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全村第一台彩电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暴富,从忽悠老爸挖山参开始!
到了晚上快黑天的时候,齐卫东他们终于开着一辆绿色的吉普车回来了。
原来是齐卫国看东西太大,天晚了又没有班车,没法拿回来,这才在沙河沿借了镇政府的小车送回来的。
车停到齐文家大门口,齐卫东从副驾驶开门下来,和齐卫国一起先把后座的洗衣机抬进了屋。
齐文他们三个孩子也出来了,围着吉普车好奇的看着。
齐文也是第一次见这个年代的吉普车,有些好奇,但看了一圈就没兴趣了。
跟后世的小汽车相比,这车实在太简陋了。
齐卫东两人又把电视捧了进去,齐卫国着急回去还车,也没吃饭,聊了几句就匆忙开车回去了。
齐文接到了一个重大的任务,吃完饭研究一下洗衣机怎么用,然后教给宋春芳。
电视只能先放那,明天还要重新立个天线杆子,慢慢调台。
吃过饭,齐文就去捅咕洗衣机了。这是一台君子兰牌的半自动双缸洗衣机。对于上辈子用过洗衣机的文来说,其实使用和安装都很简单。
拆掉包装,大概翻了一下说明书,齐文就找了个插座,插上插头通电,用水瓢舀了一瓢水倒进洗衣筒,是的,这台洗衣机还需要手动进水。
盖上盖子,拧动洗衣开关,一切正常。齐文叫来宋春芳,大致跟她说了一遍,看老妈好像没听明白,只好无奈的说道:“哪天你洗衣服告诉我一声,我给你操作一遍,你看看就会了。”
第二天,齐卫东重新做了个天线杆子,立在院子里。趁着中午齐文放学,又让他把电视安装好,彩电是熊猫牌的,虽然只有15寸,但也花了3000多块钱。
这个牌子齐文倒是知道,是南京那边的老厂,后世好像还生产过手机呢。
爷俩一个在外面转天线杆子,一个在屋里看着电视画面,终于是配合着,调出来了三个台。
老齐家买彩电的消息一天就传遍了整个屯子,这可是全村第一台彩电啊。
晚上快七点的时候,左邻右舍的都过来了,放电视的东屋,炕上、地下都挤满了人,宋春芳忙着招待大家,痛并快乐着。
乐的是自家有了全村第一台彩电,来看电视的人都免不了说上几句恭维话,面子上足足的,痛的是人太多,照顾不过来。
齐文已经领着两个弟弟妹妹去西屋了,这屋人太多,又抽烟又唠嗑的,太吵,这要天天这样可受不了。
7点整,新闻联播开始了,大家伙看着电视里的画面,纷纷感叹道:还是带色儿的好看呀,你看这人的衣服,红的、蓝的,黄的,都那么艳。
“是啊,要说这老齐家今年也是没少赚啊,这大彩电不得老鼻子钱了。”有人酸溜溜的小声嘀咕着。
“还有台洗衣机呢,听说还是自动的,扔进去衣服自己就洗干净了,还能自己甩干水,真先进。”老王家媳妇插过话来说道。
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很快新闻联播时间就过去了。宋春芳过去切换到县电视台,又到了每天港台武打片的播放时间了。这个年代,很多县电视台都放这玩意。
熟悉的片头曲响起:跃马江湖道,志节比天高,一位是温柔美婵娟,一位是翩翩美少年。。。。。。
是“神雕侠侣”,这可是他小时候最爱看的一部武侠剧了。里面潘迎紫饰演的小龙女冰清玉洁,白衣飘飘,不知迷倒了多少纯情的小男生。
齐文有些懊恼的在西屋看着弟弟妹妹,头一次对看不到电视产生了些许怨恨。
好在放了两集就结束了,人们看到没啥节目了,纷纷散去。
齐文走过来,边帮着宋春芳收拾边狠狠的说道,“明天可不能让这些人来了,你瞅给咱家造的。”
宋春芳也有些无奈,都是邻里邻居的,人来了咋好意思往外撵啊,等两天看看吧,也许新鲜劲过了就没人来了。
齐文的噩梦并没有结束,第二天来看电视的人更多了,这次基本都是女人带着孩子来的,为了能抢到地方,齐文的同学上学时就早早的和他预定了位置。
没办法,同学的面子必须得给,还得留个好点的位置,齐文放学以后和老妈说了说了一声,把电视调了个角度摆放,这样走廊里也能看到,就是远了点。
吃过饭,齐文就把家里的几个小板凳摆在放电视机的柜子前面一米来远的地方,这是他给同学们留的VIp座位。
他还得一直看着,防止别人给坐了。
7点多的时候,人陆陆续续的拎着小板凳都来了。这都看出经验来了,知道齐文家没那么多凳子,都自带座椅。齐文的同学们也都来了,看到齐文特意给他们留的位置,纷纷夸他够意思。
