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幕后黑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姬周八百年?大周:我千年起步!
昭武七年初,众人还沉浸在少年天子亲政的欣喜当中,感叹大周江山后继有人,柴宗训正忙着为刺杀一事收尾。
“禀陛下,此次参与刺杀的贼人大部分是军制改革中,因达不到新制要求而被取缔出原队伍的人。现尚有一些领头之人还在军中任职,他们因不满职衔安排,这才听信了有心之人的蛊惑前去刺杀陛下。”
柴宗训没想到赵匡义竟然还真的拉起了一支队伍,这足以证明他的口才和忽悠能力还是可以的。假设没有发生这件事,柴宗训不排除会在某些领域重用于他。
“目前查实了有多少人参与?”
“回陛下,臣这些日子在汴京城内外布下天罗地网,已将刺客全数抓获,大致有百余人之多,他们皆供出的背后之人是赵匡义。”
“霸图你先将这些人看牢,找机会拿下赵匡义,没有朕的旨意,谁都不可以与他们说一句话。”
“臣遵旨。”
也是时候跟赵匡胤摊牌了,眼下看着亲弟弟被捕,他绝对会来找柴宗训求一个恩典,就是不知道这个恩典是让柴宗训不连坐于赵家,还是留下赵匡义一条性命了。
汴京城里,最多的就是酒肆茶楼,这里面谈及的消息向来都是城里最热门的。
“你听说了吗?今早校事卫的人把赵匡义带走了。”
“这么说,上次在闹市刺杀陛下也有他一份?”
“不瞒你们说,若不是看当今陛下如此睿智,赵家恐怕早就反了!”
……
赵匡胤是在赵匡义被带走后一个时辰才知道此事的,若是他是被其他人带走,还有得解释,可那是校事卫,柴宗训的亲兵护卫。在其母的催促下,赵匡胤着急忙慌地入了宫,求见柴宗训。
“陛下,此事是否有什么误会,匡义绝对不会是幕后主谋,还请陛下明鉴。”
柴宗训也没有多说,直接挥手让李继隆拿来了一沓证据,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赵匡义是如何拉拢这些人,筹谋策划刺杀柴宗训,更大放厥词,言道天子宝座本应该是其兄长赵匡胤的。
赵匡胤快速翻阅着手中的铁证,尤其是看到那句“我兄长若即位称帝,定保尔等此生荣华富贵……”,吓得差点没拿住手里的东西。
“陛下,臣绝没有谋逆之心,臣也实在是没有想到匡义竟然会做出此等无君无父的谋逆之举,还望陛下看在臣为大周屡建功勋的份上,不要降罪于赵氏无辜的族人,臣愿受任何处罚。”赵匡胤在拿到手中的证据时,已经知道这件事绝对是赵匡义做的,现在自己能做的就是尽量保全赵氏满门。
柴宗训不由地在心里给赵匡胤竖起大拇指,弑君之罪,自己绝对不可能留赵匡义一命,赵氏获罪也是应该的。可此时赵匡胤竟把赵氏全族放在前面,很显然是已经放弃赵匡义了。
“弑君之罪,罪无可赦,看在你曾为大周立下赫赫战功的份上,朕可以答应不追究赵氏一族。至于你的权位,朕怕是也保不住了。朕是大周天子,赵匡义犯下此等谋逆大罪,朕必须要向文武诸臣交代,如果轻飘飘就揭了过去,那么日后谁想要朕的命,岂不是都抽刀砍上一遭。”
赵匡胤听罢,明白此事已无回旋的余地,当即叩谢了柴宗训的恩典。
如今柴宗训已经亲政,文臣武将都被其握在了手里,而赵匡胤早已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心想,或许从决定追随先帝柴荣那一刻开始,自己就不该妄想天子宝座,争夺那个虚无缥缈的位置,最终害了自己的亲弟弟。
赵匡胤走后,未知会几位大相公,柴宗训即命有司传旨,将参与刺杀一案的相关人等斩立决,所涉亲族不必连坐,仅罪其本家,在朝为官者皆贬为庶民,没收其全部财产,家中男子三十年内不可入仕为官。
圣旨发出后,朝中诸公与众臣才得知,原来刺杀一案的主使之一正是枢密院副使赵匡胤之弟,不过现在只能称“前”枢密院副使了。
柴宗训旨意中最令人难以接受,并不是将参与此事的一干人等贬为庶民或没收财产,而是三十年内不能入仕为官,这意味着所有的罪臣之家一两代以内,都不要妄想可以东山再起。
昔日与赵匡胤交好的人中,没有一人敢在此关头出现在赵府门前。王审琦与石守信二人也仅是通过书信问候了赵匡胤,他们相信赵匡义会为了权位刺杀柴宗训,但他们还是问了赵匡胤一句“此事是否为赵兄指使?”。
如今他们俩身居军中高位,一言一行皆会被有心之人无端放大。再者说,往日里与赵匡胤结义,为的不就是能够施展抱负吗?如今赵匡义干出这等谋逆之事,让他们与赵匡胤之间的关系,如何还能一如往昔?
