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七零:糙汉家的辣媳妇(11)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快穿:女配才是真大佬!
大姐沈晓娟觉得凤卿做得不对,帮着沈母一起骂她,吃完午饭,也没到凤卿家转转,便回了县城。
二姐沈香秀带着丈夫杨开平和两个孩子,来到凤卿家。
凤卿对沈香秀的印象还不错,拿出糖果吃食招待。
沈香秀的一儿一女看着桌上的吃食咽了咽口水,胆小地站在沈香秀的身旁,不敢伸手拿。
凤卿见状,亲和一笑,一手抓起一把大白兔奶糖和花生牛轧糖塞入两个孩子的手中。
“蛋蛋,小丫,想吃什么自己拿。”
蛋蛋是沈香秀的大儿子,小丫是她的小女儿。
两人手中拿着糖果高兴得不得了,剥开一个放入口中,其余全塞入口袋中藏好,准备回家再吃。
沈香秀生活困难,丈夫杨开平年纪比她大二十一岁,今年已经四十一岁,两鬓有些许白发,长得黑瘦黑瘦的,腰不太好,干重活不利索。
沈香秀看着高大英俊的周建勋不羡慕是假的。
那种心里的失落感,没有人能理解。
她本来可以嫁一个同年小伙子,沈母只是因为杨开平的彩礼高,硬是把年轻小伙的婚事拒了。
杨开平看到沈香秀的神情,心里有些不舒服,脸色不太好。
他知道沈香秀嫌弃他年纪大没本事。
但沈香秀是他花了高额彩礼娶回家的媳妇,凭什么嫌弃他?
凤卿看着夫妻俩的神情,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这种家事真的不好管。
凤卿拿着果盘递到两人面前,笑道:“二姐,二姐夫,嘴别闲着,吃些瓜子花生。”
沈香秀抓了一把瓜子,看着凤卿欣慰道:“招娣,二姐见你日子过得好,就放心了。”
凤卿是个话少的人,不擅长家长里短的聊天,都是沈香秀在说,她听着,偶尔应上两句。
朝阳生产队离红旗生产队步行大约要大半个小时,周建勋早早做好了晚饭,让沈香秀一家吃了再回去。
饭桌上,三盘荤菜,三盘素菜,分量足,色香味俱全。
沈香秀再次被周建勋的厨艺惊到了。
人长得帅,又会做饭,干活又利索,还疼媳妇,这种绝世好男人怎么就被她三妹给遇上了?
除了羡慕也只有羡慕了。
杨开平面色僵硬,不怎么说话,一直低着头吃饭。
凤卿瞪了周建勋一眼,夫妻俩回去后闹别扭,这货得占一半原因。
周建勋有些委屈,他什么也没做,连话都没怎么跟沈香秀说。
媳妇让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他一个大老爷们也不怕丢脸,一副以媳妇为尊的模样。
沈香秀一家离开时,凤卿给了两孩子一人一个大红包,回了很多礼,有糖果水果猪肉等吃食,装了满满一篮子。
沈香秀刚开始推脱拒绝,见凤卿真心实意,最后还是感动地收下了。
凤卿坐在炕上,捧着一本从废品回收站淘来的高中课本,随意的翻看着。
这种简单的知识,看上一遍就能全部记住。
周建勋坐在凤卿身旁,手从脖子下伸过去,温柔地搂住她肩膀,好奇道:“你怎么看高中课本?”
凤卿简单回道:“国家需要人才,迟早会恢复高考,我先准备着。”
周建勋疑惑:“你要参加高考?”
凤卿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
再过一年多,国家就要恢复高考。
原主有上大学的愿望,她是必须要参加高考的。
周建勋紧紧把凤卿拥入怀中,他知道高考迟早会来,如果媳妇考上大学,他们就会分开,有些舍不得。
倏然想到回部队的事,犹豫了一会,开口道:
“媳妇,你觉得我回部队怎么样?”
凤卿抬头看向他,“可以啊,你不是一直很想回部队吗?”
周建勋微愣,想不到他的小心思早被她看穿。
“我明年开春回部队,等我到那边安定下来后,你能不能随军到那边生活?”
凤卿轻点了一下头,“高考前,我们可以一起生活,高考后我应该会入京上学。”
凤卿的语气间带着自信,这个时代高考题,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没有一丝落榜的可能。
周建勋轻嗯了一声,环抱着她的手又紧了紧,他没有理由阻止媳妇的理想,就像媳妇也不会阻止他的理想一般。
——
过完年开春后,周建勋回到了部队。
家里只剩下凤卿一人。
凤卿的厨艺不怎么好,周建勋一走,还真有点怀念他做的饭菜。
好在凤卿手中有票和钱,时不时骑着自行车到国营饭店改善一下伙食。
这日不用上工,凤卿又到县城的国营饭店吃饭,吃完饭后顺便去了书店。
受年代环境的影响,书店内没什人,冷冷清清,书也很少。
凤卿随意转了一圈,书架上只有一本化学和语文,伸手正想去拿其中一本,有一只手比她还快取走了书。
一道清脆的女声传入凤卿的耳中。
“沈同志,好巧,在这里遇到你,你也是来买书的吗?”
程沁有些意外,目前高校停止招生,学习的人很少,本就生活困难,更不可能有闲钱来买书。
她刚好有闲钱,而且她相信迟早有一天会恢复高考。
回城一定有希望。
“对。”凤卿随口应了一声,取下另一本化学书,不同的年代考试的知识点不同,她主要是买来复习一下。
顺手拿了几本小人书,空闲时可以打发时间。
凤卿到收银台付了钱。
刚走出书店,程沁追了上来,笑着道:“沈同志,我俩同一个生产队,书本可不可以换着看?我那还有两本,到时候可以借给你。”
学习是孤独的,有个人陪伴着一起学习,程沁很高兴。
凤卿随手把化学书递给程沁,“书看完了还给我。”
程沁接过书,感激道:“谢谢你,沈同志。”
两人的自行车刚好停在书店外,正好一起骑自行车回去。
程沁家在京市,一个下乡插队的知青,能买得起自行车,说明家里的条件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