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边角料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喧嚣的烟火!
计划好了第二天出去游玩,林溪几人赶紧通知了林泉几兄妹,知道林溪对李婉的心思后,几个兄弟都想暗自帮忙使力。
林泉的三弟林水平时对林溪这个大堂哥很是亲厚。
他比较好学。
楚氏早早就发现他悟性高,即使家境再如何艰难,也还是咬牙让林水跟在大队的张会计身边帮忙端茶倒水学些手艺,说不定将来有个一技之长能够谋生呢。
一回生二回熟,慢慢地林水学会了些算账计数的技艺,渐渐地可以帮着张会计打下手了。
混着混着,林水在整个大队部也混了个脸熟,结识了大队下辖一些村子里的乡绅。
当然这里的乡绅是上不得大台面的,只在村子里还尚有些脸面。
有些是家境要富裕些的,有些是在村子里有些话语权的。
林水一听是大堂哥想在心爱的姑娘面前好好表现一番,那无论如何他得神助攻一把才成啊。
“开着拖拉机出游那才神气嘛,倍儿有面子的。”
林水一想到自己开着拖拉机载着众人飞扬地跑在乡村小道上的场景,整个脑子就像过了电流一般,精神抖擞的。
于是他当天下午转头就去到张家村找到自己的“富豪”好友张要发借他的拖拉机一用。
由于林水的会计师傅是张家村人,所以林水经常跑张家村办事。
与张家村名人张要发时常有业务上的对接,故而一来二去俩人越来越熟识。
甚至到后面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俩人的很多想法出奇的一致,自然而然俩人成了实打实的好兄弟。
张要发人如其名,家里如今是张家村数一数二的富户了。
他喜好结交朋友,为人仗义,脑子活泛,敢闯敢干。
遇到国家的新政策,他是他们村第一个举双手赞成政策改革的。
所以包产到户后,他的适应性在村子里最快,甚至还嗅到了一丝丝发家致富的商机。
当时他问村里:“村长,既然以承包责任制的形式,那在村里的田地分完后还剩下的那些边角料比如荒地、池塘、下等地,能不能再另外承包一些给我?
村长一听,顿时眼睛一亮,赶紧抓着张要发的手不放,道:“可以的,可以的。你是个好的。”
村里当然拍双手赞成。
当时还是有不少农户反对包产到户的,也有的是持怀疑态度,就连村里都有点不自信,到底能不能像安徽那个劳什子村一样搞起来嘛?
心还是悬着的。
这个时候竟然有人愿意多包地,还是那些到最后没人要的边角料。
这简直让人振奋。
包。
当然要包。
尤其是像这种响应国家号召的积极分子更要政策上鼓励,行动上支持。
村长瞪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问:“你想要包多少?”
张要发心里有些没底,挠挠头,一脸憨厚道:“村长,我能够包多少?”
村长一听,顿时差点感动得都要哭了,这是个好后生啊,这么支持村里的工作,一听他这话,这是做出了能够包多少就包多少的决心啊。
村长拉着张要发的手,差点就喊亲儿子了:“要发啊,村里感谢你支持包产到户的决心和对政策的信心,”
“这样吧,等分到最后那些个没人要的荒山荒地等等,你能够包多少,村里就给你包多少。”
于是村里最后给张要发包了不少边角料。
当旁人还在笑话张要发傻子的时候,张要发已经在家将属于他承包的田地画了个图纸,每块儿地要怎么开垦他心里已经做好了成算。
吃瓜的旁人都想不通明明可以让村里兜底,反正旱涝保收,村里最后总不会饿着他们的。
为何张要发像是从饥荒年代逃荒出来的饿死鬼一样,竟然不怕种那么多地自己种不过来,花了那么大力气最后只能喝空气?
那得花多少肥料、费多少人工进去啊。
小心赔了夫人又折兵
……
唱衰的声音不绝于耳。
“我坚信努力了就会有收获。”
“就怕明明有能力却不努力,等到最后错失了时机,到那时想努力却已经没有机会去努力了。”
“国家的这个政策明明很好啊。”
“多好的机会啊。”
“能够大有可为。”
“干得好的话估计能让自家丰衣足食呢。”
张要发在饭桌上跟家里人说着自己对政策的理解和自家如何规划包下来的这些田地。
“将村里包给自家的上等水田用来种水稻,不产粮食靠近清水河的河沙地用来种西瓜。”
“更差的类似于沼泽又类似于池塘的地,这种是完全长不出粮食也种不了菜蔬的。”
“将这个沼泽地灌满了水没至成年人的膝盖那么高,用来种藕又养些鱼。”
“村子后山的荒山地咱家更是不能放过,去买桃树、梨树、橘子树苗给种下去吧。”
村里人都看傻眼了。
“快来看啊,发哥在河沙地种了西瓜苗,他是傻的么?”
