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宋小商圣 > 第262章 狂怒的陈元璋

第262章 狂怒的陈元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宋小商圣!

“并无大事,只是前来向王姐借用《晨曦纪报》一观。”

言罢,徐妙锦缓步走向王绮梦身边。

“徐妹妹,你也对此感兴趣?”王绮梦眼中闪烁着惊讶之色。

“自然感兴趣,里面的文章十分精彩动人呢。”徐妙锦笑意盈盈地答道。

\太棒了,从今以后,我们两位魔法姐妹之间的话题将更加丰富多彩。\ 王绮梦微微挑动眉心,含笑轻启朱唇。

\只是,我没能抢购到《奥术时报》……\ 徐妙锦的眼眸流露出一丝遗憾之色。

\连姐姐派遣出去的信使也没能得到,最后还是以两枚星辰银币的代价,在神秘集市上购得的呢。\ 王绮梦轻轻掩口笑道。

徐妙锦的目光落在镶嵌着魔法阵图的桌案上的《奥术时报》,不禁开口道:\在传说讲述者的叙述中,我片段式地听闻了一些内容,犹如魔法符咒般勾起我的好奇心,真想立刻知晓这份报纸上的所有秘密!\

王绮梦掩嘴轻笑,接着拾起那份报纸:\徐妹妹,我们去你的书房,一起分享其中的奥秘吧。\

说完,两人携手走出充满魔法气息的宫殿。

留下陈铭独自一人,守候在空荡荡的居所之中,低声自语:\《奥术时报》的魅力,竟至如斯!\ 他忍不住感慨万分。

不仅男性魔法师们对此爱不释手,连女性巫师也同样对其痴迷不已。

这恰恰证实了陈铭当初选取《奥术时报》内容板块时的明智之举——既有揭示时局变幻的政治新闻,深邃专业的魔法论文,也有种种魔法世界秘闻趣事以及奇异冒险的故事。

正因为此,《奥术时报》得以同时吸引住男女两类截然不同的读者群。

然而,更让陈铭始料未及的是,《奥术时报》竟然是洛阳纸贵,唯有在暗影市场上高价竞购方能得手。

这一认识让他内心充满了欢喜之情,他深知凭借《奥术时报》,未来定会财源滚滚。

几天之后,承载着《奥术时报》的魔法马车抵达了魔法帝国首都——翡翠京畿。

一行人毫不停歇,立即在都市各条街道上开始高呼售卖。

\《奥术时报》,限时免费发放的《奥术时报》!\

\秘法部长达努瓦因叛国罪被皇家审判庭执行死刑,全家无一幸免。\

……

\众多精彩绝伦的消息,只在《奥术时报》中独家披露!\

\每位市民限领一份,欲得从速!\

这些叫卖词早已精心准备妥当,一如之前在武昌城中的宣传模式。

相较于武昌城,翡翠京畿无论是繁荣程度还是人口规模都要更大得多。因而,当叫卖声响起之际,大批民众立刻簇拥而来。

尽管许多人对于《奥术时报》的具体含义一头雾水,但一听“免费”二字,大家瞬间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于是乎,民众们纷纷蜂拥而上,片刻之间,那位大声吆喝者手中的报纸就被一抢而空。

如同武昌城那次的情形,识字之人专心致志地研读,而不识字的则求助他人,恳请他们为自己解读报上的文字内容。

然而,与武昌城有所不同的是,京城的居民在阅读有关武昌的新闻时,往往会略过不予细读。

随着《奥术时报》在京都的广泛流传,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快,一份《奥术时报》辗转到了陈元璋的手中。

\陛下,这是何物?\

陈标的视线紧紧盯着手中的报纸,满脸困惑。

\似乎叫做《奥术时报》,乃是六皇子所创制的。\

陈元璋翻阅着报纸,随口回答道。

\六弟这次又弄出了新花样啊!\

陈标兴致勃勃,嘴角浮现出一丝欣赏的笑容。

不得不承认,六皇子的确是个极具天赋的人物。

在遥远的奇幻王国里,名为辰煌帝国的土地上,总是流传着各种奇异的发明。

陈元璋目光如炬,一目十行地疾扫过眼前的《星河纪事报》。

“楚域的丰盈粮仓统计数据已汇总,果真,六殿下辖下的领土相较于其余领主的疆土更为富饶不少。”

“武昌领地的税赋变动现象,倒是值得其他领地借鉴学习。”

“岂有此理!王巡查使竟然私藏佳人,此举有失体统!朕必须令银月卫队彻查此事,查明这位王巡查使的真实身份!”

陈元璋的声音犹如雷霆之音,传入陈标的耳畔,引发了他的极大好奇。

六弟这份《星河纪事报》,看似颇为引人入胜,所载之事千奇百怪,无所不包。

“六弟竟刊印这样一份《星河纪事报》,他究竟有何意图呢?”陈标满腹疑云,百思不得其解。

陈元璋反复翻阅着报纸,眼中同样闪烁着不解之色。

“朕也十分困惑,莫非六弟放弃了拓宽魔法传送阵的工作?”

然而就在下一刻,陈元璋的目光落在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标题上,愤怒之情瞬间升腾。

“楚王后宫佳丽无数,却如妖兽般勇猛异常,其中缘由究竟为何?”

“真是恬不知耻,竟以此为主题撰写一篇长文!”他怒斥道,“且观其言辞措辞,明显出自六弟之手无疑。”

“这孽障,简直是给朕丢脸丢到了家!”陈标的劝慰声传来:“父皇息怒,六弟这样做,必定有其深远之意。”

“休要替他求情!朕要亲笔写信质问他,此举背后究竟意欲何为!若他无法给出合理解释,朕定要严惩不贷,断他修炼魔力之腿!”

陈元璋的脸颊之上青筋暴露,胸中怒火犹如烈焰般炽热。

六弟这个孽障,竟敢做出这般荒唐之举,将这种话题公诸于众,让人人都能看到,实在是玷污了皇家颜面!

随即,一匹骏马踏风疾驰,承载着陈元璋愤怒的质询信,朝武昌方向飞驰而去……

另一边,在武昌城内。

陈铭并未等到送报纸的队伍归来,反而首先接到了来自陈元璋的书函。

打开信件的瞬间,陈铭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怒火。

毋庸置疑,肯定是父亲看到了那份《星河纪事报》,对其部分内容颇感不满,才会发来质询。

陈铭匆匆浏览完书信,低声自语道:

“正如预料,父皇确实因为报上的内容对我发难了。”

然而,历经多次类似风波之后,对于陈元璋时不时勃然大怒的表现,陈铭已经习以为常,不再恐慌。

既然父亲有所询问,那就如实回答便是。

陈铭提笔疾书,回信的核心只有一个——一旦《星河纪事报》取得成功,筹集修建贯穿南北的元素石板大道的资金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将回信发出后,《星河纪事报》的运送队伍终于归来,并带回了两条消息。

一则好消息:《星河纪事报》在武昌周边城镇甫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随后更收到了众多民众的好评如潮。

一则坏消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