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奏折大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凤仪攻略!
在皇帝忙着跟蓟国吵架的时候,有人替皇帝出面应付向载云的奏折,就是祝闵。
祝闵也上了一封公开奏折,奏请皇上加派兵马迅速剿灭叛军,“未有闻舟有隙而能加速前驶,身有疾而能拔腿飞奔者也”,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先消灭高惇、海龙等一帮黑道,然后再全力抗敌。
皇帝觉得,有了龙骧将军的奏折,此事应该告一段落,向载云的奏折也不用批了,反而批了祝闵的奏折,说“所云甚当”。
岂知,和向载云一样,被拔除实兵权的杨汝范大概因此太闲了,也写了一篇,“秦刘项相争不已而匈奴寇境,非陈平美人计,几无汉兴之史矣;冀州动乱频仍而兵疲民困,且送王储为质,岂允容畜之败再现”。
顺天将军的奏折,举例举到本朝的历史来,是很重的话了。
新的中书令杨弘,也要有所表现,再上了奏折:“窃闻国治而后天下平,未有国不治而能平天下者。国治者,庶民且不议,况兴兵叛乱乎?”
这虽然有点断章取义,但没关系,皇上批了一百分。
下一封奏折,对朝廷来说是蛮严重的,里面提到“非恃雍军以镇压渤海帮,实系雍军而激渤海军之兴也;亲王被围而数万官军作壁上观,良民伸冤竟驱两万实兵行歼灭战;是怯于抗强敌而勇于欺弱民也”。
这封奏折的严重性不是因为内容,虽然内容也挺够看的了;其严重性在于,上书者是拥五万精兵、享舆论声望的靖原将军韩亮。
到底对抗敌寇还是镇压乱民,主角都是手上有四万官军的张实“拨”给渤海军九千人以后,加上死伤与被俘,张实还有将近三万。
身为几封奏折的主角,他也不好意思一直闷着,也上了一封奏折:“亲王陷俘,末将实作战不力之过也。然前接强敌之际,后方叛贼骚扰,令我军疲于奔命,腹背受敌,西线吃紧而东线紧张。于今之计,莫如商请雍军支援,且令郭平寇率军北上,一举歼贼,方有余力拒敌且救佾王。”
这奏折先自己认错,然后接着说其实都不是我的错。皇帝看了笑笑,没说什么;张实好样的,没暗示按兵不动是皇帝的意思,自己扛下来了。
皇上批了,慰勉张实两面受敌、实在辛苦。
要不要请雍军帮忙剿渤海军,得先跟金紫大夫商量;还没商量时,另一封五万兵马的奏折就来了,这比韩亮还要严重,如果不是一样严重的话。
这是曾韶写的,而曾韶的豫南营区就在京师的腹心。
御寇将军说:“乡民造反有理,致官军与之对战则气泄,投彼阵营者多,而撤退溃逃者速也。重启对雍谈判,废除渤潍营区,方为治乱之本。末将韶愿提一旅之师,火速北上,援救佾王,驱敌出境。”
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皇上都不批;主张“攘外必先安内”的,皇上都批了甲上,这风向很明了,夏鑫赶紧磨墨急书,深怕掉了队:“物自腐而虫生,人自侮而侮至。外敌,虫也;内贼,腐也。腐本而虫末,未有治末不治本而能健者”,不过,还是要留个后路,以后碰到哪一边都有话说,所以又加上“然民怨起,必有其因,愿上善思;良政而民不乐,未教也,百官宜剀切说明,厘清事实,且听民声。”
这是说,不是政策不好,而是沟通不良,以后要好好沟通。
皇上看了,批示“爱卿所言,深得朕意”,意思是说,“我也是这样想”;或者说,“你说的我早就知道了”。
平心而论,不管皇帝本人的喜好如何,这场奏折大战,或者说掉书袋大赛,第一名优胜的应该是左仆射刘辉,也是最后一封奏折:“兵者,道,天,地,将,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此兵圣之言也。先皇以容畜为号,坤坎师,象传曰,君子以容民畜众,地中有水,上意能渗下民,下情得涌地面也。今我朝上下乖离,朝野异心,不容不畜,兵接敌则志懦,遇叛则气衰,无怪乎出师不利,如此而欲全国家,保天下,不可得也,且可谓不违先皇之志乎?『容畜』之意深矣,上其图之。”
这直接讲到当今皇上的爷爷,是比杨汝范讲的还重了。
皇上看了以后,闷闷不乐,很想把刘辉抓来痛骂一顿;可是刘辉言必称先皇,扛着祖父打孙子,皇帝不好发作,只好暗示“安内派”熄火停战,皇上不想再看任何奏折了。
朝廷的气氛如此,至于京城舆论呢?
官方已经对所有的说书人下禁口令,不准说任何和渤海军有关的事情。
说书人顾着项上人头,也不敢乱说了;渤海军的故事就停留在民众的耳语中。
不过,当民众纷传渤海军劫刑场、渤海军土牛沟大胜官军时,自然不想再听什么封神演义了,这大大地影响了各酒楼茶庄的生意,也连带影响了说书人的收入。
最后,还是蓝先生首先找到突破口,这一晚他说:“那闻太师骑着金麒麟,姜子牙催动四不象,两军于夜半时分列阵完毕。
天将亮时,闻太师大骂:『成汤待汝等不薄,汝父亦为崑仑名士,怎可不谙事理、带头造反?』
子牙笑而答曰:『太师之言差矣,君王无道,难为万姓之主,逼民造反,吾等替天行道,如何谓不谙事理?』
太师乃命五将齐攻子牙,子牙单命黄飞虎骑五色神牛应战,直劈邓忠,天愁地暗,日月无光;此时张节使、辛环等突然倒戈,一时狂风荡荡,日色辉辉,寒风凛凛,冷气森森,杀得邓忠抛戈弃甲,奔逃七百里而不能止。”
听众愈听愈奇怪,封神什么时候跑出这一段;敏感的听众突然鼓掌叫好,并私下耳语传着:“土牛沟!土牛沟!”
这桌没听出来的,也赶快凑耳朵到邻桌听到底怎么回事,一晚就一传十,十传百,京师纷传蓝先生讲“新封神”,隔日会宾楼就爆满。
又过一天,整个京城的说书人都开始说新封神;十天后,大有境内,全国军民同胞都重新学习了封神演义。
当然,人们不会不记得,姜子牙的受封之地渤海,以及姜子牙后裔分出来的高姓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