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内功修炼第一关,只有进入这种状态,体内的真气才能启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亲身经历和听到的灵异事!
1.入静
无论是修炼内功或者修道还是传统养生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关。入静对身体机能进行非常有益的调理,以致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更重要的是在入静状态下,气机才能发动,真气才能勃勃生发。因为生命体的功能有不同层次。
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抑制和干扰,是人体与生俱来,重要的内在致病源。
这是由生命体:高层次对低层次功能有抑制干扰作用,且这种作用的强度与层次差距呈正相关;高层次功能有脱离低层次功能的约束而升高层次的程度呈正相关。而人是位于进化顶级生物,层次差距最大。
传统养生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静养生”。其中又集中体现在减少意识活动(神)上:“养生以调神为主,调神以不用神为主”。“不用神”包括“戒贪”,“顺其自然”。
《列子》:静神灭想,生之道也”。《庄子》:“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道德经》夫物芸芸,各复归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南北朝时代,陶弘景摘录了六朝以前的养生经验,编成《养生延命录》如:“静者寿,躁者夭。”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保持平静,就是时时刻刻在练功。”
2.入静,更是是修炼内功的第一关,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关。随着入静程度的加深,功夫也在不断精进。入静也就是进入了我们平常所说的功态。在这种状态中,练功者以一念代万念,浑浑沌沌,恍恍惚惚,没有区分,没有差别。道家称之为守一。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一段活描述了这种状态:“道之为物,惟恍为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恍惚这两个字,非常有学问,历来许多学者都在解释它。
“恍惚是指心性光明的境界,我们姑且不用繁琐的训诂学来解释这两个字,单就字形,便可以看出恍是竖心旁加一个光字,惚是竖心旁加一个忽字,意谓心地光明,飘然自在,活活泼泼,根本不是颠三倒四,昏头昏脑。”
这里要注意两点,首先是入静的状态就是恍兮惚兮,没有区分,没有差别,也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不需要任何逻辑思维。其次,在恍恍惚惚的状态中,天地自然光明,自然活活泼泼,这也就是说其中有象,其中有物。这种内景是练功到一定的程度,天地自然之气作用于人之内气的结果。
入静的状态有什么作用呢?首先它对身体机能进行非常有益的调理,以致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更重要的是在入静状态下,气机才能发动,真气才能勃勃生发。
人的下丹田就像一个熔炉,只有入静才能点起熊熊火焰;又像一个蒸锅,只有入静才能引起沸腾。
3.对于初学者来说,达到入静的目标必须克服各种杂念。相传唐代一位得道的神仙吕洞宾曾说:“世言吾卖墨,飞剑取人头。吾闻哂之。实有三剑:一断烦恼,二断贪嗔,三断色欲,是吾之剑。”
他说的不是实有的刀剑,而是心剑、慧剑,意志和智慧的力量。在世俗的社会中,每个人难免不为各种烦恼、贪嗔、色欲所累,为七情六欲所苦,这就是种种的杂念。
平常生活中不觉得,而一旦坐下来闭上眼睛时,杂念就像奔腾的野马难以架驭。传统养生文化以思想手段为主,而入静则还要加上重要的生理手段。
一般需要“三调”。即:身,心,息等方法进行。那么,修炼者就必须运用意志的力量,不断地排除杂念,最终驯服这匹野马。驯服这匹野马的过程也就是功夫长进的过程和身体健康的过程。
许多修炼者慨叹入静之难,实际上这就说明他的心镜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灰尘,必须运用意志的力量去拭擦,用慧剑斩心魔。
如果不能入静,就不可能驾驭自己那颗浮躁的心,无法驾驭浮躁的心更不可能导引真气运行,即使有那种感觉也只是假象。所以,不管练功还是要做好啥都该以静,定为首。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天拿出点时间放下万缘,让心灵回归,返璞归真,感受下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的入静状态,无论你的心还是身将会自然净化,心身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