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在大夏窃神权 > 第228章 锦衣卫都得靠边站站

第228章 锦衣卫都得靠边站站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大夏窃神权!

屏风后面,大夏圣上再次开口道,“你请功的奏折中,为什么没有给你的弟子梅俊苍请功,还把他举荐给了青空规去办《法治报》,你就不怕伱这弟子心怀怨怼吗?”

对于这个问题周铁衣早就有了准备。

办《天京报》的其他人,周铁衣都请了功,但唯独梅俊苍不好请功,就是因为梅清臣还是大夏圣上心中的一根刺。

即使梅俊苍‘弃暗投明’,但很难保证大夏圣上不会有另外的想法。

所以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将梅俊苍隐藏起来,等梅清臣的事情消了之后,再寻找升迁的办法。

但是周铁衣选择了另外一种解决办法。

“我这弟子乃是戴罪之身,他父亲已经在奏疏上写得明明白白了,所以他虽然在《天京报》上有功,但也只是将功赎罪,我自然不该为他请功。”

“不过他的能力是我是认可的,为了防止天下人觉得我这弟子只是沾了我的功劳,所以我将他举荐给司律,若这次他的《法治报》办得好,那么自然由为天下秉公执法的司律请功,这样自然能够让天下人认同。”

大夏圣上认真思考了一番,笑着对天后说道,“这才是为弟子谋划的老师啊。”

天后附和道,“做事有理有度,不容易。”

大夏圣上再隔着屏风看向周铁衣,“若他《法治报》办得好,不用司律请功,朕也会赏他,功是功过是过,他父亲是他父亲,他是他。”

“谢圣上。”

大夏圣上看完了第一份关于《法治报》的奏折之后心情舒畅,原本这两天他还在思考怎么训诫周铁衣,让他不要在《天京报》上过于任意妄为,但是周铁衣的度掌握得很好,自己的训诫还没落下来,他就知道自己让出手中过多的权力,这很好,不像儒家一样贪得无厌。

“你第二份诛神司的改制……”

大夏圣上的尾音拖长,一时间自己也陷入了思量之中。

这份诛神司改制,周铁衣的选调进修制度,考功制度都是明面上的文章。

暗里的文章是如何废除大夏的补荫官制度,至少废除补荫官在诛神司内的影响,这涉及到的就是大夏圣上本身。

君无戏言,既然已经下达圣旨,加封了百户,千户,这官职是对方父辈用功劳换取的,当时整个天下也认可了,这个时候自然不好收回。

虽然大夏圣上也想要收回,但他还是在意自己的颜面,甚至这不仅仅只是颜面的问题,也是大夏圣上自己的信用问题。

周铁衣开口先说大夏圣上最容易同意的问题,“请圣上为诛神司精锐开兵冢,以培养诛神司新生力量,抵御各方蠢蠢欲动的神孽。”

大夏圣上冷笑道,“你听到了哪些神孽在蠢蠢欲动?”

周铁衣神色一肃,这冷笑倒不全是怪罪他挑破这个话题,而是大夏圣上从圣位上跌落,现在确实很忌惮神孽问题。

朝堂上的百官,大夏圣上可以讲规矩,所以即使实力降低,但他仍然认为自己能够把控大局。

因为朝堂之上的主流学说,仍然是‘君主制’,即使最民本思想的墨家,也没有任何提出废除君主专制的思想流传开,顶多要求赋予底层民众更多的权力。

所以先天占有大义的大夏圣上,对于百官的压制更强。

但是神孽可不会讲那么多规矩,祂们是最不希望大夏圣上真正登临圣位的存在,更甚于太子和儒家。

周铁衣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各州镇抚使都有相应的禀告,之后我回去整理一份文书,再上呈给圣上。”

他没有在大夏圣上面前专门提及太行山的事情,因为诸多布置已经导向了太行山,不用再走大夏圣上这条线,那样反而会让大家最后复盘的时候,觉察到整个过程太过于刻意。

听完周铁衣的奏对,大夏圣上手指敲了敲奏本。

兵冢是大夏的底蕴之一。

每一次开兵冢,都会让一大批新生代实力飞速进步,也会消耗自身的底蕴。

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前线立了大功,大夏才会打开兵冢,借由将有功将士的尸骸送入兵冢之中,顺带着让其他人得到好处。

“诛神司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是该为诛神司开几次兵冢了。”

大夏圣上最后做出了决断。

诛杀神孽,诛神司始终是一线部队,相比于诛神司,各州的守备部队都要排在后面。

“臣替诛神司谢过圣上赏赐。”

周铁衣下拜道。

大夏圣上语气恢复正常,“有功就赏,认真做事。”

