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秦:多子多福,开局截胡吕素! > 第104章 他还没死呢!

第104章 他还没死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秦:多子多福,开局截胡吕素!!

胡亥发出得意的嘲笑。

“打得好,再加力。”

他命令道。

“继续施刑。”

李斯的眉宇间掠过一丝忧虑,然而他的眼神坚定。

踏入室内,他目睹了一幕令人心惊的画面。

御厨被一群太监压制,无情的刑罚在他的身体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鲜血染红了地板,御厨的惨叫声刺耳而悲凉,脸庞因痛苦而扭曲。

“丞相大人,您来了。”

单总管察觉到李斯的到来,低声通报。

“暂停。”

胡亥的目光转向门口,打断了行刑。

“把人带下去。”

他下令,语气中没有丝毫怜悯。

李斯走进,脸上挂着冷峻的面具。

“嗯。”

太监们将痛得再次昏厥的御厨拖离现场,血迹沿着大殿延伸,直至门外消失,只剩下淡淡的血腥气息弥漫。

胡亥虽年幼,却显露出残酷的一面,李斯对此早有耳闻。

但他从未亲眼见过如此场景,心中不禁疑惑,胡亥是否真的适合做国君。

他知道胡亥不是明君,但他的年轻意味着易于操控。

相比之下,扶苏尊奉儒家,若扶苏掌权,法家的处境将难以预料。

此刻,胡亥成为他们的最优选择。

李斯心中暗自盘算,为了权力,哪怕推翻一个暴君,他也愿意承担风险。

此刻的故事轨迹偏离了原定方向,高要并未被单总管发现,而是被叶轩救下,成为权倾一时的赵高。

赵高与胡亥的交集并未发生,而李斯则扮演了教导者的角色。

“老师。”

胡亥恭敬地行礼,眼中充满敬意。

李斯微微颔首,与胡亥交谈起来。

“学业进展如何?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胡亥如同犯错的学生,尴尬地沉默片刻,最后在单总管的帮助下勉强回应。

“我……有所进步。”

李斯目光犀利地看向单总管,无声地质疑。

“我和胡亥公子的谈话,你插话合适吗。”

单总管闻言,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场面瞬间变得微妙。

在长安城的繁华深处,吴子逸,一名深思熟虑的谋士,沉吟道:“吾言多矣,自知不当。”

他的声音在寂静中回荡,如同秋水中的落叶,引起了周围人的关注。

午后的阳光洒在他的书房,子逸审视着面前的少年,语气严肃:“子贤,你是否渴望坐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少年,胡亥,眼神中闪烁着疑惑,随即反问道:“登基之后,我就能随心所欲了吗。”

子逸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确实,身为天子,你可以主宰一切。

无人能凌驾于你之上,正如朕在此位,无人能干涉我的决断。”

胡亥的眼眸瞬间亮起,仿佛看到了自由的曙光。

“我……我想当皇帝。”

他的声音充满期待,子逸心中暗下决心,机会难得,风险虽大,但他决定放手一搏:“我将助你登上储君之位,继而帝位在望。”

原因简单明了,胡亥年少,易于操控,一旦登基,他的权力将超越现在无数倍。

如此,他便无需每日生活在始皇帝的阴影下,那份紧张与恐惧将被轻松取代。

在秦皇宫的宏伟殿堂里,秦始皇正饱受疾病折磨。

虽然金碧辉煌的装饰依旧华贵,但始皇的气息却显得疲惫不堪。

他倚在龙椅上,双目无神,面色苍白,虚弱得仿佛随时可能倒下。

群臣轮番奏事,冗长的汇报令始皇头痛不已。

他皱紧眉头,以往的耐心此刻荡然无存。

每当听到这些日常琐事,他都忍不住想要逃离。

忍耐着,他在众人退去后,无力地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尚有他事。”

他疲倦地询问,眼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身体的虚弱让他渴望尽快结束这冗长的早朝,回归静谧的休憩之地。

自朝堂开启以来,李斯便默不作声,双臂藏于袖中,态度从容。但在此时,他突然起身。

“皇上。”

“臣有要事奏请。”

秦始皇,刚刚离开龙椅的身形又坐了回去。

“何事!”

“皇上,储君之位悬而未决,于法不合。”

“而且,皇上近来得了几分不适。”

“希望皇上早日定下储君。”

李斯开口言道。

秦始皇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寒光。

他的身体不适。

所以要立储君?

这话听起来分外扎耳。

这是在担心自己会突然离世,大秦会陷入混乱吗?

而且,他现今还好好的。

岂会轻易死去!

他还梦想着叶轩能找到长生不老药,愿望千秋万代的掌控大秦。

李斯的话语如同插入喉咙的鱼刺,既痛又难以拔出。

胸中的怒火无法抑制,闷热难当。

此刻,他真想找个出气筒。

强压住怒火,秦始皇眯起了眼。

目光落在李斯身上。

“丞相认为谁适合做储君?”

李斯低头,没有注意到秦始皇危险的眼神。

“皇上,胡亥公子心地纯良,且聪明伶俐,是个不错的储君人选。”

胡亥?

秦始皇听李斯提起胡亥,心头泛起一丝回忆。

李斯是胡亥的师傅,与胡亥关系亲密。

因此,推荐胡亥继位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秦始皇还听说了一件事。

咸阳城内最近议论纷纷。

咸阳城郊发现了一块神秘的预言天石。

天石上刻有几字,“承天命者,胡也。”

这个“胡”字,既可以指代北方的匈奴,也可以是指胡亥。

秦始皇并不认为区区匈奴能撼动大秦的根基。

所以,这里的“胡”,必定是指胡亥。

这让秦始皇想起了另一件事。

之前,卢生从海外带回来一部天书。

天书上写着,“灭秦者,胡也。”

“承天命者,胡也。”

“灭秦者,胡也。”

如果这两个“胡”指的是同一个人。

那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胡亥能承天命,也能灭秦?

秦始皇心中思考着。

目光又落在了李斯身上。

他知道李斯想借天石之事大作文章。

但是。

他还没死呢!

他只是身体不适,就急着立储君?

是不是把他当成死人了?

“皇上,储君之位久悬,宜早定储君。”

“胡亥公子的品性,正是储君之选。”

“皇上,臣也认为胡亥公子最适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