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魏氏引领,苕子助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从魏家小子到名震天下!
通过魏祠的介绍,张咨想到若是在北方只能种一季麦的地方推广苕子,则更为简单。
询问了半天,张咨问出了心中的疑问:“此物如此神异,魏氏是如何知晓的?”
魏安接口道:“数年前,一次麦收后,一方地中长了苕子,许是飞鸟带来。
我等耕地时便将苕子犁入土中,当年此方地中的麦子杆穗粗壮,因而见疑。
我告知众族叔后,族叔们便采集苕子种子,在地头试种之,果是如此。”
张咨听闻后,心中大定。
对天一礼,道:“农事,为天下根本,不容有失,我当上奏朝廷,请朝廷裁定是否广布。”
然后又问魏兴道:“魏族长,魏氏手中苕子种子几何?”
魏兴看了眼魏祠,这些种子肥料的事都是魏祠在主持。
魏祠说道:“如今种子有五万余斤,足六千亩之用。”
苕子每亩正常种要八斤种子,产出有四五十斤的种子,经历了两年的收集和播种,如今全族的土地都可以种上了。
实际上魏山村那边已经有近半的土地都种上了苕子,用来改良土地肥力。
但魏氏肯定不说,万一他们去魏山村,金矿就有暴露的风险。
张咨满脸郑重地嘱咐道:“极好!待我上表朝廷,必会派人来此取种广为播种。魏氏务必倾囊相授,若此事成功,魏氏必将立下赫赫之功!”
魏兴道:“此乃应有之义,若魏氏藏私,便不会请诸位大人来此。”
回到县中后,张咨连夜开始撰写奏表,写好奏表后安排快马连夜送往郡中。
看着远去的信使,心中火热。
想起长辈的话,这平氏县,果然是福缘深厚之地,那魏氏,果然得天眷顾。
此功若得,自己前程将一片坦途。
前任直接由六百石县令晋升为两千石侍中,这粮食增产之术堪比曲辕犁,自己怕也差不了。
自己也有可能因此名留青史。
张咨心中憧憬,甚至想象着后世会如何记载他的功绩。
此公诚为社稷之柱石,黎庶之依赖也。
于其牧守之下,粮食增产之术赫然出世,犹如神助,使田畴丰饶,百姓安居乐业。
此非单是政绩之卓绝,更见其爱民如子,忧国忘家之高尚情操。
公深知稼穑之艰难,体察民情之疾苦,故能倡导新法,教民耕织,以致五谷丰登,仓廪充实。
粮食者,民生之根本也;
增产者,国家之福祉也。
公之功绩,可谓利被当世,泽及子孙。
吾辈当以公为榜样,勤政爱民,共谋天下太平。
“哈哈哈哈!”
意淫之后,张咨发出酣畅淋漓的笑声。
(ps:中国古代很早就有肥料,东汉在成都可能也有绿肥,但实际是到西晋后期才大肆推广绿肥、牛耕、粪肥。江南的经济因此彻底得到发展。)
···
当初张咨来村里时,魏安就觉得他的名字有些熟悉,此时脑中灵光一闪方才想起,这个张咨就是日后被孙坚干掉的南阳太守。
中平元年南阳太守褚贡被张曼成所杀,秦颉杀张曼成后,中平三年又被赵慈所杀。
后羊续继任太守一职到中平六年,羊续之后,董卓掌权初期,张咨继任南阳郡太守之位。
孙坚伐董,张咨不予孙坚军粮被其斩杀。
书上有记载张咨是抗董的,但也有记载张咨不见孙坚,不给军粮,孙坚怕后路不稳因此杀了张咨。
但就张咨留给众人的感官,此人应是谦谦君子,遵礼守纪。
若是孙坚杀的张咨便是如此,怕是孙坚早已有了不臣之心,想要借机霸占南阳。
只不过南阳大姓太多,不得已退走,由袁术占据。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今许多事都生变故,将来的事也说不准了。
一连几日,魏氏这边加紧抢收粮食,并随即播种苕子。
···
与此同时,在洛阳城中。
何苗虽为越骑校尉,这职位却是养贵戚的闲散武职。
他本身素无大志,与人交际少。
除了必要的朝会,再与何进、何皇后、母亲舞阳君见面外,基本上都是在家中读书。
这一日,却被皇帝派人叫到了北宫。
何苗到后,宦官当即将一封奏表交到他手中。
何苗一头雾水,自己基本上是不参与政事的。
“叔达,你且看看。”刘宏和颜悦色的说道。
“喏。”
听到皇帝的话,何苗翻接过奏表看了起来。
平氏县粮食增产,增产之肥已用两年颇为可信,建议广布。
何苗在后面看到了意想不到的名字,魏安。
这小子发现了令粮食增产之物。
看完后,何苗心中暗喜,“虽说还未成婚,但陛下已赐婚,准女婿若再立大功,我思儿日后无忧矣。”
至于何思日后受不受魏安喜欢,何苗倒是不担心。
思儿貌美,温润可人,性子随自己,不喜争抢。
即使魏安不喜欢,也不至于生厌,孩子这辈子稳稳当当的了。
“越骑校尉,越骑校尉。”
...
经过小太监的提醒,何苗慌忙将嘴角的笑收起来,向皇帝告罪:“是臣失态,请陛下降罪。”
“哈哈哈,无妨,无妨。”刘宏笑道。
“叔达,朕已令大司农派人去平氏县收集种子,于东南郡县试之。
你便一同前往,一睹你之郎婿风采,亦为其张目,以防他人动其大功,如何。”
见皇帝如此愉悦,何苗也放宽了心。
听到皇帝的要求,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魏勤他是见过了,生的威武雄壮,仪表不凡。
但这准女婿他还没见过,他不止自己要去见,也让女儿去见见,省得女儿在家中整日患得患失。
···
原本塾师的工作由叔公魏福承担。
但如今魏骥在长安卢公处求学,叔公因年事已高且心系孙子,担忧自己离世前无法再见孙儿一面,因此有意前往洛阳守护。
这样一来,族中就缺蒙师了。
虽然魏安也识字,但他并不适合授课育人。
族内兄弟子侄天赋参差不齐,学的比较好的已经去官学读书了,剩下一些榆木脑袋还有刚要启蒙的小萝卜头,足够让人头疼的。
魏安不想爆血管,便建议族长厚赏并四处张榜招人。
翌日一大早,有了个好消息。
经过长期的张榜招聘,并不断提高待遇,魏氏终于迎来了应聘塾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