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
季正洋听到工头的建议,眼睛一亮。
“哈哈,你们这群家伙,现在不仅手艺精湛,还懂得动脑筋!”
季正洋笑着拍了拍工头的肩膀,
“好,就按你说的办,木模先做起来,过几日我再给你们准备钢模。这样既能快速出成品,又能保证质量。”
工头闻言,脸上露出喜色,连忙道谢:
“多谢大人栽培!”
季正洋心中暗喜,这帮工匠真是越来越上道了。
他转身便往炼钢厂赶去,心中盘算着如何尽快将望远镜制作出来。
到了炼钢厂,麻杆儿早已等候多时,手中捧着几块生铁锭和煤炭样本,一脸期待地看着季正洋。
“老大,您看看这批次怎么样?猫儿山的铁矿和煤矿真是没话说,这生铁锭和煤炭的质量,比外面买的还要好!”
季正洋接过样本,仔细打量了一番,点头赞道:
“不错,不错!这批次矿石质量上乘,煤炭也足够纯净。麻杆儿,你功不可没啊!”
麻杆儿嘿嘿一笑,挠了挠头:
“都是大人您指导有方!”
季正洋也不再客气,直接下令:
“准备开炉炼钢!这次我们要炼出最好的钢来,为制作望远镜的模具打下基础!”
炼钢车间内,炉火熊熊,热浪滚滚。
工匠们忙碌地穿梭在转炉和化铁炉之间,季正洋则亲自上阵指导炼钢。
他手持铁钳,熟练地将生铁和熟铁按比例投入转炉中,同时不忘向工匠们传授炼钢的技巧。
“生铁七成,熟铁三成,沙子少许,火候要适中。记住,炉火要旺,但不能过猛,否则钢水易生杂质。”
季正洋一边操作一边说道。
工匠们听得认真,操作得也越发熟练。
不一会儿,一炉炉钢水便炼制成功,准备用来制作模具。
然而,炼焦的过程却遇到了小麻烦。
原本计划的焦炭供应出现了短缺。
季正洋眉头一皱,随即想到了土法炼焦的方法。
“咱们试试土法炼焦吧!虽然成焦率低些,但也能应急。”
季正洋一拍大腿,决定采用这个方案。
工匠们按照季正洋的指导,开始采用土法炼焦。
他们将煤炭堆积成半圆堆,盖上稻草引火。
几天后,煤炭变成了焦炭。
虽然成焦率不高,但也足够炼钢所需。
“兄弟们,焦炭和生铁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我们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季正洋召集起炼钢工人们,他们一个个身穿石棉防护服,戴着手套和帽子,准备开始炼钢。
鼓风机开始轰鸣,两台机器同时运作,将冷风转化为热风送入化铁炉中。
随着温度的升高,生铁锭逐渐熔化,铁水在炉内翻滚着发出耀眼的光芒。
“现在投入小苏打进行脱硫处理!”
季正洋指挥着工人们操作着每一个步骤。
转炉也在预热中温度逐渐上升到1000摄氏度。
当铁水温度达到要求时季正洋一声令下:
“铁水温度已到!倒入转炉开始吹炼!”
铁水被倒入转炉内鼓风机加大了风力铁水在高温热风的吹动下不断升温。
炉内的火舌越来越旺,从红黄色逐渐变为黄白色,最后变得白得发亮。
季正洋紧盯着火舌的变化,心中默默计算着时间。
吹炼持续了十多分钟,碳花密度不断加大,火舌由短变长,他知道这是碳燃烧的高峰期。
他紧握着摇炉杆,准备随时调整炉内的温度。
当火舌开始变短,碳花变得稀疏时,季正洋知道铁水中剩余的碳分已经接近钢的含量。
他轻轻摇动摇炉杆观察着炉内的变化。
当确定没有更多的碳花爆出时,他果断下令关风。
工人们迅速拆掉炉盖和风管,开始打渣和扒渣。
最后一步,就是浇注了。
型砂已经准备好,采用的是90%的黄沙、5%的陶土和5%的白泥。
不一会儿,炉火渐旺,钢水沸腾,季正洋挥手示意工匠们开始铸造模具。
只见他们熟练地操纵着铁钳和模具,将钢水缓缓倒入模具中。
“速度要快,动作要稳,不能让钢水溢出!”
季正洋在一旁指导着神情专注而严肃。
工匠们紧张而有序地操作着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好!这便是我们所需的钢模具!”
季正洋兴奋地拍了拍手转身对工匠们说道:
“诸位辛苦了!今日之事定能为我们日后制作玻璃镜片奠定坚实基础!”
工匠们闻言,也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季正洋手里捧着刚出炉的钢模,心中充满了期待,步伐轻快地走向玻璃作坊。
远远地,他就看见作坊内透出的灯光,以及工匠们忙碌的身影。
走进作坊,一块新磨制的镜片已经静静地躺在工作台上,散发着淡淡的光泽。
季正洋快步上前,拿起镜片仔细观察:
“嗯,不错,平整度好,透光性也不错。”
但紧接着,他的眉头又微微皱起,心里琢磨着这望远镜装上外壳后到底效果如何。
就在这时,另一块目镜也完成了磨制。
季正洋拿起目镜,仔细检查后,心中大石稍落。
“你们今后用这个钢模,直接批量做出所需的圆形镜片,我先带着这一对镜片去武器制备部。”
说完,季正洋满意地拿起两块镜片,稳步向苏凌峰主管的武器制备部走去。
“凌峰,你看看这两块镜片。”
季正洋将镜片递给苏凌峰,一边指着镜片一边解释道,
“这两块镜片是我从玻璃作坊里刚拿来的,质量上乘。
我想请你按照这大小,做两个圆筒出来,把镜片固定在两边。
这两个圆筒要能够完美地套在一起,还能方便地伸缩。”
苏凌峰接过镜片,仔细端详了一番,眉头微微皱起:
“老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不过,这材质上嘛,恐怕得用铜了。铜的延展性和可塑性都不错,做出来的圆筒应该能满足你的要求。”
季正洋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铜是个不错的选择。那就辛苦你了,凌峰。”
苏凌峰随即叫来几个经验丰富的工匠,将季正洋的要求详细传达给他们。
工匠们虽然对望远镜的制作感到有些困惑,但还是按照指示开始忙碌起来。
季正洋站在一旁,看着工匠们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他原本想直接制作双筒望远镜,但考虑到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还是决定先从单筒开始做起,循序渐进。
“其实啊,双筒望远镜也不过就是两个单筒的合在一起。”
季正洋忍不住插话道,他试图用更通俗的语言解释自己的想法,
“但这样就有个问题,调整距离会很不方便。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联动装置,让观察者在调整距离时,眼睛可以不离开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