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梁山不老 > 第49章 关猛显锋芒

第49章 关猛显锋芒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梁山不老!

49.关猛显锋芒

挥汗如雨,转瞬月末。

比武阅兵之日到了,是骡子是马,校场上见。

古代的城池都驻扎着军队,而军队必须有练兵习武的地方,以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这种就是演武场,也称教场或校场。与“演武厅”不同在于:“演武厅”一般是高级将领练武场的地方,而“教场(演武场)”一般是普通士兵操练和检阅军队的场地。

在城的内部,如有空场之地,这校场就决定在城内的城边城角。如果城内房屋甚挤,找不到宽广的空场,校场就建造在城外贴近城边的地方。

一般来说,大校场的旁侧要建造一些主持练兵和教官休息、办公的设施,如阅兵台和成组的合院建筑;在合院附近或在大门外设立台基,台基上做旗杆台,以便竖杆挂旗。有的大校场还设立双旗台座,还有的建造双柱或四柱牌坊。校场又称之为演武馆、演武亭。

作为演武场,场地可大可小。一些大户人家,也会在后花园辟演武场供家人练习武艺。但军队的大教场因必须容纳众多的兵将,故地域阔大。宋人辛弃疾则在《破阵子》一词中,写出“沙场秋点兵”的盛况:“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古代还常利用野外地形特点,以狩猎的形式进行练兵,这是大教场在空间意义上的延伸。前面说过,苏大学士东坡先生在《江城子》中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说的就是狩猎形式的练兵。

再说我们的这次阅兵。因为皇帝赵佶之前与梁太尉密谈,欲择时观摩,所以,一切都不比寻常,首先是观摩台进行了特殊加固铺设,围墙也进行了加高处理,以加强安保措施。殿前司特别请旨,调来马步军、神臂军,里三层外三层防御,开封府也抽调官吏衙役加强巡逻。至于赵佶的贴身侍卫,则是大内侍卫分内之事,由不得别人操心。

到了阅兵这天,我们殿前司大小官员和防御队伍提前入场,大家都身着盛装,神情肃穆而又庄重。我们沿着阅兵场仔细巡查,认真检查每一个角落,确保一切都准备就绪,没有任何疏漏之处。大家深知这次阅兵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马虎,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执行着自己的任务。在检查完阅兵场后,我们又对安保措施进行了巡查。我们仔细检查了每一个哨位,确保士兵们都尽职尽责,没有任何安全隐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士兵们的紧张和兴奋,他们也和我们一样,为这次阅兵感到骄傲和自豪。 接着,各比武队伍在指定位置开展比武前的温习演练。士兵们身着整齐的军装,手持兵器,英姿飒爽,步伐整齐。他们一遍遍地演练着各种阵型和战术,口号声震天动地,让人热血沸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士兵们的专业和决心,他们为了这次阅兵,不惜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努力。

忽听远远地几声炮响,这是皇帝出行的信号。梁太尉急引我等将领出校场恭迎圣驾。过了较长一会时间,鸣锣开道的声音才传了过来。

在等待的间隙,铁牛为您说说皇帝的御辇仪仗。皇帝的御辇仪仗由导驾、引驾、车驾、鼓吹、后卫部队等前后几部分组成。

导驾:即先导仪卫,为“大驾卤簿”的先头仪仗队。最前面是开道的几辆车,依次分别乘坐京城地方官和朝廷官员。随后是由两队骑兵及6行步甲队组成的“清游队”,其作用是清道,以保障后面的皇帝出行顺利。紧随其后的是士兵手持的12面龙旗,分作两排。龙旗后则是专用车队,其中包括指南车、记里鼓车、白鹭车、鸾旗车、辟恶车、皮轩车等。每辆车均由4匹马牵引,有驾士14人、匠人1名。至此,导驾仪仗结束,后接引驾仪仗。

