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命运风水 > 第128章 怎么才能搞钱呢

第128章 怎么才能搞钱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命运风水!

房子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易隆平的父辈共有四位长辈。易隆平的父亲易万达,二叔易万谢,三叔易万天,四叔易万地。

大房易万达这一支因坐拥老宅,大房家的四个儿子,易隆平,易隆安,易隆喜,易隆乐,个个优秀,都有自己的一番事业,并且事业有成。

二房易万谢这一支,一儿两女,儿子易隆恩,平平无奇,两女儿易梦玲,易梦珑,也是嫁入寻常家庭,过着自给自足的无忧生活。倒也平安喜乐。

三房易万天,三儿二女,三个儿子分别是易隆合,易隆作,易隆化。两女儿易晓芬,易晓芳,虽然都没有大房家的儿女们出类拔萃,但是,日子也过得顺顺利利。虽平淡无奇,倒也风平浪静。

唯独小儿子易隆化,因,一个不小心,做了一个小二层楼房,房子地基里有流水阴沟,易隆化与妻子许丹妮吃尽了苦头,妻子卧床十年,因易隆化心里善良,无意之中换了住宅之后,苦尽甘来。再加上夫妻二人,勤劳致富,日子过得渐有起色。总算结局完美。

那么四房易万地这一支,过得怎么样呢?

四叔有一儿三女,儿子名叫易隆泽,三个女儿分别是易丹凤,易丹祥,易丹阳。

这易隆泽在家中是独子,儿子出生之后,他母亲又接连生下女儿。为了给易隆泽生个弟弟,谁知,一连又生了两个女儿。

很明显,女儿的降生,让易隆泽的父母亲很是不爽。三个女儿都出生之后,把儿子易隆泽当作了天星宝贝。

三个女儿则成为家中主要劳动力。三个女儿做的事情,都是为儿子服务的。

他们家的运势,也是因为房子的变动,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易隆泽的父亲,从老宅搬出来时,跟大多数村民一样,自己选择了一处宅基地,盖了一个三间瓦房。

如果一直住在这三间瓦房里,即使在这个地基上重新做楼房,也许跟二房和三房一样,过着安稳平静的生活。

可是,他们家后来搬离了这个宅基地。

儿子女儿都出生之后,日渐长大,易隆泽长到十七八岁的时候,村庄内有一处老式教堂,闲置好多年,因为这教堂的位置不错,被易万地看中了。

这教堂也不知道是在何时做的,也许是在民国时期建造的吧。

这教堂房子,从外面看,是一个东西长,南北浅的结构。到里面就是一个全空的空房。

都不知道这教堂是从何时开始,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到了建国初期,村小组有一群学龄前儿童,当时全国扫盲,而学龄前儿童的读书问题,自然就成为了村小组要解决的问题。

