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爆发战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岁千秋!
明德五十二年冬月,西北战事爆发。
沉寂了五十余年的察合台,以一骑骑兵,吹响了玉门关尘封多年的号角。
狼烟燃起,守边大将顾时亲自领兵驻守,探子回报,察合台的骑兵来去如风,约莫有五万。
消息传回京城,一片哗然。
原来传闻多日的战事,对手竟如此孱弱,以区区五万骑兵就敢开战。
且不说察合台地处荒凉资源匮乏,单以人数论,顾大将军手里就有十万将士,而太子从京城集结的兵力,就还有二十万。
以三十万对五万,只有一个毫无悬念的结果。
此刻,没什么消息比朝廷即将打一场必胜的胜仗,更让百姓自豪的。
所以京城百姓对于战事的到来,不仅没有丝毫恐慌,反而感到兴奋。
胤月朝有天子守国门的说法,而当今圣上已经七十多岁的高龄,不适合再长途跋涉去征战。
是以此番太子从西山练兵归来,立即上书,他愿以太子身份代替皇上“御驾亲征”。
这是早已商议好的事,西山练兵时已制定好作战思路,甚至连甚至需物资也早就准备好了。
也只有这样,皇上才放心让太子亲去前线。
一个皇帝,一生并没有多少机会,既能实现武功,又能实现文治。
此番恰是天赐的良机,等太子得胜回朝,便能身披军功,届时登基更是天时地利人和,往后在史书上也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战事一发,粮草立即往西北运去,朝廷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军队集结,太子祭天祭祖之后,带着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从京城出发。
荣亲王说要出门涨涨见识,也跟着去了,不过他隐匿身份,成了詹事府的一员幕僚。
皇上亲命世子监理国事,晏之初临危受命协助父亲,身份更不比寻常。
新年将近,满京城都和往年一样热闹,只太子府是另一般光景。
纵使一切准备妥当,但一想到西北荒芜,太子妃便忧心不已。
将士们征战在外,吃喝比不上家里不说,寒冬腊月时节,若是发生大规模的水土不服,更让人头疼。
太子府的亲兵跟去了前线,加上为替皇上分忧,世子也搬入宫中。
现如今,这偌大的太子府,除了侍候的奴婢,便只剩下几个妇人了。
为了陪伴太子妃,世子妃每日都要来请安,婆媳两个一坐就是大半晌,打发时间也容易些。
这日世子妃来请安,正听见一个眼生的嬷嬷在回话,见太子妃未曾刻意回避,她便跟着听了一耳朵。
“那察合台出了个少年将军,是当今汗王嫡亲的孙子,据说此人擅使骑兵,年纪轻轻就受到察合台十二部首领的尊崇,整个察合台变成了铁桶一块……”
当年皇帝将羌人赶到西北偏远地,也并不敢掉以轻心,一直以挑动其内乱的方式来削弱其实力,多年来此一策十分奏效,没想到被一个少年郎打破了格局。
正因有了这么位少年将军,整个察合台野心暴涨,试图以五万骑兵,颠覆十倍于己身的胤月王朝。
太子妃想,定然是这位少年将军拥有过人的天赋和能力,才得到合族人的认可,将争斗多年的察合台团结起来。
这于太子府而言,算不上一个好消息,嬷嬷也很有眼色地没再继续往下说。
见状,世子妃提议道:“今年府上没那么热闹,不如我们过年从简,节省下来的开支送到前线去。另外,再多做些棉衣,奖赏给有功的将士,多少也是份心意。”
闻言,太子妃才打起精神,吩咐底下女官照办,忽又想起来件事,道:“荣亲王妃一个人也是孤孤单单,请她来府上过年吧。”
荣亲王妃已有四十多岁,底下仍无一儿半女,为了延续香火,她曾多次张罗着要给荣亲王纳妾,偏荣亲王那边百般推脱。
荣亲王觉得王妃不理解他的情谊,不尊重他的意愿,王妃也觉得夫君不能明白她的苦衷,以及她身为女子的遗憾与愧疚。
往王爷房里塞人的事情每隔两三年都要闹一次,荣亲王愣是一次都没受用。
只是近几年闹腾的次数有些频繁,两人便置了气。
府里的人都知道,荣亲王是哥哥迷,唯太子马首是瞻,可此番撇下王妃也要跟随太子前去,焉知是没有二人互相置气的缘故?
同为女人,太子妃最能理解荣亲王妃的苦衷。
其实都是用情至深,没什么说不清的,待两三个月后太子得胜还朝,荣亲王自会低头哄妻。
世子妃应了“是”,又听太子妃道:“之初那孩子最近在忙些什么,细一想,我有月余不曾见到他了。”
“那孩子从西山回来,原本是要来府上给您请安的,可皇上忽然把他叫进宫里去了。”世子妃替儿子解释道。
“可有说是什么事?”太子妃问。
“大理寺抓了几个粮贩,审出个卷宗递到宫里去,皇上看了很高兴,要论功行赏。”见婆婆听得云里雾里,世子妃忙补充道,“说是之初稳定粮价有功呢。”
“噢,原来是这样。”
一旁的婢子嬷嬷们听了也跟着开心,小殿下打小就是样样出色的,正是仗着这份儿出色,他在宫里皇上面前也是为所欲为。
小时候在书本里夹面粉,趁着提问时翻开吹了师傅一脸白;
又命令太监给他在宫外买了小青蛇,偷偷丢进老师傅的衣领内,差点儿把人吓出个好歹;
后来又执着于养鸟,突发奇想地从御膳房抱回只母鸡,天天让它孵鸟蛋,最后还真孵成功了。
至于造弓造箭,拿竹兜子抓麻雀,那就更不消说。+
谈起他小时候的趣事,一屋子人笑得人仰马翻。
因为太能折腾,他小时候换了四五位师傅,身边的太监更是换了一波又一波,偏他总有蛊惑人心的本领,那些太监总能听他的话,皇上对他是又气又爱。
不过任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生性顽皮的小子,不过三两年光景,忽然间变得张弛有度,从容不迫,举止间自带威严,令人折服。
世子妃不止一次向世子追问,是不是鸠巢那老道偷偷把她儿子给换了个人。
世子虽笑而不语,心中却是知道,自己儿子闭关那三年,定是吃了不少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