引驾:仪仗不同于导驾仪仗,主要以乐、仗为主,陪同皇帝出行的文武官员也在其中。引驾仪仗的前导是由12排分别手执横刀、弓箭,相隔排列的骑兵组成的卫队。

尾随其后的是一支庞大的鼓吹乐队,乐队前有两名鼓吹令负责指挥演奏。乐队的乐器以各种鼓为主,主要有鼓、大鼓、铙鼓、节鼓、小鼓、羽葆鼓等,还有吹奏乐器笛、箫、笳(亦作胡笳,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长鸣和中鸣(均为号筒)、大横吹(横笛)、筚篥(管乐器)等以及金钲等打击乐器,整支乐队由750余人组成。

乐队之后则是由各种幡(呈下垂状的长方形旗帜)、幢(有羽毛装饰的旗帜)、旌旗等组成的旗阵。一些随行的官员及皇帝的24匹御马也夹杂在旗阵中。旗阵之后,又有分列于左右的青龙旗和白虎旗。两面旗帜的后面则为随行的朝廷官员队伍。在这支队伍中间,还穿插和夹杂着手持兵器的骑兵和步甲兵。

车驾:引驾仪仗的后面才是皇帝乘坐的玉辂。皇帝车驾是整支仪仗队的核心,因此警卫极其森严。玉辂由太仆卿驾驭,前后有41位驾士簇拥,两侧则由左、右卫大将军护驾。紧随玉辂的是禁军的高级将领和宦官。在这些护驾官员的外围则布列着多队禁军的骑兵和步卒,每队禁兵的数量不等,但都在20人以上,并有1名军将率领。禁兵配备有弓、箭、刀等兵器,随时准备应付突发的情况。跟在禁兵后面的是由孔雀扇、小团扇、方扇、黄麾、绛麾、玄武幢等组成的仪仗。

皇帝的车驾后面还有一支“后部鼓吹”乐队,乐队配置的乐器与玉辂前的鼓吹乐队差不多,只是规模相对较小,有乐工近300人。紧随“后部鼓吹”之后的是皇帝专用的各种车驾,其中包括方辇、小辇、腰辇、金辂、象辂、革辂、五副辂、耕根车、安车、四望车、羊车、属车、黄钺车、豹尾车等。

左、右威卫折冲都尉各率200名兵士,分作4行横排,分别持大戟、刀盾、弓箭及弩,尾随豹尾车,作为掩后。每辆车均由马匹牵引,并有数量不等的驾士随从。在这支车驾队伍中,还有一些朝廷官署的官员骑马随车而行。

走在仪仗最后的是后卫部队,前面是由两位将军率领的左、右厢步甲队,共48队,分作前后两个方阵,每队30人,以一面旗帜为前导。士兵均头戴兜鍪,身着铠甲,手持弓或刀、盾,每队的装束均为同一种颜色,共有5种颜色,相间排列。中间为左、右厢黄麾仗,分为12行,每行10人,分别手持弓、刀、戟、盾及孔雀氅(用羽毛制作的旗幡)、鹅毛氅、鸡毛氅等。黄麾仗后为殳仗,共有500兵士,手持殳等仪卫兵器。

最后则为诸卫马队左右厢24队骑兵和12支旗队组成的旗阵。每支旗队所举的旗上绘有同一种传说中的神怪,如辟邪、玉马、黄龙、麒麟、龙马、三角兽、玄武、金牛等。旗阵后,又是由步甲兵组成的黄麾仗,并有骑兵护卫。至此,仪仗队才结束。总人数大约在5000人左右。

这当儿,街上的气氛已经完全变了样,早些时候还熙来攘往的行人,仿佛被突如其来的一阵狂风刮得一干二净。宽阔的、可以容得下五匹马从容地并排前进的街道两旁,如今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军校。他们身上挎着腰刀,手中还拿着皮鞭,正虎视眈眈地环顾着。一位头戴乌纱,身穿圆领青袍的官员,正领着一群衙役,神色紧张地往来巡视。每当发现有不顺眼的地方,他就用手一指,让手下的衙役或军校迅速前去纠正。不用说,在这种空前严格的防范措施弹压下,绝大多数的居民都已经躲进自己的屋子里,不敢露面。即使是顶爱凑热闹的一些人,也只能规规矩矩地守在街口的木栅栏后面,探头探脑地往外张望。当然,还有一些得到特许的人家——主要是临街的住户,则忙着在门前设案焚香。