赵匡义确实是发自内心想让自己的亲哥哥坐上那个位置,但赵匡胤又的确不知道此事,更不可能参与其中。
王审琦与石守信问出这句话,赵匡胤已经大致明了他们未说出口的话了。新军制改革以来,军中的兄弟大多得到了柴宗训的提拔,未来更是能够在攻打北汉、辽国的战争中大放异彩。赵匡胤不过是一个过了气的都点检,如今又因赵匡义弑君之罪被贬,日后就更是没有指望了。
赵匡义被判斩立决后,赵母瞬间晕倒在地,醒来后不断质问赵匡胤。
“都怪你啊,非要参军,如今你弟弟即将身首异处了,好好地当你的将军不好吗?为什么非要去争那个位置,害得你弟弟都魔怔了,弑君的事情都干得出来!我的匡义啊,你让为娘如何过这剩下的日子啊……”
赵匡胤在母亲的怒骂声中,回想起当初与弟弟同在她身边尽孝的时候,一家人是多么和美。赵匡胤心想,确实是自己错了,错就错在他不该不顾君臣之礼,妄图以强欺弱。先帝一去,自己便想夺了人家孤儿寡母的江山,这就是报应。
“母亲,我们带着匡义回乡吧,回去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几日后,赵匡胤带着赵匡义的尸身,举家迁回了涿郡,没有与任何人打招呼。
柴宗训得知赵匡胤迁至涿郡后,并没有对其放松警惕,他命校事卫此后要一直监视赵家,有任何风吹草动皆要报予他知道。
原先赵匡胤的几位谋士,在得知此消息时,除了叹息也做不了任何事,只能在钱货上多帮一帮赵家,前后给涿郡送了不少东西,但都被赵匡胤给退了回来,让他们好好为官,造福百姓,不要辜负了柴宗训的恩典。
远在荆南的赵普,特意给赵匡胤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如今陛下锐意进取,加之赵匡胤本就有一腔热血,虽然黄袍加身是不可能了,但是他还能为大周统一做点实事。赵普让赵匡胤不要放弃,也不用妄自菲薄,柴宗训迟早有一天还是会起用他平定一方。
赵匡胤看着来信,明白赵普这是在跟他说,大周如今四海承平,不要再妄想不可能实现的事,好好静下心来干一些实事,说不定还能挽回赵氏一族在陛下心中的印象。
“赵普说得对,我不能这么简单就放弃了,燕云十六州还在契丹人的手里,一日不看到它们归于大周,我一日都不能忘记当初从军的初衷。何况赵家已经没了匡义,我就得撑起这个家……”赵匡胤一个人看着赵匡义的牌位呢喃道。
赵匡胤思虑了几日,决定拜别赵母,像十数年前一样,独自出门游历。他想以平民百姓的身份走遍北汉与辽国,记下路上看到的一切、听到的一切,他日再回头,说不定能为大周、为陛下弥补其弟犯下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