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联合坦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地中海霸主!
克里斯蒂全名叫沃尔特·克里斯蒂,是大名鼎鼎的克里斯蒂悬挂明者,一战结束后,他设计出第一辆坦克并先在这辆坦克的两个负重轮上采用了平衡悬挂装置并加设了弹簧。这种平衡悬挂装置使他的坦克比同时期各国坦克在平衡方面要先进不少,但军方却嫌弃他的坦克不能进行360°旋转而没有放在眼里,再加上坦克动机功率较小,行驶速度太低,2年后,克里斯蒂对坦克进行进行了改造,运用了新的动机,提高了速度,不过仍然没有在坦克上安装旋转炮塔,所以美国军方再次冷落了他。
这就给了孔蒂尼可乘之机,到美国后约见了克里斯蒂,并表示希望他能够到意大利展他的悬挂和坦克,并承诺会提供一切资助。克里斯蒂虽然还想在美国碰碰运气,但显然也不会拒绝来自总裁的好意——孔蒂尼在美国如旋风一般花钱的情况他完全是清楚的,一点都不怀疑,他只是不太像离开美国。
对此孔蒂尼也不勉强,而给了两个诱惑性的意见:
“你设计的悬挂中弹性部件采用竖直布置,这会大大减少车内空间,为什么不考虑进行适当的倾斜布置,使弹簧使用拉伸形变而非压缩形变来支撑车体?这就能大幅度降低车体高度——对整车平衡性很有好处,同时我还建议可以综合液压减震器一起使用,这能为乘员减少颠簸度,提高行驶平稳性并进而提高命中精度。”
这个意见当场就让克里斯蒂眼前一亮——总裁虽然年轻,但是懂行。
“另外,设计旋转炮塔虽然是必须的,不过这不是您的长处,我手下有很多设计师,可以把需要的旋转炮塔搞出来,您要做的是集中精力把底盘尤其是悬挂搞好……术业有专攻,不能指望一个工程师什么领域都精通!”
克里斯蒂当时就动了心,但因为孔蒂尼提醒的倾斜布置让他非常感兴趣,他又特意多逗留了一年的时间——历史在这里走上岔路,克里斯蒂没有再去摆弄他不熟悉的旋转炮塔,而是尝试了好几种倾斜布置的悬挂方式,证明确实有很高的运用价值,想通了这一点后,他高高兴兴来意大利报道了——总裁可比美国国防部识货得多。
挑选克里斯蒂悬挂开始设计坦克是孔蒂尼精心思考过的:二战时段的坦克悬挂一共三种,包括克里斯蒂悬挂、平衡悬挂和扭杆式悬挂,扭杆悬挂当然最高明,但同时技术难度也最高,到虎豹这里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平衡悬挂臂克里斯蒂悬挂略微复杂一些,综合性能也略高一些,从克里斯蒂悬挂入手是最简单、最方便的坦克制造升级之路。
选择什么样的坦克悬挂,表面看是技术选型,实际上是国家实力选型。意大利不是美国,也不是德国,没那么强的技术开和生产能力,要想自造坦克只能从简单易上手的东西来展开,孔蒂尼考虑再三后认为苏联的路子更接近意大利实际——论工业水平(技术非规模),在主要大国中意大利也就勉强优于苏联,论使用者能力和素养,同样也只能说勉强优于苏联。因此在德国技术力量帮助下走苏联军备展道路在某种意义上更符合意大利的国情和实际需要,不过孔蒂尼很有自知之明,即便走苏联道路,想学钢铁同志爆坦克海也是不可能的,意大利自有国情如此,陆军有一点就好了,关键还是海空军。
综合权衡下,简单易学的克里斯蒂悬挂便成为孔蒂尼的选。这和造艾达号的思路几乎如出一辙,孔蒂尼也想学美国土豪成打建造埃塞克斯级,但这是小小的意大利所办不到的,就算他再能折腾,把意大利的军事装备提升2-3倍,放在美国土豪这里依然还是个零头,所以意大利不能大造批量化军舰,必须保证质量。强装甲、大吨位配合先进舰载机的装甲航母才符合意大利的需求,只要开战时一波流把约翰牛打死,封闭地中海,意大利就可以关起来门当个有声有色的国际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念头?不存在的!
更何况选克里斯蒂悬挂的也不是没有好坦克,苏联的BT快速坦克,T-34,英国的克伦威尔,战后的梅卡瓦都可以归入这个行列,在孔蒂尼的设想中,意大利将来的主战场是在北非,速度快、可靠性强、易战地维修是必须具备的条件,有这个基础再适当搭配一点优势、精密的德国货是可以考虑的,反过来就不行。
“齐亚诺总裁……”看见他克里斯蒂就显得非常兴奋,“您那个倾斜布置、变压缩为拉伸的想法非常棒,我做了近一年的试验,现能有效增加车体空间和纵向稳定性,同时又适当削减了车身高度,当然技术难度会高一点,我有信心进一步改进提高,我还申请了专利,额,我和您共同拥有的专利,我排在您之前,这样不会冒犯您吧?”
