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水墨国画略懂一点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横穿五千年:国风天后只想躺平!
看着戚伊依的作品,谭芙莉也是不禁暗自惊讶,连还没有画完的水彩都停下来了,笔尖停留在画纸纸上,良久纸上都晕开一个大圈了,她才反应过来。
“我去?干画还能这么厉害?”
而且戚伊依用量也不多,虽然没有那么大的视觉冲击力,但是她做到的柔和之中还有层次感就更说明了戚伊依的实力。
一旁的余云眸和教室里的学生一样,都是呆呆地看着画,又时不时望着这“不似人”的戚伊依。
最终蔡文芳拍了拍手,打破了这一平静。
“抓紧时间,没画完的赶紧。”
说着,蔡文芳也是缓步朝着戚伊依走来。
“当然画完的也不要闲着发呆,可以做做练习,或者挑战一下国画。”
话音刚落,蔡文芳也是亲自拿出一套水墨工具,也就是纸墨笔砚。
“有兴趣的可以过来学习,别太自满,美术这条路是学无止境的。”
紧接着,随着蔡文芳在桌子上摆放好文房四宝,她又是笑着开了口。
“我平时教人国画都是按小时收钱的,现在你们抓紧时间,说不定还能提前省点学费。”
戚伊依也是来了兴趣,她也想知道这个世界的国画是个什么标准。
而在蔡文芳眼里,就是得意一笑。
“看来还是高看你了,国画这东西可不是这么好学的,而且我可是专业学这个的,这次还不路练手拿捏你。”
如是此想,蔡文芳也是在宣纸上开始临摹起来。
戚伊依看着,当即就是摇了摇头。水墨画是表现具有意象和意境的绘画,临摹就大大失去其中精髓了。
毕竟水墨画就是水墨和宣纸的交融渗透,这种效果突出展现的是似像非像的物象特征,使人产生的遐想才是国画基本都审美理想。
这时候,刚画完水彩的余云眸也是来了,看着熟悉的国画,她也是来了兴趣。
而见着余云眸也过来了,蔡文芳脸上也是不禁得意几分,显摆似的询问起来。
“古代绘画有六法,也是评判水墨画的基本准则。你们有谁知道是哪六法吗?”
余云眸看了看一脸淡定的戚伊依,怕戚伊依为难,当即就是摇了摇头。
“蔡老师,您就别卖关子了。”
但蔡文芳哪会放过这绝佳的机会,紧追不舍地就反而询问起戚伊依来。
“戚伊依,你知道吗?”
虽然看着戚伊依一脸淡定,但蔡文芳表示等你下不来台还能不能这么淡定。
不过让她想不到的是,戚伊依不仅知道,而且还倒背如流。
“略懂一点,不对的地方还请蔡老师指出。”
反客为主的淡淡回击一句,戚伊依也是开始详细的讲述起来。
“气韵生动,这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指的是画作应具有生动的气度和韵致,形神统一,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骨法用笔,涉及绘画表现上的用笔技巧,包括运用线条的骨力和力度,以及线条的粗细变化,以表现对象的形和神。”
“应物象形,关于形象塑造的问题,要求画家在描绘对象时,不仅要追求外表的相似,还要认识对象的特质和内在精神。”
“随类赋彩,关于设色的问题,强调根据物体的固有色和形象特征来赋以概括性的色彩表现。”
“经营位置,涉及绘画的布局章法,要求画家精心组织和布置画面,使作品不受焦点透视的局限,能够灵活运用散点透视。”
“传移模写,指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向遗产学习的问题,临摹不是绘画的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创作而进行的学习手段。”
一连六个解答,虽然声音不大,但静悄悄作画的教室还是传的一清二楚,不说蔡文芳,教室内在座的各位都是惊呆了。
“我去?这是什么?”
“虽然听不懂,但是我大为震撼。”
“你确定戚伊依刚学美术?我们都没了解过国画啊!”
“什么戚伊依,以后叫戚姐,就算素描和水彩,她就值一声戚姐。”
“对啊,要是能被她指点一二,那不比上课强多了!”
“是的……”
学生们小声议论着,最难受的还属谭芙莉,她整个脸黑得跟锅底一样,毕竟上课之前她还大放厥词的给同学讲述自己的美术成绩。
而且还不停地拿戚伊依做比较,和赵文文说好了今天心情好去请她吃火锅,但现在嘛……
台上的蔡文芳也是一脸诧异,但很快也反应过来。
“可能是学了美术会提到一点,毕竟她文化成绩很好,这背书肯定也是不差的。”
“但是——你实战肯定就不行了吧?看我依旧拿捏。”
如是此想,蔡文芳也是停下手中的毛笔,重新铺上一张宣纸,就将一根新毛笔递给了戚伊依。
“看来还是小敲戚伊依你了,这样,你可以大胆地直接尝试画,我会在旁边指导你的,这样更好入门,你不相信自己,也得相信老师的水平。”
说着,也不管戚伊依同不同意,立马就是研墨加水。
虽然戚伊依也知道蔡文芳的“良苦用心”,但她也无所谓,反正也好久没有画了,现在试一试也不错。
水墨画大致有技法分为具象画、写意画、工笔画
以及泼墨画这么几种,今天条件有限,就选择工笔画了。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与写意画对称,属于一种写实画。也就是工整细致一类画法,比如今天选择的宋代院体画。
就是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的南宋作品,或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
戚伊依作为当事人,也在那地方待过一段时间。主要是迎合帝王宫廷的需要,比如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
今天只有黑白水墨,那就不整侍女图、花鸟图这种色彩鲜明的强装饰性作品了。她选择了和当时一样的翰林图画院的标准院体画——一副宫廷乐奏图。
这不仅是拿手,甚至是对于画中的乐器更是了如指掌,这画不好都对不起她的音乐执念。
戚伊依提笔当即就是画起了人物,对于南宋的服饰、职务、礼乐都是亲身经历,虽然不是表演者,但是这些细节可以说比一些“真迹”还真。
毕竟有些都是失传,现存的都是后仿的,有些细节遗漏的,真的没戚伊依清楚。
随着几个宫廷乐师的轮廓初具雏形,一旁“辅导”的蔡文芳也是傻了眼。
“不是?略懂一点?你还真会啊?”