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梁山不老 > 第123章 铁骑绕龙城

第123章 铁骑绕龙城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梁山不老!

提起大宋铁骑应对宋辽、宋金决战。不知怎么的,脑海中忽然出现两首唐代着名军旅诗歌《从军行》。

一首是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上一句是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下一句则显得昂扬之斗志、豪壮之誓言。

另一首是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颔联中的“铁骑绕龙城”,说明唐军凭借“铁骑”优势,神速抵达前线,并把塞外敌方据点包围得水泄不通,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百战破楼兰也好,铁骑绕龙城也罢,都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强烈豪迈的爱国激情和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

唐人气势如虹,宋人就弱了吗?

待我李逵亲率大宋铁骑,身披战甲,手握火枪,挥师百万,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问燕云十六州,花落谁手?

由于骑兵是稀缺资源,宋初的骑射手往往也以重甲保护。受到沙陀人的影响,宋王朝非常重视骑兵的骑射训练,骑兵选拔标准是——“年四十以下,长七八尺,材必健疾,力迈伦等,能驰骑而善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超越沟堑,驰上陵,逾险阻,绝大泽,涉名水,敢犯强敌,乱大众者”。选拔之后,平时训练则是——“六事者,一曰顺骔直射,二曰背射,三曰盘马射,四曰射亲,五曰野战,六曰轮弄。”

北宋骑兵既重视射击技能,能够与游牧政权的骑兵对射;又重视野战格斗与冲锋。在冲击敌阵时,他们经常“墙进而前”,如同一道道铁壁冲向敌人,对异族骑兵造成很大的压力。骑兵会战中,辽和西夏很少对宋获得胜利。

在宋代,唐朝的一体式马铠基本消失,代之以五件套式的分体式马铠,以毛皮与铁片结合,降低了制造成本的同时,还有保暖效果。但是宋辽战争、宋夏战争毕竟与五代时在中原腹地作战,易于获得补给的情况不同,更注重大纵深作战。宋王朝的马政不佳,导致骑兵数量远少于汉唐,就成为了极大的短板,虽有静塞军这样的精锐骑兵部队,也难免被敌人以田忌赛马的套路批亢捣虚,战略上处处受扼。到宋真宗时,马政情况有所进步,战马蓄藏量多达20万匹,但因为君主与文官对于军事的掣肘,导致骑兵作战风格更加保守,骑兵训练水平极端下降,“多者布满川谷,而用之有限,小有不利,则莫之能止,非所谓节制之师也”。因此,没有了燕云十六州的庇护,没有战马之利,宋王朝最终签订了澶渊之盟,向大辽服软了事。

此种观点既对也不对。没有了燕云十六州的庇护,北方精骑可以在华北平原长驱直入、纵横驰骋,中原政权确实失去了先机,只能被动防守。但没有了燕云十六州,并不代表中原政权没有了战马来源地。

燕云十六州产马甚少,当时宋朝的战马来源地主要是西北地区。在西夏自立之前,宋朝也是有重装骑兵部队的。相比于唐朝牧马监蓄马将近70万匹,宋朝战马最多的时候有20万匹,这主要是失去燕云十六州后,宋朝不能通过长城贸易获得蒙古高原的战马。但是,宋国早年通过北方贸易、走私、牧马、向西北征马等手段还是建立了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精锐骑兵军团,虽然数量实力和汉唐不能相提并论,但北宋有一支重装骑兵,装备精良,作战勇猛,这就是赵光义亲自组建的静塞军。宋朝的静塞军和辽国铁林军、西夏铁鹞子、金国铁浮屠和蒙古重甲铁骑并称于世。

静塞军满员仅仅3000人,一人5马,这在缺马的宋朝装备十分奢华。静塞军人员全部来自易州(治所今河北易县)。易州紧邻燕云十六州,是中原门户之一,历来民风彪悍。北宋名臣王禹偁[chēng]曾说:\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曾习干戈战斗而不畏儒者也,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像甲胄而进者。”边郡之人常年和游牧民族打交道,精于骑射,熟悉战争战斗套路。听到外敌入侵,父母妻儿都能主动帮助战士备战。静塞军又是精挑细选,所有成员都能开200斤的硬弓,马匹也都是清一色的良驹。静塞军从军士到战马全部披重甲,兵器除了弓箭外,全部配钩连长枪。

