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悠悠之口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
“父皇,快到午膳时间了,长乐先抱小十七回立政殿。”
立政殿,是李丽质的生母长孙皇后居住的地方。
李丽质冲着长孙无忌等人微微施礼。
“舅舅,几位叔伯,长乐先行告退。。。”
房玄龄几人连忙拱手,“恭送公主。”
两个随行的宫女,跟在李丽质的身后,一起离开了尚食局。
李丽质走了以后,李世民招呼着几个人,围坐在了石桌旁。
王德叫人在一旁立了茶炉,开始给李世民几个人煮茶。
房俊无奈的又进了厨房里,弄了四只鸡,继续准备做白斩鸡。
“玄龄,你家可是养了个麟儿啊!”
李世民眼中略带欣赏的看了眼厨房中忙碌着的房俊的背影。
都说房谋杜断,而眼前,房玄龄这次子,那是绝对的青出于蓝啊!
魏征也跟着赞叹道,“玄龄之子,腹有惊世之才~!”
杜如晦拱手笑道,“是啊,玄龄兄,恭喜了!”
长孙无忌也跟着附和,“恭喜玄龄兄!”
房玄龄激动的脸都红了,自己儿子的所言所行,竟然误打误撞的合了陛下的心意,又得了陛下的赞誉,房玄龄不仅脸上有光了,心里也是高兴的很。
李世民接过王德递来的茶,抿了一口询问道,“你们觉得,刚刚房俊之言,是否可行?”
几人都是微微皱眉,却没人先开口。
李世民先看向了长孙无忌,“辅机,你觉得呢?”
被点名了,长孙无忌沉吟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
“方法可行,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也很大。。。而且,有几个点,房俊也没有说清楚。”
“第一,外放不同品阶的细盐,价格自然也会有高有低,这样一来,如何保证那些胡商购买我们想让他们买的那种细盐?”
“第二,如果大批量外放细盐,如何能保证胡商从朝廷买细盐,而不是从百姓或其他人手中购买细盐?”
“第三,房俊说,细盐是用粗盐提炼的。。。可我大唐粗盐的产出也很有限,如房俊所言,大批量的售卖细盐,以目前大唐粗盐的产出,估计很难承受住这么大的消耗!”
杜如晦接话道,“还有推行细盐的价格。。。”
李世民登基以来,轻赋税,减徭役,在长安城里,很多东西的价格还都是很亲民的,就比如,盐!
现在长安城里,盐大概在一斤20文钱左右(武则天时期,盐的价格在500文左右。这个跟当时的政治环境,国际环境都有一定的关系。)
李世民为彰显帝王的仁爱之心,这方面的工作做的很足,所以长安城中的盐价,可能是整个大唐盐价最低的地方。
而按照房俊的说法,是要把细盐推到等同于黄金的高度,这个价格,可远超了普通粗盐价格的百倍不止啊。
这真的可行吗?
“细盐之策,我看还是呆会儿询问一下房贤侄吧。”魏征开口说道,“刚刚房贤侄屡遭质疑,却依旧从容不迫,定然是心中良策尚未尽言。”
不仅是魏征注意到了这一点,长孙无忌,杜如晦,甚至是李世民注意到了这一点。
魏征又道,“为今之急,在于如何应对东突厥无礼之求。”
杜如晦从旁点头,“远嫁公主之事,断不能应允!”
长孙无忌叹气道,“我等皆知,东突厥此举在于索取陪嫁之物,以度不慌之年,可东突厥找的这个借口,我们要如何回绝?”
“既不能远嫁公主,又不能因此事与东突厥开战。。。还要堵住那悠悠之口。。。”
长孙无忌的话说完,几个人都沉默了下来。
李世民捏了捏拳头,长孙无忌所说的‘悠悠之口’指的并不是天下的百姓,而是那些儒学门生,儒家子弟。
东突厥这无理又过份的要求,他们不懂么?
不,他们懂!
甚至,他们比任何人看的都明白!
可远嫁公主去东突厥,那是两国的联姻,是两国邦交的一种手段。
而且,从古至今,远嫁公主的事情又不止一件,哪个朝代没有过这种事?
所以,远嫁公主去东突厥,是他们可以接受的。
哪怕是入了史册,这些文人依旧有理辩驳,依旧能把远嫁公主说成是一种丰功伟绩。
那些文人不允许的是什么?
不允许的是,毫无借口的向他人低头!
此刻,大唐无力开战,若不远嫁公主,想平息这件事,必定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那样的话,就等于是大唐向东突厥低头。
满朝的官员,无一人出良策对敌,丢的是他们这些文人志士的脸面,日后史书如何评价他们这些人?
后人又要如何看待今日之事?如何看待这满堂的朝臣?
文人最注重的就是自己的名声和脸面。
所以,那些文人断不会允许这种事的出现,即便是向东突厥低头,他们也要找个理由,来保全自己的脸面!
杜如晦思索连一下说道,“陛下,不如待会儿询问一下房贤侄,他不在朝堂,思想不会像我们一样被束缚,在这件事上,也许能给我们一些不一样都启迪!”
李世民没接话,而是目光扫向连长孙无忌和魏征。
魏征很痛快的点头,“臣赞同杜大人的提议!”
长孙无忌也点了点头,“也不失为是一个办法。”
房玄龄的心里,那是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自己的儿子无官无品,竟然能参与国事,为陛下出谋划策了。
担心的是,自己的儿子会不会继续作妖?要是继续作妖,他咋整?能接得住吗?
。。。。。。
厨房里。
房俊可没傻到自己一个人忙活做四份白斩鸡。
这手厨艺已经露出来了,做厨子的,那都贼的很,特别是尚食局里的御厨,打从房俊弄鸡的时候,那些厨子就在留意房俊这道菜的做法。
所以,就算不用这里的厨子帮忙,做鸡的方法他们也都得学去,与其自己干受累,那就不如直接叫这些人帮忙了。
而且,这道菜的关键,鸡只占了一部分,更重要的,那还得是蘸料的调配。
这次,房俊把另一种蘸料也调制了出来。
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才算是把四只鸡都做好。
“去,把另外两份鸡,送去立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