

就在这时,一名骑兵疾驰而来,大喊:“元帅,姜大夫到了!”

孔宣一怔,随即转身下城迎接。

看到姜子牙,孔宣迎上前去,“姜大夫。”

姜子牙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直接切入正题:“孔将军,城防如何?”

孔宣胸有成竹地回答:“一切准备就绪,只待敌军一到,定让他们无功而返。”

李靖和张奎夫妇也上前汇报:“元帅,我们已经在城外设置了多处陷阱,且壕沟已挖,若敌军不察,必将大乱。”

姜子牙点点头,目光却转向了杨凌,似乎在等待他的意见。杨凌微微颔首,但他的眼神中却掠过一丝疑惑。

孔宣的话虽然高大威武,但杨凌总感觉他的气场与记忆中的孔宣有些不符。

记忆中的孔宣,乃是一个神通广大的高人,传说中的元凤之子,乃是排得上号的高手。

难道是找错人了?

杨凌心中暗自思忖,决定不动声色,先观察一番再作判断。

姜子牙似乎察觉到了杨凌的异样,但他并未多言,只是继续询问:“李将军,你们提出的计策,可有把握?”

李靖自信地回答:“姜大夫,我们已经多次模拟过战场情况,只要敌军一入陷阱,我们的伏兵便可立刻出击,将其歼灭。”

姜子牙沉吟了片刻,然后转向孔宣:“孔宣,你对此计有何看法?”

孔宣脸色稍显不悦,但还是硬着头皮回答:“既然李将军有信心,那我自然全力支持。”

杨凌看着孔宣的神色,更是觉得蹊跷。

孔宣的话语中虽然没有明显的反对,但那一丝不悦,似乎在透露着他对此计策的不满。

姜子牙并未深究,只是叮嘱道:“诸位,现在局势紧迫,我们必须团结一心,共同抵御敌军。孔宣,你是此次防御的主帅,务必要与李将军、张将军紧密配合。”

孔宣点头应是,但眼中的火光却难以掩饰。

杨凌见孔宣的反应,心中更是起了疑云。他悄悄使出元神传音之术,与李靖交流,希望能从他那里得知一些线索。

“今日元帅对你们的计策似乎并不满意,可有何隐情?”杨凌直截了当地问道。

李靖眼神微闪,低声回答:“杨兄,实不相瞒,我等与孔宣确有些小摩擦。我们提出的计策,他总是持保留态度,似乎对我们有所忌惮。”

杨凌眉头紧蹙,这与他对孔宣的印象大相径庭。

他觉得像孔宣这种神通广大的高人,不应该在这些小事上如此斤斤计较才对,如今的模样实在令人费解。

很快,杨凌找到机会,与孔宣单独相处。他故作轻松地用言语试探其对凤族的看法,试图从对方的回应中寻找蛛丝马迹。

然而,孔宣对于凤族似乎知之甚少,言辞中多有回避,这让杨凌更加确信,眼前这个孔宣并非他所知的那位元凤之子。

杨凌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他故意提起一些上古时代的往事,试图从对方的反应中察觉异样。

孔宣的神色渐渐不自然,他似乎察觉到了杨凌的试探。他的眼神中掠过一丝警惕,随即站起身来,对外面的侍卫说:“都出去,我有要事与杨凌单独商议。”

侍卫们退了出去,帐篷内只剩下杨凌和孔宣两人。

孔宣转过身,目光直视杨凌,语气中带着一丝冷意:“杨凌,你似乎对我有所怀疑?”

杨凌心中一凛,但面上却不动声色:“这话从何说起?”

孔宣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他沉默片刻,终于开口:“杨凌,你的眼光锐利,我不得不承认,我确实有些事情隐瞒了大家。”

杨凌紧盯着孔宣,试图从他的表情中读出真相。

孔宣深吸一口气,似乎下定了决心,缓缓说道:“我……我不是真正的孔宣。”

杨凌心中一震,他没有想到孔宣会如此坦白,但这又是何意?

孔宣看着杨凌震惊的表情,继续说道:“我只是他的一个分身罢了。为了稳定军心,我一直冒充他,直至今日。”

杨凌点点头,这个答案倒是符合他的认知。

他深深地看了孔宣一眼,缓缓说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何话可说?”

孔宣苦笑一声,他知道自己的秘密一旦暴露,局势将更加不利。

但他也知道,杨凌不是一个会轻易泄露秘密的人,他决定将一切坦白。

孔宣的声音微微颤抖,但他尽力保持着镇定:“我的本体正在闭关修炼,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刻,他才会出现。现在,我这个分身尽管力量有限,但也必将竭尽全力。”

杨凌看着孔宣,眼中闪过一丝理解。

他知道,分身的力量终究有限,孔宣此举无疑是在保护大局,同时也在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我明白了,”杨凌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肃穆,“既然如此,那你应该多听取李靖夫妇和张奎夫妇的意见。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将军,对战事有着独到的见解。”

孔宣的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他知道杨凌此言不虚。

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感谢:“多谢道友提点,我会虚心接受他们的建议,共同策划防守。”

随后,孔宣又好奇地望向杨凌,眼神中带着探究:“不过,杨兄,你的来历我一直很好奇。你似乎对很多事情都了如指掌,难道你也是某个门派的弟子吗?”