“嗯,来了!来了!”忽然有人激动地、小声地说。周围也随之稍稍发生了小小骚动。梁太尉怔了一下,向远处望去,发现那些官员和差役全都停止了走动,在街旁的屋檐下各自站好了位置,并且一律把脸孔朝着南面,目不转睛地屏息以待……

终于,一阵马蹄声,自远而近,从南边一路传来。过了片刻,一组手执旗帜的戎装甲士出现了。他们奔驰得并不特别迅速,所以能清楚地分辨出,先过去的是两名手执黄色令旗的骑手。他们的露面,等于正式宣告:皇上的车驾已经临近了。于是,一刹那间,街道上变得愈加肃静,反之,那得得的马蹄声,听上去却更加清脆有力,一下一下,仿佛全都敲在人们的心上。令旗过去之后,接着是一面面清道旗,各由一名甲士擎着,并马而来。那些旗手,显见是经过精心的挑选,一个个都长得身高体壮,威猛豪雄,就像从庙宇里搬来的四尊护法韦驮。

一会儿,刚刚寂静了一时的街道上,又重新响起了马蹄声,而且比先前要响得多,声势也大得多。这预示着大队人马已经来到。先是一队队持枪大内侍卫进到校场,围了两圈,然后是一队带刀侍卫分列观摩台两侧,然后,皇上御辇徐徐驶来。梁太尉殿前司带领文武官员跪迎圣驾。待赵佶就位后,文武百官各就各位。

一切平静下来了。忽听一个尖细的声音大声喊道:“传圣上口谕!比武阅兵开始!比武阅兵之前,先看看三位领兵将军的个人比武!”

啥?这是谁的安排?我李铁牛是这次比武阅兵的总设计师,我怎么就不知道有这么个议程?我目视梁太尉。梁太尉道:“这是陛下临时起意,叫外城新任骑军骁骑军都虞候关猛、大内禁军副统领尉迟文和城内驻军捧日军指挥使夏侯渊出场比武吧。”

我立即派出三位侍卫告诉三位将军实情,以免误解。然后,于是我起立喊道:“下面,观摩骑军骁骑军新任都虞候关猛、捧日军指挥使夏侯渊、大内禁军副统领尉迟文三位将军比武,先请观摩骑军骁骑军新任都虞候关猛、捧日军指挥使夏侯渊对打,真刀真枪比试,点到为止,莫伤了性命!开始!”

先是关猛、夏侯渊出场。只见一人一骑首先出场,只见他骑一匹全副武装,一身乌黑盔甲,手持一柄丈二长矛,黑亮垂直的发,斜飞的英挺剑眉,细长蕴藏着锐利的黑眸,削薄轻抿的唇,棱角分明的轮廓,修长高大却不粗犷的身材,宛若黑夜中的鹰,冷傲孤清却又盛气逼人,孑然独立间散发的是傲视天地的强势。正是捧日军指挥使夏侯将军。

又是一声马蹄响,绣旗飘挂动天兵,金甲绿袍相称。赤兔马腾腾紫霞,青龙刀凛凛寒冰,堂堂八尺五六身躯,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正是骑军骁骑军新任都虞候关猛将军。

两将相对而立,相互抱拳行礼,不动。我喊道:“两位将军,对练开始!点到为止!”

喊声刚落,只听捧日军指挥使夏侯将军喊道:“关将军,你先出手吧!”

关猛到:“好!关某得罪了!”话音未落,青龙刀向夏侯将军当头砍下,夏侯将军不急不躁,举枪斜刺一枪,只听咔嚓一声,刀枪相撞,谁也没伤着谁。夏侯将军又一枪刺出,勒马冲出,正处于关猛身侧,一枪长蛇出洞,刺向关猛腋下。眼看关猛被刺落马,只见关猛冷笑一声,一刀砍向夏侯将军颈部,却是个两败俱伤之法。夏侯将军不知关猛有此一招,急忙回枪隔开。谁知关猛只是虚招,他早就料到夏侯将军的此招,变横砍为下拍,一下砸向夏侯将军左臂。惊得众人大叫一片。谁知夏侯将军也是个久经战阵之人,一个蹬下缩身,竟然躲了过去。众人连声叫好。两人拆了几招,关猛刀锋忽然一转,横劈竖刺,越来越快,大刀发出呼呼的声音,忽然抓住一个破绽,将刀一竖,胳膊一展,那把刀直直砸到夏侯将军左臂上!夏侯将军一时险些握枪不住,急忙提马倒退两步,吓得冷汗流出,这个结果出乎自己所料。夏侯将军是着名悍将,何曾遇到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一时不知所措。本来怒火又起,但怎奈左臂受伤,只好退出争斗。众人方才从惊呆中醒悟过来,大声喝彩起来。

我喊道:“第一场,关猛将军险胜,请大内禁军尉迟统领上场!”