随后他对苏洗笔一阵低语,然后苏洗笔取来一枚虎符,让小黄门递给周铁衣,“两个半月之后兵冢开启,你拿着这虎符进去,自有机缘,这是朕单独赏赐给你的,兵冢开启之后,你再将这枚虎符还回来。”

虎符整体都是以兵冢沉铁锻造而成,上面鎏金了四十九个变幻的龙章,整体极为阴冷,即使在夏日握着,也如同寒冷一样。

入手的一瞬间,周铁衣就知道这是一件极为珍贵宝物,而且虎符自古就是调集大军的象征……

大夏圣上继续说道,“你如此大张旗鼓地开启兵冢,神孽一定知道了消息,所以这次的事情不仅是奖赏,其中还有凶险,朕不希望你将功劳办成坏事。”

周铁衣神色认真,“臣明白。”

兵冢存在于玉京山之下的幽冥之中,以前有大夏圣上镇压,当然没事,但现在周铁衣开启兵冢,神道即使没有准备好,估计也会让一些特殊的三品神祇前来尝试一番。

若是失败了,也就损失一两位三品神祇,代价可以承受,若是成功了,好处巨大。

确定了两个半月之后开启兵冢,接下来就是确定诛神司这两个月的俸禄问题了。

在奏折上周铁衣也详细阐述了诛神司俸禄的来源。

税制改革。

至少是天京的商税初步改革。

自古以来,税都是国家和百姓绕不开的重要一环,本身的核心在于人为的控制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只不过在封建时代,这个核心思想没有被明确定义,所以国家的税收有种凌乱的美。

王朝早期,休养生息,税收一般都会很轻,而一旦到了中晚期,整个社会财富失衡,税收不仅不会帮助社会财富向优良的方向再分配,反而会加剧社会的贫富分化。

底层的百姓面对各种苛捐杂税,而上层的获利阶级却可以通过权力地位来免除税赋。

而其中商税又因为商人们极强的流动性,所以更加难以准确的征收,所以儒家和法家才会强烈贬斥商人阶级,因为他们的学说难以从商人阶级身上获利。

反而是农民阶级这种稳定的,甚至一辈子和土地绑定的生产关系才是儒家和法家推崇的。

“你所言的查商税会不会影响到普通百姓生活?”

这是大夏圣上最关心的问题。

周铁衣肯定地回答道,“请圣上放心,我所言之策,首先只涉及到中上层的官员,商人,是从他们之间的利益输送中收拢税收,供养诛神司,多余的钱财也会进入国库之中,而且这一轮税改,可以先在天京试点,若有任何不协之处,圣上自可拿我问罪,平息民愤。”

大夏圣上忽然对天后笑道,“之前朕还说他油滑得很,没想今天倒真的忧国忧民起来了。”

随后他沉吟片刻,“你自去做,只要不伤到百姓,其余的事情不用多想。”

他已经可以想象,周铁衣从斩断百官补荫之路之后,这一轮查税又得得罪多少文武百官了,而且这是‘死仇’,比那些直言贪腐的清流更严重的‘死仇’,所以他能够更放心重用周铁衣了。

不等周铁衣开口第三件事,大夏圣上继续说道,“至于你说的废除百户,千户,这件事有待考量。”

有待考量的含义就是暂时不办,周铁衣当然听懂了,反正他在奏折中也写明白了,先通过百官卡诛神司月俸这件事,诛神司去卡百户,千户的月俸,让他们知难而退,而大夏圣上自然也更钟情于这种较为稳妥的办法。

而且周铁衣对诛神司的改革很多,即使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但谁知道这么多改革夹杂在一起,他会不会忙中出错呢,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先改基层,等基层稳定下来,再处理中层,这也是稳妥的处理办法。

“臣知晓。”

周铁衣没有心思在这件事上和大夏圣上据理力争,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天京的百户,千户在和神孽的战斗中死上一批,到时候能力不够的,自然就会知道退了。

从御书房出来,周铁衣一路轻快地穿过御花园,这次的奏对,除了废除百户,千户这个小问题仍然留待商榷外。

他最重要的,就是让大夏圣上同意诛神司的权柄再次膨胀。

一个完全掌握舆论权,军事权,以及财政权的部门。

这种堪称怪物的权力机关即将在自己手中诞生,而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都还无法意识到这三项权柄组合在一起的威力。

自己还是这个部门的督查院长,那么即使是五品官,也足以横扫天京的百官了。

儒家是无冕之圣,那么自己就是无冕三司!

若真的让自己的谋划成功,达到自己理想的诛神司最终形态,那么前世的锦衣卫都得靠边站站。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