女人们纷纷和宋春芳套着近乎,宋春芳也热情地把女人和孩子都让进了屋里,后来的男人们只能挤在了东屋门口和走廊里,反正站着看也能看到,就是脖子总抻着有点累罢了。
又是两集神雕侠侣演完,大家默契的一一离去,当然没忘了说几句好听话,毕竟这总来打扰人家也是有点不好意思。
之后的几天,一天比一天来的人少了。但是基本全村的人也都来过一遍了。
后来,关系一般的大人们都不好意思再来了,只有几家和齐卫东、宋春芳两口子关系非常近的人家和几个实在亲戚偶然带着孩子再来看。
齐文也是感叹:这个年代的农村文化生活也是太匮乏了,一台彩电,一部电视剧,就能在村里了引发这么大的热潮。
礼拜天,齐文趁着放假,给宋春芳实物演示了一遍如何用洗衣机洗衣服,宋春芳学会了以后,一再感叹这玩意是真好,以后洗衣服可是省时省力了。
日子如流水一般一天天过去,小山村里也慢慢回复了平静,新事物带来的新鲜劲虽然过去了,但村民们显然还是受到了刺激,暗地里想着来年多种点地,多跑跑山,挣钱了也争取换个大彩电看。
这些都是后话,眼下可是快入冬了,各家还是忙着先把秋菜收了再说。
齐文也一直没能想出来现有条件下能干点什么赚钱的买卖,只是提醒齐卫东,收了点榛蘑、木耳啥的,等来年去广北的时候给陈老板带回去,礼尚往来,也让他们尝尝东北的特产。
齐卫东也是欣然同意,这些东西,自家也得备着点,冬天炖个小鸡,炒个木耳啥的,也是一道不错的家常菜。
等山上的活都忙活完,基本也就到了十一月底了。长白山9月底就开始飘雪花了,齐文家在长白山脚下,冬天来的也比较早,一般12月初也开始下雪了。
雪花一落,东北人最惬意的生活方式就开始了,那就是“猫冬”。
男人们天天打扑克,喝大酒,勤快的男人早就把家里烧的柴火备足了一冬天的,到谁家都是小炕烧的热乎地,男人们充分利用这个冬天,放松着辛勤劳作一年的身体。
女人们则多数呆在家里,织织毛衣,看看电视,也有那爱串门的,东家长西家短的聚在一起扯闲篇。
齐文他们这些学生可没那么自在了。冬天到了,教室里也支起了取暖用的铁皮炉子。每个学生的家长都给学校上交了3尺木头柈子,供班级冬天烧炉子用。
齐文是班长,教室的钥匙在他手里,所以他每天都要第一个到教室开门,然后和当天的值日生一起,把炉子升起来。烧到冰冷的教室热乎起来,其他同学和老师也到点来上课了。
课程是无聊的,齐文装作认真的在本上记着,实则是在练着他的楷书,楷书是书法的基础,写好楷书,再练其他的字体才能得心应手,虽然没有字帖,但上一世的记忆和感觉还在,所以练起字的进步飞快。
齐文琢磨着,这个假期应该去买一管毛笔和字帖回来,用毛笔在练练,打好基础,再练行楷。
随着一场大雪的到来,齐文也迎来了他重生回来后的第一场考试,小学六年级寒假前的期末测试。
虽然只考语文数学两科,但季老师还是无比重视,提前印好了试卷,考试当天还拉开了单桌。
齐文看着手里的卷子上季老师一丝不苟的字体,闻着试卷散发出的油墨香,感慨万千。
这个年代的民办教师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很敬业。很多村小学都是一个老师领着一群孩子上课,一个人教好几科,从备课,上课,刻卷,印刷,都要一个人完成。
微薄的薪水,不足养活一家老小,很多老师还要自己种地来贴补家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全国千千万万个像季老师这样的民办教师,燃烧了自己的一生,来点亮山区孩子头脑中知识的明灯,为他们将来的人生之路带来了光明,也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试卷上的题在齐文来看很简单,但为了不显露出他超乎同龄的智慧,齐文还是磨蹭着掐着时间做完,上交。
次日,季老师要去乡里领寒假作业,还要批卷,就给孩子们放了一天假。
第二天,上课。季老师公布了考试成绩,齐文毫无悬念的以双百的成绩蝉联第一,表妹宋红丽第二,袁宝莉第三。季老师为他们三个颁发了奖品:每人田字方格本3个,铅笔5支。
之后,同学们分别领了寒假作业,季老师告知了下学期的开学时间,就宣布:放寒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