又是一声马蹄响,见此人胯下一匹赤火驹,身高七尺开外,细腰扎背膀,双肩抱拢,面似傅粉,宝剑眉合入天苍插额入鬟,一双俊目皂白分明,鼻如玉柱,口似丹朱,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弓箭随身,手持画戟,果然是一表人才!大内禁军尉迟统领冲上来,也不搭话,举戟就刺。早惹怒了小将关猛。只见他从身后掏出一物,抛向尉迟统领面门,尉迟统领吃了一惊,挥戟拨过,却是一颗煮熟的山芋,正叉在画戟上,好似菜刀将要切芋头似的。众人一阵嬉笑。

尉迟统领本是禁军新秀、天子近卫,何曾遇到这等戏弄?这却是关猛见他上来一言不发,举戟就刺的无礼行为做出的反应。尉迟统领骄横惯了,只是想自己受到的戏弄,自然不管别人的感受,大吼一声,恰似晴天霹雳。惊得众将大惊失色。小将关猛却勒马静立,好似不曾听到一般,连座下之马也似乎毫无反应,只是左顾右盼,打着响鼻。尉迟统领更加愤怒,举戟就刺。两人直打了五六十回合,把个赵佶看得从座椅上站了起来。正看之间,只见小将关猛又从身后掏出一物,抛向尉迟统领面门,尉迟统领又挥戟拨过,却又是一颗煮熟的山芋,正叉在画戟上,把个尉迟统领气得面红耳赤,举戟又刺又砍。关猛好似被打得手忙脚乱,却忙里偷闲,又从身后掏出一物,抛向尉迟统领面门,尉迟统领知道又是煮熟的山芋,自然不再理会,只想趁乱刺伤对手。不曾想这次那物竟然不是煮熟的山芋,而是军粮中炒熟的面粉。面粉包砸到尉迟统领的面门,炒熟的面粉四散开来,早蒙住了尉迟统领双眼。尉迟统领略一迟疑,关猛的青龙刀已抵住尉迟统领咽喉,凛凛寒冰惊出一身冷汗。假如尉迟统领再敢动一下,青龙刀就会深入颈肉。

我连忙喊道:“关将军,手下留情!”

关猛立即勒马后退,离开了尉迟统领,说道:“尉迟统领,得罪了!”

尉迟统领红着脸道:“多谢关将军手下留情!以后有用得着兄弟时......”说到半途,忽然停住。身为大内禁军统领,本不该与任何文武官员有私交。这是生死之际,故一时忘了大内禁忌。好在连赵佶也忙于惊慌喝彩,谁也未曾注意他俩有此对话。

我喊道:“第二场,关猛将军胜,第三场,请大内禁军尉迟统领和捧日军指挥使夏侯渊上场比试!”

忽听那个尖细的声音大声喊道:“传圣上口谕!三位将军好本事!今日都有赏。时间不早了,领兵将军个人比武暂停!比武阅兵开始!”

这就是主要领导的随意性。未曾安排的他加演个节目,安排好了的他偏要取消,让人意外重重,惊喜连连。不过,演武场就是战场,兵不厌诈,演也不厌变。只要是主要领导的意思,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说得通。谁有意见谁提,李铁牛二世为人,是主要领导的理解主义者,没有什么意见。那么,有没有向主要领导提意见者呢?有!但都在阎王爷那里领了盒饭,或者都在向阎王爷领盒饭的路上。铁牛今天身居高位,并不愁吃喝,所以,也不怎么看得上阎王爷家的那点盒饭,那就遵旨吧,传圣上口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