静塞军从成立之初就直面辽国精锐铁骑铁林军,历次对辽作战中,静塞军未尝败绩。静塞军的巅峰之战是发生于988年(宋端拱元年、辽统和六年)唐河之战和第二年的徐河之战。辽军南下君子馆(今河北河间市君子馆村)之战(986年,辽统和四年,宋雍熙三年),宋军大败,精锐丧失。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缘边疮痍之卒,不满万计,皆无复斗志,河朔震恐。”只有静塞军因为战前归属到沧州都部署李继隆麾下得以保存。(李继隆是赵光义小舅子,此战李继隆争议极大,如果他率军支援前线的话,战争结果还未可知)

宋端拱元年、辽统和六年(988年)六月,辽国携君子馆余威,晓谕诸道兵马准备南征用的攻城器具,准备举兵南下,一举灭亡宋国。是年九月十四日,辽圣宗耶律隆绪亲临南京(幽州)。十九日祭旗鼓之后,辽圣宗耶律隆绪自领一军,其余辽军在耶律休哥、韩德让、耶律斜轸统领下正式南下进攻宋朝。耶律休哥,辽国历史上的战神,高梁河之战、满城之战、瓦桥关之战、歧沟关之战、君子馆之战,打的宋朝人哄啼哭的孩子都会说“于越至矣!”(于越是辽国官职名,耶律休哥曾任此职)韩德让、耶律斜轸,辽景宗耶律贤的托孤大臣,我们熟知的杨家将老令公杨业就是被耶律斜轸活捉的。从这配置来看,辽国可以说是举国南侵,精锐尽出,绝不是抢掠一番就走的节奏。

宋朝严防武将,防到何种程度?将领领兵打仗,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处理敌情,都需要经过赵光义同意。将领出征以前,赵光义会下发阵图,将领必须按照阵图排兵布阵,不得擅自更改,不然就是重罪。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为何北宋数次北伐都无功而返。《孙子兵法》:“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战场军情错综复杂,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岂能按照想当然的套路进行?仗还没有打,先把自己的部署局限于某一阵法之中。莫说被敌人探析,就是在战场上敌人针对你的部署改变攻击策略之后,你变还是不变?李继隆也曾说过:“兵贵适变,安可预定!”

面对辽国的大举南侵,宋太宗赵光义又犯了瞎指挥的毛病。战前,赵光义下旨命令宋军坚壁清野,不得出城野战。宋地各城守军在圣旨面前,尽皆以邻为壑地被动自保。辽国大军在宋太宗赵二的“帮助”下,集中兵力,从容行军,从容抢掠,从容包围自己想攻取的每一座城市。是年十月辽军围攻涿州;十一月六日,下长城口;十一月初八日,开始进攻满城;然后在数日内,辽军又攻破祁州(今河北安国)、新乐、小狼山寨。宋朝损师失地,而辽军还没有出大汗,就来到了冀中平原唐河北岸。

唐河之战前夕,北军突破唐河后能够直接冲击定州,进而威胁北方重镇正定,可谓战略意义重大。因此,宋军在唐河沿线布下重兵。探得辽军动向后,宋太宗赵光义命大将郭守文为北面行营都部署兼镇定、高阳关两路排阵使,命李继隆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保顺节度使、定州都部署,命袁继忠为定州监军、判四方馆事,也可谓名将云集。

前面说了赵二就是猪队首。辽军南下,赵光义竟然要求各地不得出城野战,只能坚壁清野。因此当辽军到达唐河北岸的时候,前线将领也面临着两难选择:坚壁清野,肯定阻挡不了辽军的攻势,但这是皇上命令,失败了也不会受到大的责罚;主动出击,可能会胜,胜了皆大欢喜,败了责任全在自己一人之身。

好在这次前线将领是赵光义小舅子、有抗旨传统的李继隆。袁继忠首先提出主动出击:“敌骑在近,城中屯重兵而不能翦灭,令长驱深入,岂折冲御侮之用乎!我将身先士卒,死于敌矣!”手握重兵却只能龟缩在城内看着敌人劫掠,稍微有血气的人都受不了这种屈辱。将士们听了也是群情激愤,磨刀霍霍。这时候,赵光义派到军队中的太监林延寿赶忙拿出圣旨阻止诸将。众将一时间将目光投向了最高主将李继隆。前面说了,李继隆有抗旨的传统,自己深谙兵法,又受到将士们情绪的感染,李继隆说:“阃[kun](城门,意思是皇城外)外之事,将帅得专焉。往年河间不即死者,固将有以报国家耳。”