杨凌微微一笑,他并没有隐瞒:“我是人教的弟子。”

孔宣闻言,不禁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人教?那可是玄门正宗,圣人道统!道友你竟然是人教圣人的弟子,这实在让人意外。”

杨凌轻轻摆了摆手,示意孔宣不必过于惊讶:“世间之大,无奇不有。人教虽然低调,但也有我们自己的使命。今日能与孔将军并肩作战,也是一种缘分。”

孔宣点头,他的心中虽然仍有许多疑惑,但也知道现在不是追问的时候。他深知眼前的局势紧迫,必须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上。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之间似乎都有了一种默契。

他们知道,在这场危机四伏的战事中,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有望抵御强敌。

随后,孔宣和杨凌一同走出帐篷,重新投入到紧张的战前准备中。

孔宣开始更加虚心地听取李靖夫妇和张奎夫妇的建议,并与他们一起细化战术布局。而杨凌则在一旁默默观察,为他们提供着自己的见解。

朝歌城的防御工作更加严密,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最后的准备。

半月的时间转瞬即逝,朝歌城内外的紧张气氛达到了顶点。

终于,在一个清晨,朝歌城外的平原上,尘土飞扬,闻仲的大军如同黑色的洪流,汹涌澎湃地兵临城下。

在旌旗猎猎的军阵中,一个身着华贵战袍的将军骑在马上,手持长枪,目光如炬,正是闻仲帐下先锋张桂芳。

城墙上,孔宣身披战甲,手持长枪,目光如电地注视着城下的敌军。

此时,一个身着铠甲的使者骑马来到城下,高声宣读:“比干弑君,篡夺王位,其罪当诛!今日我等奉天命来讨逆贼,愿城内诸位明辨是非,速速开城投降,免受战火之苦。”

使者的声音在空旷的战场上回荡,试图动摇朝歌城内士兵和百姓的决心。

孔宣听罢,勃然变色,他走到城头最前沿,指着城下的闻仲大军,声如洪钟:“闻仲,你才是逆天行事的贼子!比干陛下仁德广大,深得民心,是大商真正的君王!

你们这些逆贼,竟敢颠倒黑白,愚不可及!”

他的声音宛如擂鼓,回荡在朝歌城上空,激起千层浪潮。城内的将士和百姓听到孔宣的话,士气大振,纷纷高呼陛下,表达他们对比干的拥戴和忠诚。

城下,张桂芳听到孔宣的怒斥,面色顿时铁青,怒火中烧。

他他手持长戟,指向朝歌城,厉声下令:“好一个孔宣,竟敢如此无礼!诸将听令,给我攻城!”

号角声中,闻仲大军开始猛烈地攻击朝歌城。

城下,云梯、撞车、投石车等攻城器械纷纷上阵,而城墙上的守军则用箭矢、滚烫的沸油和巨石全力抵抗。

孔宣在城头上指挥若定,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激励着每一位守城的将士:“勿惧!比干陛下在上,朝歌城坚不可摧!”

“弓箭手准备,石投手待命!”

随着孔宣的命令,朝歌城的防御开始运转起来。弓箭手们拉满长弓,瞄准敌军的攻城器械;石投手们则操纵着投石机,准备将巨石投向敌军。

闻仲大军的攻城梯如同森林般被竖起,士兵们蜂拥而上,想要攀爬城墙。但朝歌城的守军并不惧怕,沸油、滚石接连倾泻,将攀爬在梯子上的敌军烧伤击落。

李靖夫妇和张奎夫妇分别指挥着各自的兵力,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城外的壕沟和陷阱也发挥了效果,闻仲的骑兵在冲锋时陷入混乱,被伏兵乘机歼灭。

杨凌在上空静静观察着战场的变化,他知道这场战斗将是一场持久战,但只要守住朝歌,就还有胜利的希望。

随着战斗的持续,双方的伤亡不断增加,但朝歌城的士气却愈发坚定。孔宣的分身虽然力量有限,但他的指挥临危不乱,赢得了将士们的信任和敬佩。

李靖夫妇和张奎夫妇也都用兵如神,并且武力惊人,率领将士们牢牢地抵御住先锋官张桂芳的第一波攻势。

这场战斗从清晨打到黄昏,眼见难以寸进,张桂芳只能先下令退兵。

在鸣金声中,伤痕累累的将士们灰溜溜地退出战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