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长缨御风 > 第57章 一诺既成,万山无阻

第57章 一诺既成,万山无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长缨御风!

“要按你这么说,那皇上不召回二皇子,也有了合理的解释,只不过到底帝王心思是我们猜不透的,还需看皇上后续如何对待其他皇子,才能通过这些痕迹真正揣测到天子的想法。”

秦昭唉了一声:“这么说起来,皇上也挺累的,不仅行事不能让人看出最真实的意思,还需要与几百个老狐狸斗智斗勇,难怪最近我看皇上脸上疲态又多了一些。”

昌国公秦斐摸着胡子在那暗笑,一看他就是老奸巨猾的狐狸中的一员。

昌国公秦斐看着秦昭一脸无语的眼神轻咳了一声,又一本正经的坐了下来,随后说道:“如今皇上亲口玉言要提拔武将,上京贵族们为了将自己的人塞进去,定会争个头破血流,但此时外族正虎视眈眈盯着大庆,我们的一举一动怕是早已落入对方眼中。”

秦昭也是点头,她就怕大庆官员内斗以至让外族人坐收渔翁之利,这可就危险了。

不过,秦昭想到提拔武将,一时有些心动。

她目光灼灼的盯着昌国公秦斐,眼中满含期待。

昌国公秦斐喝茶的动作一顿,抬眸看向秦昭,有些试探问道:“怎么,你有合适的人选?”

秦昭:“......”

昌国公秦斐嘴角一扬,连带着脸上攀爬的皱纹挤在一起,显得他脸上格外饱受岁月摧残。

秦昭不忍直视的收回目光,手指戳了戳身旁案桌的横梁,假装不在意道:“祖父明知我心中所想,又何必故意装不懂。”

昌国公秦斐只是想调侃一番秦昭,也没想真装不懂,于是假模假样的理了理宽袖说道:“你若想做什么便去做吧,你还年轻,不必在意世俗目光,那些都只不过是你大步向前的障碍而已。”

“少年人何必多愁善感,只需马踏飞燕,意气风发,永远走在路上。”

他也算知道秦昭的担忧,于是又宽慰道:“要始终谨记你身后有皇室撑腰,我国公府是不会被你影响到多少的。”

秦昭心中柔软,知道这些只不过是昌国公秦斐的宽慰之词,她生在国公府,只要做了出格之事,无论怎样都会影响到国公府的名声。

就连这段时间她出门抛头露面,虽府内没什么人多加斥责,但府外始终能听见其他人议论纷纷,秦昭保持着缄默,但不代表她能天真觉得她的行事不会为 国公府带来影响。

可她也知道,祖父会如此说,只是怕阻拦她的想法,让她为此停留而已。

秦昭叹了口气,却又知道自己绝不想放过这个机会,她想光明正大的掺和到这些事情里面来,而不是每次只能凭借谢封的消息才能知道上京的局势。

在这翻手云雨的暗流中,她无比清楚皇上召她回京的原因,皇上一定对她抱着无比大的期待,想让她在这盘未知结局的棋局里发挥令人意外的作用。而她只有顺势进入暗流,才算是按照皇上的意思真正进入了棋盘之中。

她向来讨厌成为他人手中任人宰割的棋子,但她又无法抵挡住这个诱惑,因为她不属于后宅,她想踩鞍踏马,飞驰原野!

秦昭嘴唇动了动,却始终无法违背本心,她有些愧疚,垂眸抓着衣袖捏了半晌。

昌国公秦斐却是将目光从秦昭身上移到窗外,他也是恍然发现,府内的小辈们似乎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找到了自己想走的路,她们各个看似温顺,其实血液里仍旧带着秦家的气血,骨子里是洗不掉的倔强。

他目光中带了些欣慰,不论他这一辈如何,在这乱流中,只要将小辈护住,那秦家就总有冒头之人,可以始终保持辉煌!

屋内一时气氛沉默,室外的日光透过木质窗沿落入明堂,将空气拓下一条烟云长线。

夏日阳光愈发的晒人,连沉闷的空气都带着喘不过气的压抑,昌国公秦斐见秦昭额头流汗,一时拍了拍脑门,连忙让丫鬟们麻利的加冰。

他平日里皮糙肉厚,已经习惯了严寒酷暑,以至于在炎热的夏天,也没有用冰镇凉的习惯,此刻见秦昭竟然也一声不吭的跟着忍受,心中又暗叹一声。

“下次你来,你就安排丫鬟把冰盆放好,免得我一时又忘了这事,以致你中了暑气。”

秦昭摸着自己的一脑门子汗,一时也有些意外,她陷入沉思一时都没反应过来,反倒是平日里粗枝大叶的祖父观察仔细,秦昭心中感受多了几丝奇异,精神上多了几丝名为亲人的纽带。她也不同昌国公秦斐客气,干脆利落的点头。

昌国公秦斐又回到刚才的话题,声音有力的说道:“昭丫头,我国公府就出了你这个武学苗子,可别给国公府丢脸啊!”

秦昭笑吟吟回道:“祖父放心,定不会给国公府蒙羞。”

昌国公秦斐这才满意点头:“既然如此,那我可就去吏部那为你谋差事了,你可别后悔啊。”

他这话其实是想给秦昭提个醒,政事不是儿戏,谋成了差事就再无反悔的可能,也是希望秦昭能做好准备。

秦昭点头回道:“一诺既成,万山无阻!”

自从与祖父昌国公秦斐畅谈后,秦昭心头没由来的多了几分放松。

她已不纠结给府内带来的碎语流言,反倒更加坚定的打算迈向自己的路。

边关战事吃紧,每隔几日都有快马加鞭的急信传入上京城内。

百官虽心思各异,但每日上朝始终要进行几番争论,以表对大庆的忠心。

明德帝倒也有心,愿意同他们演戏君臣惺惺相惜的戏码,每日演上几段,到了点就准时散朝。散朝后百官各有各的拥护,纯臣反倒是一股清流,与熙攘的各皇子府相比,二皇子这边就显得凄凉得多。

一是二皇子本人不在上京,二是通过加急的传信,也能看出边关战事吃紧,二皇子虽主动请缨,但到底能力不足,更是加剧了以往支持他的官员人心涣散,已经另有拥护了。

一时朝局更是复杂,各方势力不断想将自己人顶上将帅之位,好以此谋利,偶有人好不容易说服吏部将人报上皇帝龙案,明德帝却并不表态,反倒在朝会提起,引得几方在朝堂公然相争,骂的对方急赤白赖,最后所有人选都不了了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