当时村庄里还很落后,要解决学龄前儿童的读书困难,首先就得有一个遮风挡雨的教室,于是,这教堂就成为了村小组临时的教室。

一个村庄,也就那几十户人家,就这样,把教堂当做教室,由本村的一位有文化的大姑娘,来做学龄前儿童的启蒙老师。

这教堂里面空间很大,村小组里大概有二十来个学龄前的孩子,就在这个教堂里学习。

唯一的一个老师,和二十几个孩子,只占用教堂内最里头的三分之一的空间就够了。

孩子们背着的书包,也就是用旧布做成的一个袋子,里面还有两本书。语文和数学。

教室内没有书桌,孩子们各自带着一个小板凳就可以了。

那时候的六七岁的孩子,比现在的六七岁的小孩子,懵懂多了,说起来是上学读书,比上幼儿园还闹腾。根本学不了什么,就连削铅笔,都是这个唯一的老师,一个一个给孩子们削。

就是在这个教堂里混了不到年把,后来,这一片由政府出资,修建了一个有模有样的小学,学校的老师,都是正规的师范学院毕业出来的正规老师。

在这个教堂读书的娃儿们,自然就都到了正规的小学上学去了。

从此,这个教堂就彻底的闲置下来了。

也不知道是易隆泽的主意,还是他父亲易万地的想法,见这个教堂空置这么多年,无人问津,偏偏这教堂的正南面就是村庄的主干道。

这样的好地段,被四叔家父子看上了,就准备在这个教堂的位置上,做一栋新楼房。

从地理位置来看,这教堂的宅基地确实不错,正面向南,也就是正大门可以朝南。阳光充足,门前的场子又接上主干道,看起来,确实不错。随便做个什么样的房子,都气派。

就这么着,易万地真就准备动工盖新楼房了。

这新楼房盖起来,儿子易隆泽找媳妇,讨老婆都有底气了。

说做就做。因为这教堂地址,本来就在村户住宅之间,教堂的前后左右,都是村民的住宅。教堂前面是主干道,主干道的前面,还有好几排房子。

也不知道这教堂怎么就建在了民宅区的中心位置。没有占用土地之嫌。现在谁想来做房子都可以。

已经到了盖楼房的时代,易万地自然不能落伍,也是跟着潮流走,在原教堂的地基上,盖了一栋三层的小洋楼。

楼房盖起来后,还把楼房的外墙,镶上了漂亮的瓷砖。三层小洋楼,看起来非常靓丽养眼。

这么漂亮的楼房盖起来,不住岂不可惜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搬了进来。

原来宅基地上的三间瓦房,就这样闲置下来了,因没有人住。没过两年,房子就没有一个看相了。

到后来,干脆把这三间瓦房给拆了,就在原宅基地上种上时令蔬菜。

屋要人寸,一点不假。

入住新楼房之后,就有人给易隆泽介绍对象了,女孩子就是邻村的姑娘。

易隆泽家的新楼房,漂漂亮亮地立在主干道上的旁边,女方家自然看得中。

乡村婚龄青年,大多都能走进婚姻。乡村民风,永远是婚姻大事在先。

到了易隆泽他们这一代的婚龄青年,婚后再也没有像长辈们那样,一生就生一群。

现代的年轻人,随着计划生育政策了这么多年,都自动只生一个,或者只生两个。

年轻人对生活的质量有要求了。要想提高生活质量,最好就是少生。现在避孕的方式方法,特别普及,说不要孩子,就会有各种办法,控制生育。

这是一个个时代的潮流。大众化的人群,自然会随着潮流前行。

就说易隆泽,在媒人的介绍下,成功的与邻村姑娘杜燕霞喜结连理。

易隆泽结婚的这个年代,时代的浪潮是,婆婆把儿媳妇当心肝宝贝的时代。

早已不再是婆婆说了算的旧时代了。

在村落里,上了年纪的前辈们,已经把家中的年轻人,当做值得炫耀的资本了。

易万地老夫妻,也是,家中娶了儿媳妇,就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对儿媳妇,像是对待祖宗一样。好像他们家儿媳妇是皇家公主一样。

再说这杜燕霞,本来就带有年轻女孩子的那种娇气,自己把自己当做家中的最耀眼的门楣。

这杜燕霞,偏偏肚子还争气,进了易隆泽的家门后的第二年冬天,就生了一个带罢的小可爱,可把一家人乐的。易万地老两口,更是乐开了花。

杜燕霞这一排的年轻媳妇们,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大家高度一致,都是生两个最好了。

当今在农村种地,除了农忙,双抢的时候特别忙以外,一般平常都很闲的。杜燕霞生下第一个孩子之后,在农忙的时候。自己在家带孩子。

农闲的时候。婆媳二人合力带孩子,孩子顺利成长。一晃又过了两年,杜燕霞又怀上了。一家人依然很是高兴,盼着第二个小可爱早点来到这个世界。

第二个孩子,在全家人的期盼中降生了,又是一个男娃儿。

这次可把易万地老两口乐坏了。他们的儿子易隆泽是独子,现在儿媳妇给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儿子,两个孙子,算是赚了一个。老两口的思想,肯定或多或少会跟老人一样,巴不得多生男娃,这儿媳妇让二老如愿以偿。生了两个儿子的儿媳妇,可是立了大功了。就是坐在家里不干活,也是功臣一位。

易万地的老伴,更是主动带孙子,对儿媳妇照顾有加。

儿子易隆泽在父母的宠爱下,基本上是一个拼爹的儿子。如今自己已经是两个儿子的爸爸了,就想着怎么弄点钱,把日子过好一点。老婆杜燕霞在家带俩孩子,其实也是蛮辛苦的。所幸有母亲帮忙搭把手,娃儿还算好带。