“河沙地没有肥力,都是沙土地,哪里能种出什么东西嘛。“
“哎呀,要发这是在乱来啊!”
张要发听听,然后继续埋头种瓜苗。
“哎呦呦,要发在往沼泽地里放水,这怎么得了哟,我们池塘里的水被他霍霍到沼泽地里,我们还怎么洗衣种菜嘛?”
“沼泽地装了水又有什么用?什么都长不了!”
张要发听听,面无表情。
他也没用多少水,而且这水是公用的,他也是事先征得过村里同意,才从用于引水种菜的池塘就近引水到他的沼泽地的。
再说你家能用水种菜,我家就不能用水种藕么?
凭什么啊?
于是张要发继续引水,毫无心理负担。
“大家伙快瞧瞧!张傻子拿着锄头在后山荒山地一锄头一锄头地开荒呢。”
“我滴个老天爷哟,他是有劲儿没地方使吗?这要开荒到猴年马月去哦,即使开荒出来荒山地又能够长出什么来嘛?”
在众人的心中,张要发已经由发哥一步步降级为张傻子了。
“张傻子往山上挑粪了!”
“张傻子将那金贵的水果苗种到荒山地了!”
“杀千刀的哟!这是要将他们家霍霍得全家人喝西北风吗?”
“张傻子往沼泽地里种了藕苗!哎哟喂,乖乖,那么珍贵的藕苗怎么能够瞎种到沼泽地里去呢?这完全就是浪费藕苗啊!”
“张傻子又往沼泽地里撒鱼苗了。”
“哎!败家啊。”
众人已经由最开始的看笑话、兴奋到后来的恨铁不成钢,再到最后都麻木了,慢慢地也就不想再关注张傻子了。
这家伙已经没救了,估计年终的时候村里得给他们家发救济粮了。
对于村里人的各种“关怀”,“张傻子”始终不发一言,仍旧默默地伺候他的田地。
他基本上是两点一线,除了回家吃饭睡觉,其余时间全部打发在他的田地上了。
有时候甚至都是让他媳妇儿将饭菜送去田里,一家人就在田里囫囵吞枣完成任务一样地将饭菜塞进肚子里,接着继续干活,完全不知疲倦。
有些村人有点怀疑“张傻子”是不是冲撞了什么看不见的东西,不然怎么会像中邪了一样地如此反常?
春去夏又来,“张傻子”家上等田里的水稻一株发出了好多小株,然后小株继续茁壮成长。
逐渐长成由几十根穗子合拢组成的一大株,像这样每隔十公分左右就有一大株。
整个四亩水田一整块一眼望去,绿色满眼,微风吹过,在那一大片绿色丛中,穗子与穗子之间的摩擦之声,声声入耳。
听得出穗子的苍劲有力,长势健壮又喜人。
渐渐地那一大片绿丛每一大株都长出饱满的稻穗苞,只待风吹日晒,迎接不多时的大地母亲的洗礼。
终将成长为黄灿灿的谷粒迎风飘扬。
“张傻子”家人口多,承包了像这样一整块的四亩水田有好几处,处处都被“张傻子”侍弄的极好,远看极其壮观。
“张傻子”家的清水河畔沙土地里这个时候也静静躺着一个个像弥勒佛一样的椭圆大西瓜,正待主人采摘。
他们家的劳动力完全被“张傻子”安排得明明白白。
老人孩子力气小的,都被赶来沙土地照看大西瓜,防止被田鼠等那些个野外动物祸害,还专门搭了个用于休息的棚子。
棚子是建在高高的支架上的,便于远眺,视线能够将地里的情况一览无余。
熟透的大西瓜切开一个,红壤子溢出的汁水正好解了农人们在夏日酷暑下的饥渴难耐。
村里人早就看到“张傻子”家的西瓜地里的大西瓜,纷纷馋得不行。
“走,‘张傻子’家的西瓜熟了,我们去买个尝尝,看看味道如何。”
“我也是这么想的呢,看着他们家天天在西瓜地里忙活,怪好奇的,他们家可别祸害了瓜苗哦。”
起先是张家村的村民怀着好奇心去找“张傻子”买个一两个西瓜尝尝,切开西瓜啃上一口,出乎意料的让人顿时舒服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哇!好甜啊!”
“好凉爽!”
“这是什么神仙瓜啊!”
“简直是太好吃了。”
一传十十传百,于是“张傻子”家的西瓜在十里八乡一下子卖疯了,前一波熟透的刚卖完,下一波接着也熟了,然后继续卖完,整个夏天卖了好几茬。
还有人跟“张傻子”预订明年的瓜。
很有市场嘛,村里人看到“张傻子”不仅回了本,好像还小赚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