“这都是您落实的工作,我不会想占为己有……”孔蒂尼大笑起来,“既然专利已经申请,那就这样好了,不过如果以后有收益,全部是您个人的,我分文不要,您知道我身家还可以的……”
克里斯蒂笑了起来:像孔蒂尼这么年轻又有钱,同时还大方的资本家,在美国一个都找不出来,所以他不远千里要来意大利投奔——谁不是为了事业啊,有个赏识自己的老板比什么都强。”
“您还在捣鼓旋转炮塔么?”
“没有!我这一年时间全部在钻研底盘,根本没心思去思考炮塔,您说得对,炮塔这件事可以请其他专业人员帮忙,我的能力和专业不在这个领域。”
孔蒂尼为美国陆军默哀,他们的T3克里斯蒂坦克1928型就这样没有了:“正好我收购了一家坦克和装甲车生产工厂,以前他们仿制雷诺-17坦克,我打算请您来造新的、更好的坦克,您可以成为底盘方面的席工程师,待遇从优!其他火炮、动力、装甲、炮塔都有专门人会负责,我有一个很好的团队!”
“好的?您打算造几辆?”问这话时,克里斯蒂心里猜想3-5辆差不多了,美国国防部问企业批量订货也就是这么多。
“先20辆试验试验吧……好的话给我来个300辆,边生产边改进。”
克里斯蒂幸福死了——有个有钱的老板就是好,鬼才愿意伺候抠门的美国国防部!
第二天,克里斯蒂就考察了在热那亚的安萨尔多坦克和装甲制造工厂,认为该厂实力还是非常不错的,在美国也算得上大厂了,和该厂工程师们接触很顺利,他们一点也不排斥自己,过两天又看到了德国“拖拉机”开人员,然后还有捷克人——果然是联合集团,用人都是国际化。
这个坦克团队在孔蒂尼牵头下,利用一周时间设计了一款面向未来的意大利坦克,由于目前意大利装备最为普遍、全重不过6吨的菲亚特3000坦克被当做轻型坦克,因此联合坦克第一款产品在只有10.5吨的前提下,当之无愧地冠上了M1中型坦克的名头,主要数据包括:
乘员:3人,驾驶员、车长、装填手兼机枪手
长度:5.11米
宽度:2.19米
高度:2.23米
重量:10.5吨
动机:联合动力1926型柴油机,功率150匹马力(待定型)——之所以不上更大功率的动机,是要控制体积,孔蒂尼不认为在北非轮履合一有什么实际效用。
最大越野速度:40公里/小时
最大公路速度:60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250公里
主炮:37/38倍火炮(待研),保留更换为50或57/36倍火炮的能力
辅助武器:2 x 7.92机枪
正面装甲:22-25,倾斜布置,具体角度根据布局需要确定;
炮塔装甲:正面25加15护盾,侧后均为18
侧面、后部装甲:13
底部装甲:10
顶部:8-10
装甲暂时以铆接结构存在,待技术进步后改为焊接或铸造结合……
在孔蒂尼设想中,这款坦克从明年开始研制,至少要3-4年才能产出样车,真正批量建造至少要到1932年以后,所以他把技术指标定到了1935年,至少保证这款坦克在1935年之前属于先进,1938年前还能挂在一流末尾,再远就不敢奢望了。非要比较的话,肯定大大优于德国1号坦克,强于2号,勉强与3号早期型坦克持平,或者比苏联的T-26要强一些,与BT-7基本持平
然后到时候根据该底盘配置可进行各种变形车辆设计,自行火炮、自行高射炮、履带式运兵车、指挥车都能进行改造,如进行动机升级和结构加强,火炮提升后,整体底盘估计能承受13-14吨改造分量,这样说不定还能改成突击炮伴随步兵进攻使用,打大战也够用了,至于坦克,他会考虑新的更好用的货色。
德国方面对这个设计也很兴奋,这个指标无论数据还是理念都超越了他们探索的拖拉机,虽然有工程师怀疑是否真正能实现而向国内汇报,但西克特用一句冷笑话结束了这种疑虑——随便折腾,反正这小子有钱,不花白不花!
Ps:昨天看了电影《刺杀盖世太保》,这名字真烂,明明是刺杀海德里希,幸好我没被标题带歪,内容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