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搬家酒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农家从零开始!
第二天,城门刚刚开启,沈从文带着随从,两人两马出了东城门,马背上各自挂着个不小的包裹。
本来沈老太听说他的决定,是不同意的,最终是拗不过他,同意他去投军,但是让他必须带上随从沈福,据说沈福以前走过镖,会些武功。
清晨的微风带着些许凉意,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那空旷的还空荡的路上,映出了一片寂静。
心中涌起一丝淡淡的失望,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虽然说好不用相送,但在这离开的时刻,他仍不禁感到一丝孤独和失落。
沈三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他会带着祝福,勇往直前,去追寻属于自己的荣耀与梦想。
.......
时间转眼了到六月一日,一大早沈素云便借了村长家牛车,由李二柱赶着,带着阿爷和阿奶,加上自家四口人往养牛场赶去。自家的牛车因为大伯要送货,大伯娘要看着糕点作坊便不能去。
今天也就打算一早过去,吃好午饭,下午时分就赶回来。不然家里的兔子可没人照顾,最近差不多每天都有两三窝出生,最多的一天出生了五窝,可把大丫给忙坏了。
\瞧瞧!这牛长得可真大,花白花白,虽然听二丫回去说过,我真还是第一见到!\
阿奶和大丫都站在牛棚外面,一脸惊叹!这次也是托这个小孙女的福,得以走这么远的地方来吃个酒。她还是这十多年来,第一次跑这么远的地方。
\是的呀!阿奶,听二丫说我们家每天买回的牛奶,就是这两头牛产的哟!\
在丫也在一边附和,她也是第一看到,奶牛原来是长这样,肚子下面乳*房真的是大的吓人,跟家里的牛一点也不一样。
\奶,你跟阿姐快过来,一会就要开席啦!\
二丫看了看张伯和徐叔,跟阿爷已经在桌上坐好,忙招呼在那这看牛的两个。因为人不多,也真只办了两桌酒。
大丫和娘亲,阿奶,徐叔的几个孩子,跟徐婶子坐一桌。
这边就张伯父子俩,对的!张伯把张壮壮也带了过来,阿爷,石头,二柱哥,加上徐叔父子俩坐一桌。二丫跟石头蹭了一个座位。
桌上十大碗也很丰盛,鸡鸭鱼不说,还有红烧肉,扣肉。男人这桌还打了一斤酒。真的好酒好菜,大家都吃的好不尽兴。
刚到时,徐叔还生怕二丫生气,说他太耗费,特地跟单独跟她讲,这桌酒菜花了二两五钱。
\李老伯,这是我敬您!感谢你养了个好孙子,好孙女。你不知道哇,刚过完年那阵,我家是真难啊!!多亏了你们糕点用得上牛奶......来我先干啦!!\
徐天天说到委屈处,眼泪都快下来,想到今天是个开心日子,豪迈的一口闷。
二丫边吃菜,一边偷笑,原来酒桌文化真是在哪都一样吗?
\她徐叔,你客气啦!我家这丫头也就点子多些。\
\多得好啊!多得好,张老哥你说是吧!\
\那是.......\
因为年纪小,所以小辈就只有张壮壮被允许喝了一小杯,其他人都不能喝。最后酒水大部分进了两个大人和阿爷肚里。
二丫看着几个喝了酒,那话更是滔滔不绝。便只顾埋头吃饭,听说今天大菜都是徐婶子做的,还别说徐婶子手艺还是不错。
\二丫,大丫你们就玩去,这边有二妹帮着收拾,我忙得过来。\
二丫吃好饭,看到阿奶那边已经吃好,便过去跟大家一起收拾起来。徐婶看到了连上前拦住。
\她婶子,你不用管,她在家也帮家里做活,我们庄户人家,不像城里大户人家小姐,那样养得精细。你就让她做吧!\
\这!这怎么好!!\
徐婶见推却不了,自己手上动作更是麻利几分。心里对二丫一家人更有好感了,觉得二家和家人都是好相处的良善人家。
本来要把自家牛,算到一起心里有些小小的不一心,在想到丈夫说的,以后养牛场办大了也有自己一份产业,一点点的不开心也就没了。
\二丫姑娘,你看这片荒地种草的事,要不我跟你徐婶和二妹一起慢慢种,就不请人。请人开荒种草,一人一天要最少要二十文。\
徐天吃完饭,把张伯父子送走,不一会他也酒醒了,便找到二丫商量,上次二丫说要请人种草,他事后想了想是真不划算。况且现在四头牛的草料,自己三人每天都打得回来,完全够吃。
\徐叔有没有想过,我们到下半年。如果顺利真的陆续买回来牛,到时用什么喂?光靠野地里长的草,肯定不够。还有就是那些牛冬季吃什么?到时在种就来不及啦!
不管怎样,都有备无患。\
徐天天听了二丫的顾虑,惊出一身冷汗,自己只看到眼前,要是真的耽误了这事,牛没法过冬真的是大事。他养了两年牛,自是知道光一头牛每天消耗的草料就不少,
如果真像二丫说,还要买一二十头牛回来,他真是的没办法填饱这些牛肚子啊!
\你放心,我尽快找人,把这些草都种下去。\
二丫上车临行前,徐天天向她保证。因为草料真的有多,到时也可以提前收来,保存好。冬季用来喂牛也是极好!就算是在有多的,她还有那么多兔子,怎么会多出来用不了。
一行人半下午,顶着太阳回到家,每个人的脸上都晒的红彤彤。毕竟六月的太阳还是很晒人,回村碰到好些人,阿爷对外只说二丫请大家,一起去趟城里酒店请吃饭。
也不管其他人信不信,除了大伯家,倒是没跟人说家里有在其他地方开作坊。这也是二丫主意,她跟阿爷说,现在作坊都没赚钱,还一直在投入,如果现在就说出去,万一没做好那不在村里丢了面子。
老人要强一辈子,最是看重面子,觉得二丫说得很对,哪怕再想说。也憋着没跟任何人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