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意思。君子馆之战,我之所以没有死,是留得有用之身,报效国家!李继隆一锤定音,反对意见无效,将士们准备冲锋。静塞军马上迎来高光时刻。静塞军从首领田敏以下全是易州人士,易州陷落,静塞军家属都做了辽军俘虏。李继隆怕静塞军兵变,曾经准备将静塞军分散到其他部队,好在被袁继忠制止了。在袁继忠的建议下,李继隆对静塞军加官厚赏,笼络住了官军军心,这才有了发挥静塞军最大战力的机会。

辽军方面,耶律休哥为了彻底击败宋军主力,特意从幽州各军,辽帝的御前近卫皮室军、斡鲁朵军,韩德让的近卫军以及辽国重甲铁林军中,优中选优地择出了三万最精锐骑兵。随后,他便统率这三万精骑和五万轻骑向李继隆驻防的定州袭来。

战前动员做足了,剩下的就是排兵布阵了。李继隆一面招来镇州都部署郭守文增援,一面在唐河北岸设下二千名伏兵准备在辽军渡河之时背后偷袭。辽军主将耶律休哥很快发现了宋军伏兵,他首先对宋军伏兵实施攻击。李继隆见情况有变立即下令荆嗣出战救援。荆嗣也是猛将,曾经追着杨令公屁股打。荆嗣布置好防守唐河桥工事后,带兵杀入重围与伏兵会合。荆嗣把军队分为三阵,背水布阵。奈何辽军势众,抵御了辽军几次冲锋后,荆嗣军抵敌不住且战且退撤到南岸和李继隆主力会合。

辽军见势迅速杀过河桥。这时候,李继隆派出了摩拳擦掌的静塞军。田敏率领静塞铁骑和耶律休哥的铁林军精锐展开了对冲。对冲的结果令耶律休哥大吃一惊——铁林军竟然溃不成军!耶律休哥又调皮室军、斡鲁朵军开始夹击静塞军。三支辽国精锐铁骑,从三个方向向静塞军冲击,这在宋辽战争史上还是第一次。出乎耶律休哥意料的是,田敏率领的静塞军不退反进,披荆斩棘般将皮室军和斡鲁朵军冲散!这还是以前孱弱的宋军吗?君子馆之战已经将宋军精锐消灭殆尽,这支军队是哪来的?之前虽然有败仗,但没有一次败的如此彻底、窝囊。不说人数占优,这三支部队可是辽国的压舱石,平时一支军队出动就势不可挡。耶律休哥开始怀疑人生。耶律休哥面对溃败,将所有人都派上了战场。

河南岸,李继隆看着静塞军在辽军包围内左突右冲,也下令全军出击。郭守文、袁继忠、荆嗣,甚至和李继隆素来不和的裴济,都带领军队加入了战团。一时间,宋朝骑兵掠过之处,辽军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宋军马刀挥过之处,辽军断肢残臂血肉横飞;宋军弓弩覆盖之处,辽军或无奈身死、或抱头鼠窜……面对横尸遍野,耶律休哥自问仗还能打下去吗?对面根本不是宋军,这是天兵天将下凡。耶律休哥只得下令撤退。

辽军攻击快,撤退也快,可惜,这次他们面对的是静塞军,静塞军不缺战马。田敏率领静塞军一直在辽军后面掩杀,一直追到了满城,直到耶律休哥和辽圣宗耶律隆绪的主力汇合。此战,宋军斩首一万五千级,获马万匹,辽军再也没有南进一步。此战,田敏一战成名,战后升任本军都虞候、内员僚直。直到多年后,辽国军队听说是田敏领兵都不敢正面交锋。

此战,是耶律休哥的首败,耶律休哥战无不胜的神话被彻底打破。战后,耶律休哥仍然心有余悸,直到第二年初,在确认宋军南撤、辽军安全后,耶律休哥才率军缓缓撤回南京(北京)。捷报送至开封,群臣互相庆祝,宋太宗赵二并没有惩罚前线将士抗旨不尊,下诏褒奖诸将,给予丰厚的赏赐。唐河之战,虽然宋军大胜,但也只是阻碍了辽军南下的脚步,并没有彻底断绝契丹人骚动的心,

那么如此强悍的静塞军下场如何呢?王禹偁曾对此做过说明:会边将取“静塞”马分录帐下以自卫。因为静塞军战斗力强悍,将领们都喜欢将静塞军士兵调配到自己的军营来保护自己,从而使这支军队再也没有成建制地出现过,没有被敌人“瓦解”,却被自己人“分化”了,最终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令人唏嘘。

所以, 我组建大宋铁骑的第一步,就是重建静塞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