再说这易万地老两口,对儿子都是宠爱有加。那对孙子更是溺爱得不行。

这杜燕霞,见公公婆婆对自己儿子百依百顺的惯着两个小家伙。心里特别满足,任由爷爷奶奶惯着俩孩子。

这种现象在乡村,比较普遍。没有人认为这种溺爱有什么不妥。

大多数有孙子的家庭,都差不多的惯着孩子们,使得这一排的孩子们,在家可就成了说一不二的人物。

小时候养成的习惯,长大了就很难改变了。

易隆泽见两儿子一天天长大,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了,就寻思着搞的钱补贴家用。

怎么才能搞到钱呢,从小就没有正经八儿干事情,突然想到要弄钱了,坐在家里是绝对弄不出钱的。首先得走出家门。

易隆泽一有空就往外跑,不是找昔日的玩伴,就是寻儿时的同学。

正所谓,物以类聚,鸟以群分。易隆泽的狐朋狗友们聚在一起,自然就商量出了搞钱的路子。

这帮家伙们一聚在一起了,一股邪气,很快占住了上风。

年轻哥们一会聚,都想着用急功近利的搞钱方式,最快最容易弄钱的,莫过于打劫了。

为了不被家长们知道,就得走远点。

再怎么走远,也是穷乡僻壤,即便成功,又能弄到多少呢?恐怕到手的,还不够一顿饭钱。

伙伴们正值二十大几岁,可凑在一起,就有了一股智慧的力量。其中有人提议,去镇上。

小小混混,还知道:“闹里取钱,静处安身。”

人家说“闹里取钱”,是指热闹地方,好做买卖,人多流量大,生意好做才赚钱,小混混们把“闹里取钱”误解为,人多的地方好搞钱。

这些个愣头青们,整日没个正经事做,自然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搞歪门邪道了。

一个整天到晚都在忙正经事的人,忙的连吃饭喝水都顾不上,怎么有时间去做见不得人的勾当呢。

一帮臭味相投的小青年,到了镇上,直转悠到吃晚饭的时间,也没能弄到一丁点儿钱。

一群人没能弄到成功,傍晚各回各家,在分别时,就约好,第二天一大早集合,然后去大城市转悠转悠。

第二天真就会合一起,就往大都市而去。

到了繁华的大都市,经过了一上午的“考察”,他们就谋划着,建筑工地好弄钱。

这里有两条路好搞钱。第一条,建筑工地上的材料出入,那可是大手笔流通。并且,建筑工地上的大大小小的头目,都是农村出来的人。他们在城里没有多大的黑背景。见了不怕死的队伍都会礼让三分。

一群家伙,计谋着,只要是建筑材料出入,就立马在布控好的地方拦截,必须交一大笔过路费,方可放行,否则,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他们手上真拿着明晃晃的家伙在咆哮。

这些在建筑工地押运材料的人,都是工地大老板的手下,他们在进材料时,自然会有很大的猫腻。这进货的二老板,也是有把柄被这帮家伙们掌控着,不敢告诉工地上大老板,只能吃个哑巴亏,乖乖地交一笔过道费。

白刀子面前,有哪个不怕死的。

这是第一条搞钱的路线。

第二条,也是来自建筑工地,这是开工的前期,拆迁过的房子,也有一笔可捞的。

他们首先跟拆迁的负责老总说通了,由他们来维护拆迁围墙内的废旧回收。工地老板,为了落得个清静,也就放手废旧回收的权力,任由这批牛鬼蛇神们来管控。

工地大老板也不在乎这个事,他们也就非常顺利的拿到了拆迁废品回收权。

别小看这不起眼的,那钢筋电缆电线,废铜烂铁,电表水表等等,可有赚头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拆迁后的废旧回收,总得有人来干啊。谁来干呢,就有一些年纪偏大的老爷爷们,在拆迁的废墟里敲敲打打,他们年事已高,没有收入来源,看见被拆迁的房子,全是钢筋暴露在外面,自认为寻到了捡废品的好地方,在烈日炎炎下,敲打着砖头瓦块,再弄出钢筋出来。

居不知,这里已经被年轻人承包下来了。老爷爷们,哪是这帮愣头青们的对手,只能上贡。

其实,这两条来钱的路,都不容易,搞一笔,得好长时间,要么几个人一分,要么几个人打平和,大吃大喝大挥霍一顿,三下五除二,一下子就花光了。

正所谓,来得快,去得也快。到头来,弄不到一点结余。

反正家里不用他们操心,老婆孩子有父母带着过日子,吃穿还是不愁的。他们自己在外面,顾着自己的温饱,不向家里要钱,就是阿弥陀佛了。

就这样,易隆泽在城里,就这样混着过日子,难得收入“颇丰”的时候,偶尔回家给老婆孩子添一点好吃好穿的。

这样一混就是一年,还以为是一条发财的路。准备长期干下去。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